柏木鄉

柏木鄉

柏木鄉位於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北郊,全鄉總面積67平方公里,人口2.17萬,轄11個村、137個村民小組。氣候宜人,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境內320國道一級公路8公里,近鄰滬瑞高速公路、浙贛複線鐵路。電訊發達,村村實現通程控電話,通訊網路覆蓋全鄉。地下水資源豐富,電力充足,能夠滿足生產、生活需要。物產富饒,礦產資源主要有高鈣石灰石、方解石,儲量大,遠近聞名。

基本信息

(圖)柏木鄉柏木鄉

柏木鄉位於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北郊,全鄉總面積67平方公里,人口2.17萬,轄11個村、137個村民小組。氣候宜人,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境內320國道一級公路8公里,近鄰滬瑞高速公路、浙贛複線鐵路。電訊發達,村村實現通程控電話,通訊網路覆蓋全鄉。地下水資源豐富,電力充足,能夠滿足生產、生活需要。物產富饒,礦產資源主要有高鈣石灰石、方解石,儲量大,遠近聞名。

經濟建設

(圖)柏木鄉柏木鄉辣椒

傳統辣椒、生薑加工,歷史悠久,素有“辣椒生薑之鄉”美稱。柏木320國道“心圈廊”建設正處於蓬勃發展時期,有北京機電院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勝達公司等企業相繼在此落戶,尤其新興醫療產業正在崛起。

柏木鄉柑桔產業柏木鄉農副產品豐富,盛產蜜柑及各類水果,享有種養之鄉之美稱。柏木鄉總耕地面積17900畝,其中水田15690畝,旱地2210畝,水塘面積1200畝。山林面積4.9萬畝,其中油茶山2.45萬畝,林地2.4萬畝,果園500畝。工農業總產值1630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2500萬元,農業收入3800萬元,人均純收入2385元。在鄉黨委、政府的帶領下,以招商引資為主抓手,築巢引鳳,最佳化投資環境,以更多的優惠政策,引進更多的企業廠商,營造更大的稅利空間,引進新疆化工集團投資500萬元建成新達化肥廠,湖北老闆投資200萬元建成有機玻璃廠、騰達化工有限公司再投資385萬元實現擴建,還有金剛砂廠、石材廠等8個企業。

財政收入躍上新台階。在稅源不足,財政結構單一的狀況下,柏木鄉一方面加強征管力度,做到本地稅收應收盡收,另一方面想方設法,積極引進掛靠公司,壯大總部經濟,從而確保了財政任務超額完成。柏木鄉財政收入達到309萬元,比上年增加30萬元,增長10.7%,其中國稅179萬元,地稅81萬元,財政49萬元,總部經濟50萬元,占16.3%。開放型經濟取得新提升。無工不富、無農不穩、無商不活。把發展工業作為振興柏木經濟的突破口,充分挖掘本地資源潛力,大力最佳化環境,加大招商力度,壯大工業規模。一年來,新引進企業四家——宜春市夸克電子廠、韓塘電子廠、五星磚廠、老立磚廠。完成引資1500萬元,新增就業崗位300餘個。做大做強了騰達化工、鳴華花炮廠等現有企業,擴大了規模,提高了效益。貨運產業取得新發展,成立了宜春市益達貨運公司。

農業效益實現新增長。落實了各項惠農政策,鞏固擴大了農業基地,完善了水利設施建設,完善了林改後續工作,抓好了森林防火工作。一年來,柏木鄉新增水稻種植面積200畝,增加糧食20餘萬斤,在湖塘村實施了“造地增糧富民”工程,新增耕地140畝。新增柑桔及葡萄面積150畝,油菜面積400畝,苧麻與藥材面積200畝,完成荒山造林1600畝,幼林撫育6000畝,落實國家公益林2316畝,地方公益林10343畝,完成楊樹栽種11萬株。畜禽防疫率達100%。防洪抗旱、抗冰救災工作成績顯著,維修渠道9000餘米、病險水庫、水塘9座,林業生產恢復迅速,共為農戶落實貸款100多萬元、提供造林用苗信息18條、幫助採購種苗120萬株、柏木鄉完成山林更新改造3000餘畝,補植造被2800多畝。

