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長窵村

三、村莊來歷相傳,清代多為回民居住。 3、李建華,農民企業家。 4、許戰紅,農民企業家。

一、村莊位置
東長窵村位於西安市政府北約4公里處,新建的西安北火車站正前方。
二、地理特徵
該村屬於暖溫帶半濕潤的季風氣候區,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年最高氣溫在40攝氏度左右,年最低溫度在-8攝氏度左右。無霜期平均為219-233天。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0.5℃-1.3℃,平均最低溫度-3.8℃;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6.3℃-27℃,平均最高氣溫32.2℃;年平均氣溫13.6℃。
三、村莊來歷
相傳,清代多為回民居住。大多數人以做“罈子”謀生(以白土善土做“罈子”日常生活用具),當地人稱該村為“壇莊”,因其在西長窵之東,故人們慣稱“東壇莊”。清嘉慶《長安縣誌》稱東、西長窵二村,但東長窵、壇莊名稱同時並存。解放後定名東長窵村。
清鹹豐同治二年間(公元1861-1863年),陝西回民起義,壇莊回民夥同八馬等地回民,揭竿回響,在與清兵血戰中,為了戰略轉移,壇莊回民與義軍向甘肅一帶大量轉移遷徒。之後大多數商州和少數河南等地逃荒者陸續到此定居,開荒種田,逐步形成現在的東西走向的東長窵村落。
四、經濟狀況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深化改革,發展多種經營,村有50型拖拉機3台,小四輪拖拉機8台,收割機3台,汽車12輛,機動三輪車30餘輛,有奶牛64頭,商店5家。村民生活也發生了根本變化。衣著多為化纖、絲、麻、毛呢製品,飲食已由溫飽型向營養型過渡,住房以磚混結構的二層樓房代替了茅草棚,砼路面代替了土泥路,腳踏車、三輪車、機車取代了步行。煤氣灶、電風扇、洗衣機戶戶均有。
西安解放後,東長窵村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平整土地400餘畝,引污水洗鹼,變鹽鹼地為良田;在改修15眼舊井的同時,又打新井30眼,修建乾渠1100多米,支渠200餘米,把300畝鹽鹼地變成旱澇保收的水澆田。這裡農業生產是糧菜各占一半,糧食比解放前增加了8倍。
改革開放以來,大棚蔬菜和養殖業是該村的支柱產業,隨著社會的發展,2000年以後村民從事運輸業、建築業以及年青人在外創辦企業成效顯著,村民收入較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隨之而來的是村貌的煥然一新和民風的積極上進。隨著村莊路網、電網的不斷建設,村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村級規划走向了正軌。該村1993年人均收入已達到1235元,2001年人均收入已達8138元,2001年-2004年各年經濟收入為:660萬、660萬、140萬、180萬。2008年收入達到3000餘萬。
五、村風文化
隨著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越來越多的舊風陋習被摒棄。解放前的父母包辦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被徹底打破,新風尚下提倡自由戀愛、和諧生活。舊時婦女在家庭、社會中沒有地位,被迫裹腳等習俗也一去不返,婦女開始參加競選、擔任幹部,真真正正撐起了“半邊天”
東長窵村民風淳樸,是遠近聞名的“文化村”,村內文化活動豐富。90年代,村民集資籌辦鑼鼓秧歌隊,逢年過節為四鄉八里送去慶賀;為追根溯源,祈禱祝福,村里隔年辦廟會、唱大戲、祭祖先;拆遷後,村民在外過度,少有來往,為增強溝通,團結村民,任聰善和於新慶組織成立了“長樂苑秦腔藝術班”,並利用村內大學生資源將秦腔藝術班推向網路,吸引了無數秦腔愛好者前來學習交流,大力弘揚了傳統戲曲文化,豐富了村民文化活動。
1949年-2013年曆任村級主要幹部有:王振海、於宗英、李德才、郭福有、郭福全、於忠科、於八斤、於新慶、於新社、於正平、李建華。
歷任村黨支部書記有:李德才、李志明、郭福家、趙正社、梁有才、王正選。
村中名人軼事記:
1、王林禾,著名的骨科老中醫。
2、任聰善,未央區六村堡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3、李建華,農民企業家。
4、許戰紅,農民企業家。
2008年該村已拆遷安置。
撰寫人:任聰慶
推廣人:任軍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