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緒武

林緒武

《政學會與北京民國政府的政治變遷》,《天津社會科學》2007年第6期。 《政學會與新政學系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歷史教學》2007年第9期。 《“梁啓超與近代中國社會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2期。

林緒武 性別 男 出生日期 1972.11 籍貫 安徽 最後學位 博士 職稱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副教授 畢業學校 南開大學 職務 教師
科研方向 中國近現代政治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教授課程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本科生公共必修課)、中國近現代史(碩士生專業必修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共產黨的現代化(碩士生專業選修課)
個人簡介:
1992年9月—1996年6月,南開大學中國史專業學習,獲得史學學士學位;2002年9月—2008年6月,南開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學習,獲得史學碩士、博士學位。1996年7月—2009年12月,武警合肥指揮學院工作,先後被授予中尉、上尉、少校、中校警銜, 2005年12月任副教授。2010年1月—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科研成果
論文
《吳鼎昌的實業主張與實踐》,《南開學報》2011年第6期。
《抗戰時期吳鼎昌與貴州的經濟社會發展》,《石堂論叢》(韓國)第51輯,2011年11月。
《媒體視角下的〈大公報〉白化文與清末的開明智》,《鄭州大學學報》2011年第5 期。
《“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現代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第8期。
《新政學系與南開和大公報的文化源淵》,《中國史研究》(韓國)第72輯,2011年6月。
《中國共產黨執政現代化的制度完善與創新》,《偉大旗幟光輝歷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版。
《中國共產黨執政現代化的制度因素》,《中國共產黨90年研究文集》(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5月版。
《論王世傑與抗戰時期的中共問題——以〈王世傑日記〉為中心》,《開放時代》2010年第1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2011年第4期全文轉載)。
《南京國民政府外交政策中的儒家文化因素——以新政學係為中心》,《學術界》2010年第11期。
《日本現代化進程的有益啟示》,《南京大學學報》2010年第期4期。
《政學會和軍政府的關係探析》,《廣東社會科學》 2010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2010年第6期全文轉載)。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研討會”綜述》,《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8期。
《論科學發展觀對鄧小平發展觀的創新》,《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版。
《新政學系的地方行政實踐探析——以張群為中心》,《南開學報》2009年第3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2009年第10期全文轉載)。
《政學會與北京民國政府的政治變遷》,《天津社會科學》2007年第6期。
《南京國民政府的省政府合署辦公問題探析》,《南開學報》2007年第6期(《新華文摘》2008年第4期收入篇目輯覽,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2008年第3期全文轉載)。
《政學會與新政學系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歷史教學》2007年第9期。
《清末的媒體與女性的戒纏足》,《婦女研究論叢》2007年第1期。
《推進黨的領導現代化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南開政治學評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
《<大公報>白話文與清末戒纏足》,《山西師大學報》2006年第5期。
《英斂之時代<大公報>研究的創新之作》,《理論與現代化》2006年第5期。
《鄧小平的發展觀及其實踐之評述》,《武警工程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之路徑》,《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梁啓超、〈時務報〉與中國近代女性的解放》,《梁啓超與近代中國社會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版。
《近百年來不同語境下的梁啓超研究》,《文史哲》2004年第4期。
《省思與超越--近十年來梁啓超研究之探討》,《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第3期。
《步入中國民眾信仰世界》,《歷史教學》2004年第6期。
《梁啓超與近代中國社會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史學月刊》2004年第4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2004年第6期全文轉載)。
《梁啓超與先秦道家思想研究》,香港《弘道》2004年第2期。
《“梁啓超與近代中國社會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2期。
《基督教與近代華北社會文化變遷——以保定地區為例》,《中國與中國學》(韓國)第1卷第2期,2003年12月。
《梁啓超研究的集中展現》,台灣《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36期,2003年12月。
《開拓研究新領域——“梁啓超與近代中國社會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人民日報》2003年11月14日第9版。
《試論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論文集》,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探析民眾宗教意識解讀中國社會文化——評〈世俗與神聖——中國民眾宗教意識〉》,台灣《普門學報》第16期,2003年7月。
《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之探析》,《武警教育》2003年第1期。
《論明清時期徽商的“誠信”觀》,《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鄧小平“先富帶動共富”發展戰略的析疑》,《武警工程學院學報》2001年第5期。
《以“七一”講話精神推進部隊全面建設》,《安徽日報》2001年9月7日。
《學習貫徹〈決定〉院校應走在部隊前列》,《武警教育》1999年第12期。
《周恩來論軍隊政治工作》,《史學月刊》1999年增刊。
《試論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對鄧小平理論的若干新發展》,《武警教育》1999年第1期。
《第三代領導核心對鄧小平理論的新發展》,《人民武警報》1998年月12月19日。
《清末民初地方自治述議》,《辛亥革命研究動態》1996年第1期。
著作
《吳鼎昌文集》,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3月版。
《由政學會到新政學系——國民黨體制內的資產階級自由派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基層部隊鄧小平理論導讀》,黃山書社2000年8月版。
科研項目
科學發展觀與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研究,2010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專項資金資助項目,主持。
論科學發展觀與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2010年度天津市黨建研究會重點研究課題,主持。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共產黨現代化研究,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主持。
吳鼎昌文集,2009年天津社科規劃後期資助項目,主持。
國民黨體制內資產階級自由派研究,2009年南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校內青年項目,主持。
政學系與現代中國政權變動探略-——以楊永泰為中心,2006年台灣中流文教基金、喜瑪拉雅基金項目,主持。
中國近現代政黨史研究,2005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學科建設工程項目,參加。
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研究,2004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參加。
科研獲獎
《論科學發展觀與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獲天津市黨建研究會2010年度重點調研課題優秀成果三等獎,2011年10月。
《中國共產黨執政現代化的制度因素》,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舉辦的“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理論研討會”三等獎,又獲天津市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理論徵文三等獎,2011年6月。
《中國共產黨執政現代化的制度完善與創新》,獲天津市黨史學界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理論徵文二等獎,2011年6月。
2010年度南開大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11年6月。
《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之探析》,獲第四屆全軍院校政治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等同於各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2003年9月。
《中國傳統商業文化誠信之探析——以明清時期徽商為例》,獲南開大學-天津大學首屆學術交流節“新思索杯”徵文競賽三等獎,2002年10月。
《試探鄧小平理論教材的改革》,獲南京地區軍隊院校協作中心“鄧小平理論研討會”一等獎,2001年6月。
《試論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對鄧小平理論的若干新發展》,獲武警部隊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周年理論座談會優秀論文獎(全武警部隊僅五篇論文獲獎並參加座談會),1998年12月。
其他獲獎
2008屆南開大學“優秀畢業生”。
2007年南開大學優秀學生幹部。
2007年南開大學三等獎學金。
2004年武警安徽總隊學術研究標兵。
2004年南開大學一等獎學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