資源優勢

(圖)柏木鄉柏木鄉--白石

柏木鄉地處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的東北面,西與三陽交界,南與渥江比鄰,東與分宜楊橋、洋江相連,北與柏木、寨下接壤。區域面積54平方公里,分管轄11個行政村,總勞動力9400餘人,境內設有公安、郵政、電信、電管、工商、銀行、醫療、教育等16個職能服務單位。交通便利,宜春——分宜二級柏油公路穿境而過。距市、區18公里,距320國道5公里,距高速公路10公里,環境優美,2000年曾獲國家百家綠化優勝鄉鎮稱號,氣候宜人。

柏木鄉具有大量的各種類型的石材,尤其可以用來加工的白石更為突出,此石材適合用來加工各種類型的裝飾品及吉祥物,資源豐富,很有開採價值。由於地表結構影響,柏木鄉具備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優勢,蘆布村泉眼水中含有大量的礦物及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且冬暖夏涼,尤其適合開發利用為礦泉水加工廠及特種水產養殖基地以及休閒娛樂場院所。柏木鄉為中國百佳綠色鄉鎮之一,森林覆蓋面積達47%,各種樹種一應齊全,杉樹及生態樹種相輔相成,木材儲存量大,可投資開發。

城鎮建設

(圖)柏木鄉柏木鄉

一是集鎮品位實現提升,集鎮面貌煥然一新。投資1000萬元建成長300米、寬14米的南北街,使集鎮呈現“一縱三橫”格局,新建農貿市場,能容納5000人,集鎮街道,人行道實行了美化、亮化、硬化、淨化、綠化。二是教育先行,重點抓好柏木中學新教學樓的建設,使其成為袁州區一流的農村中學。三是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改善,投資1300萬元改造硬化6條總長26.2公里的村級公路,改造10條總長11公里的村組公路,投資1000多萬元改造老立——雙江8公里長的河道。新建衛生院大診大樓,達全區一流。

柏木鄉堅持以建設和諧柏木為重點,著力改善民生。圍繞“建設和諧柏木”這一主題,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柏木鄉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努力形成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局面,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第一,切實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建立就業長效機制,完善就業平台,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大力支持自主創業,鼓勵全民創業。建立勞動力資源台帳,推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及時解決零就業家庭就業困難。第二,切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突出抓好社會保險擴面征繳,確保養老、醫療、失業等保險擴面和基金征繳任務的完成。全面推進農村醫療保險,重點做好低保對象和殘疾人員的參保。第三,切實完善生活保障。加強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和農村養老保險工作,認真做好農村低保擴面提標工作。加強敬老院建設和管理,確保“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達到80%以上。第四,切實完善教育保障。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認真抓好中國小基礎設施建設和普九債務清理。切實加大教育事業投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育質量。

社會事業

(圖)柏木鄉柏木鄉學校

1、教育工作有新進步。全面落實了“兩免一補”政策。加強了校園環境改造,投資28萬元新建了中學食堂,投資3萬元修建了中學周邊圍牆。加強了教師隊伍建設,提高了教學質量,2007年考入重點高中人數達25人。

2、醫療衛生工作有新進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進展順利,柏木鄉86%的農民參加了醫保。

3、向上立項爭資60萬元用於集鎮公路改造。

4、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形成,民政救助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實。敬老院設施進一步得到完善,投資1萬餘元新建了晾衣棚、曬衣棚,更新了餐具,添置了20多套床、衣櫃、桌椅、電視等。

5、計畫生育工作取得新突破,嚴格執行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目標管理辦法和“一票否決”制,全面完成了各項指標。

6、廣電網路得到了有效改善,新增有線電視用戶200多戶。

安全穩定呈現新局面。健全了維穩工作機制,落實了維穩責任“三三制”。深入開展了矛盾糾紛調查排處和社會治安專項整治活動,完善了“平安聯動中心”建設,鞏固了“安全文明小區”和“平安大道”創建成果。切實抓好了安全生產,有效杜絕了安全生產事故。加強了道路交通安全檢查和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力度,杜絕了交通事故和校園事故發生。切實加強了信訪工作,柏木鄉越級上訪量明顯下降。切實加強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法制教育,全面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