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論劍

案例與故事(1)案例與故事(2) 案例與故事(1)案例與故事(2) 案例與故事(1)案例與故事(2)

作者

默多克 劉長樂
分類:傳媒英才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作者簡介

默多克 劉長樂
劉長樂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太平紳士、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亞洲電視有限公司主要股東,美國國家電視藝術科學院國際董事會理事,中國傳媒大學和南開大學客座教授,南京大學校董。1951年出生於上海,長於西安和蘭州,1968年在“文革”中上山下鄉,後回城當工人,1970年入伍。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1980年11月進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先後任記者、編輯、新聞評論員和中層管理人員,1996年創建鳳凰衛視。魯伯特·默多克新聞集團執行長兼董事長。1931年3月11日生於澳大利亞一個媒體世家,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伍斯特學院,在倫敦《每日,陝報》當過助理編輯,1952年回到澳大利亞經營其父瀕於破產的《阿德萊德日報》。1960年買下《悉尼每日鏡報》和《悉尼日報》。1969年控制英國《世界新聞》周刊和《太陽報》,並在此後收購了《泰晤士報》,創辦了英國天空廣播公司,控制了英國30%的報紙發行量。1976年進軍美國。1985年默多克宣布買下20世紀福克斯公司一半的股份,創建了一個世界性傳媒和娛樂帝國。

書籍簡介

本書以2004年底美國新聞集團老闆默多克與鳳凰衛視總裁劉長樂的會晤,對話為主線,輔以豐富的案例和故事,揭示了中西傳媒大亨對世界傳媒發展趨勢、中國傳媒市場開發,兩大文化產業各自的發展與戰略的理念、回顧、思考與展望。

