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逢春[漢語成語]

枯木逢春[漢語成語]

枯木逢春是一個成語,讀音是kū mù féng chūn,意思是指枯乾的樹木遇到了春天,又恢復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獲得生機。

基本信息

用法

主謂式;作主語、謂語、定語;含褒義

解釋

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獲得生機。

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唐州大乘山和尚問:‘枯樹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希有。’”

示例

枯木逢春,陳花重放,舊作再版,自然是值得高興的。(峻青《寫在百花重放的時候》)

典故

枯木逢春,佛家禪林用語,本意是指枯木逢到春天又有生機,又要開花,語出《五燈會元·卷十四含珠哲禪師法嗣》:“僧問:‘枯樹逢春時如何?’師(大乘山和尚)曰:‘世間希有。’”意思是說,有人問“枯木逢春”是悟道的內容嗎?大乘山老師說:是的。真如佛性道理不是世俗之理,是出世間之理,就象枯木逢春那樣為世間稀有。如果將枯木比喻為佛性的話,那么逢春則是隨上了機緣,開花則為妙用。“枯木逢春”和“鐵樹開花”是同類比喻,都是說明真如佛性隨緣而生妙用之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