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寄生

松寄生

松寄生,產中甸、維西、麗江、大理,海拔2700—3100米的山地針葉林或針葉闊葉混交林中,寄生於松屬、油杉屬、鐵杉屬、雲杉屬、冷杉屬、雪松屬植物上。分布西藏、四川、湖北、安徽、廣西、廣東、福建、台灣等省區。不丹也有。模式標本采自麗江。植物的用途及功能:全株民間作藥用,對風濕有療效。

基本信息

介紹

所屬卷:Taxillus Van Tiegh.

所屬科:Loranthaceae

中文名:松寄生

描述欄位

灌木,高0.5—1米,幼嫩枝、葉密被褐色星狀茸毛,稍後茸毛全脫落。小枝黑褐色,具突起粗糙瘤體。葉小,革質,互生或在短枝上呈簇生,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2—3厘米,寬3—7毫米,頂端鈍或圓形,基部楔形,僅中脈明顯;葉柄長1—2.5毫米。傘形花序,具花2—3朵,總花梗長1—2毫米或幾無;花梗長1—2毫米;苞片闊三角形或闊卵形;花鮮紅色,花托卵圓形,長約1.5毫米,被褐色茸毛;副萼近全緣或具齒缺;花冠芽時稍彎,長2—2.7厘米,下半部稍膨脹,頂部長圓形,急尖,裂片披針形;花絲長2毫米,花葯長4毫米。果近圓形,紫紅色,長4—5毫米,直徑3—5毫米,果皮具顆粒狀體。 花期7—8月,果期翌年4—5月。

分布及生境

產中甸、維西、麗江、大理,海拔2700—3100米的山地針葉林或針葉闊葉混交林中,寄生於松屬、油杉屬、鐵杉屬、雲杉屬、冷杉屬、雪松屬植物上。分布西藏、四川、湖北、安徽、廣西、廣東、福建、台灣等省區。不丹也有。模式標本采自麗江。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全株民間作藥用,對風濕有療效。

資源分布

分布於西南及福建、台灣、湖北、廣東、廣西等地。

藥用價值

功效:祛風除濕;行氣止痛;化痰止咳;殺蟲止癢

主治:風濕痹痛;胃痛;痰濕咳嗽;疥癲瘙癢;皮膚濕疹

藥材基源:帶葉莖枝。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其他

別名:松上寄生

屬桑寄生科植物。

藥用全年均可采,紮成束,晾乾。

考證

松寄生之名始載於《生草藥性備要》。《綱目拾遺》所載之松上寄生,其原植物很可能包括本品。今有人考《植物名實圖考》之柏寄生為本品,但詳觀附圖,兩者並無相似之處。按套用習慣本品來源為桑寄生科松柏鈍果寄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