目 錄

引子
兩位傳媒界的盟主級人物在美國洛杉磯會面:一個是美國新聞集團董事會主席默多克,一個是中國香港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劉長樂。 洛杉磯是好萊塢電影城和迪斯尼樂園所在地,美國人在這裡構築了一個娛樂帝國。他們的文化產品,單個的元素和片斷可能是平庸的,而一旦被組合成龐大的史詩性結構,立刻大氣磅礴,有了超個人、超地區的力量。
引子 默多克其人
新聞集團簡介(1) 新聞集團簡介(2)
新聞集團簡介(3) 新聞集團簡介(4)
新聞集團簡介(5) 新聞集團簡介(6)
新聞集團簡介(7) 新聞集團簡介(8)
第十章 制度管理與人文管理
圖爾特·克雷納在評論默多克時說:“無論在新聞公司內部或外部,他都以編織自己的網路為嗜好。他善於獲取和保存信息,無論在預測未來或實施任何行動時,都能顯露出企業家的氣質。
題記 對話之十(1)
對話之十(2) 案例與故事(1)
案例與故事(2) 案例與故事(3)
案例與故事(4) 案例與故事(5)
案例與故事(6) 案例與故事(7)
默多克、劉長樂相關言論
第十一章 多媒體整合與品牌話語權
美國的一家化妝品公司宣稱,他們出售的並不是香水和好聞的氣味,而是某種文化、某種期待、某種聯想和某種炫耀。美國歷史學家大衛·蘭德斯在《國家的窮與富》中斷言:“如果經濟發展給了我們什麼啟示,那就是文化是舉足輕重的因素。”
題記 對話之十一
案例與故事(1) 案例與故事(2)
案例與故事(3) 案例與故事(4)
默多克、劉長樂相關言論
第一章 默多克遭遇劉長樂
從某個角度來說,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在幾十年中的擴張,有點像麥子地里跑馬,充分體會了大掃蕩的快感。他所征服的傳媒版圖,比亞歷山大和成吉思汗所征服的疆域還要遼闊,而且劍鋒之端,兵不血刃,衣領之上,纖塵不染。
題記 對話之一(1)
對話之一(2) 安例與故事(1)
安例與故事(2) 安例與故事(3)
安例與故事(4) 安例與故事(5)
安例與故事(6) 默多克、劉長樂相關言論
第二章 勇敢者的遊戲
一句古老的波斯諺語有點意思:“當一個人不得不跳過一條河時,如果他知道河有多寬,他不會跳;如果他不知道河有多寬,他會跳過去,而且十之八九他會成功。”
題記 對話之二
案例與故事(1) 案例與故事(2)
案例與故事(3) 案例與故事(4)
案例與故事(5) 案例與故事(6)
案例與故事(7) 默多克、劉長光相關議論
第三章 創造偉媒衝擊波
人們習慣於把非同尋常的事物稱為“另類”。另類是激進的、尖銳的、奇特和令人不安的,而另一方面,它又是充滿活力、不受任何約束和出人意料的。
題記 對話之三
案例與故事(1) 案例與故事(2)
案例與故事(3) 案例與故事(4)
案例與故事(5) 案例與故事(6)
案例與故事(7) 案例與故事(8)
默多克、劉長樂相關言論
第四章 爭奪話語權的戰爭
經濟和軍事是硬實力,文化和傳媒是軟實力,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沒有軟實力,就必然受到軟打擊、軟轟炸。
題記 對話之四(1)
對話之四(2) 案例與故事(1)
案例與故事(2) 案例與故事(3)
案例與故事(4) 默多克、劉長樂相關言論
第五章 西方文明與東方智慧
在古希臘的荷馬史詩《伊利亞特》里,東方和西方的區分就已經清晰,埃斯庫羅斯的《波斯人》和歐里比德斯的《酒神與女祭司》,為西方人塑造了代表東方的波斯形象。爾後,在地中海諸文化的進攻與退卻、征服與反征服、分裂與重組的變動中,希臘和希伯來合成了以西歐為核心的西方,伊斯蘭文化形成了作為西方對立面的東方。在西方的傳世名著中,這個東方一直被書寫為一種異質而不善的形象。
題記 對話之五(1)
對話之五(2) 案例與故事(1)
案例與故事(2) 案例與故事(3)
案例與故事(4) 默多克、劉長樂相關言論
第六章 全球化與本土化
布熱金斯基是全球公認的美國思想家,曾經成功地預言了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崩潰。他的下一個預言是:如果說美國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全球化的社會,是因為它是第一個傳播發達的社會……美國的強大基礎在於它對世界傳播的支配。他還說,如果全球至少65%的信息源和信息接收終端是美國的,那么美國就代表了唯一行得通的人類演變模式,而東方國家只存在一種使人感到無聊和煩惱的文化。
題記 對話之六
安例與故事(1) 安例與故事(2)
安例與故事(3) 默多克、劉長樂相關言論
第七章 變革中的中國媒體
中國媒體的變化,是國內外矚目的焦點。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媒體一直上下求索,艱難行進,是中國開放的尖兵。西方有些人士認為中國媒體變化太慢,中國國內有些人對媒體也有諸多不滿之處。但是,今日中國媒體與20多年前相比,變化是空前的。這裡既有市場化和產業化的征戰步伐,也有傳播方式多樣化的努力。媒體內容的深刻變化,受到公眾廣泛歡迎。世界正在期待中國傳媒更客觀、更真實,更加國際化。
題記 對話之七(1)
對話之七(2) 安例與故事(1)
安例與故事(2) 安例與故事(3)
默多克、劉長樂相關言論
第八章 競爭中的舞蹈
中國媒體市場之大,客群之多,是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比擬的。正由於此,全球強勢媒體集團近些年來紛紛在中國搶灘登入。但是,在開拓市場的過程中,這些強勢媒體卻屢屢遭遇在其他地方沒有碰到過的問題。
題記 對話之八(1)
對話之八(2) 案例與故事(1)
案例與故事(2) 案例與故事(3)
默多克、劉長樂相關言論
第九章 世俗化是一種選擇
很早以前,默多克就對他的報紙發行商竭力鼓吹的“精英新聞”發出警告:“不要依賴社會頂層的消費者,一家報紙如果不能使整個社會對它發生興趣,它最終將成為精英階層的內部出版物。”
題記 對話之九
案例與故事(1) 案例與故事(2)
案例與故事(3) 案例與故事(4)
默多克、劉長樂相關言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