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港

東營港

東營港建成於1997年,現有泊位14個,是中國國務院批准的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為適應發展需要,自2005年起,東營市委、市政府決定擴建東營港,當前正在實施一期工程,計畫投資17億元,建設2個3萬噸級多用途碼頭,2007年8月建成投用。在此基礎上,正在抓緊論證建設2個5萬噸級油碼頭(兼顧10萬噸級油輪)和萬噸級液體化工碼頭。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是經山東省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規劃區域內,分為倉儲、化工、加工製造、高科技、行政辦公、生活商貿六大功能區。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東營港

中國山東東營港、東營港經濟開發區位於中國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東營市東北部,北鄰京津塘經濟區,南連膠東半島,瀕臨渤海西南海岸,地處黃河經濟帶與環渤海經濟圈的交匯點。

發展方向

東營港、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定位是:立足黃河三角洲,依託山東半島城市群,面向環渤海經濟圈,服務魯北及晉冀。加快建設現代化的石化城、生態城、新港城;努力建設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山東加工製造業基地;早日成為魯北及晉冀區域性物流中心;儘快打造山東半島城市群的亮點。

產業重點

大力發展石油化工、鹽化工、能源、機械製造、現代物流等臨港產業,同時大力發展高效生態漁業和濱海旅遊業。

遠景規劃

到2010年,港口建成以原油進口、原煤出口、液體化工產品出口及大宗散雜貨、貨櫃為四大板塊的泊位群,力爭吞吐量達到3000萬噸,躋身中國區域性重要港口行列;
到2010年,開發區建成區達到40-60平方公里,逐步建成集物流、倉儲、化工、出口加工、生活、商貿、旅遊觀光、石油開發與運輸於一體的經濟新城區,成為渤海灣畔璀璨的明珠。
東營港東營港

港口優勢

與中國其它港口和開發區相比,東營港、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投資環境優良,具備五個方面的比較優勢:
一是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東營港地處環渤海灣港口布局的適中位置,距天津港90海里,距大連港122海里,是東北經濟區與華北、中原經濟區交通通道的中心控制點。東營港平均潮差僅0.76米,等深線密集,水深-10米處離岸6公里,水深-20米處離岸15公里,是渤海灣泥質海岸線距深海最近的位置,是建設萬噸級深水大港的天然良址。東營港、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所在的東營市是山東省省轄市,轄三縣兩區,全市土地面積8053平方公里,人口180萬。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東營港經濟開發區。

二是具有良好的交通優勢。東營港、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水上交通十分方便,出渤海灣與國內外各港口相通。陸路交通非常發達,與首都北京、省會濟南和天津、青島等重要港口城市都有高等級公路連線。鐵路正在建設,擬建的通港鐵路支線將與德煙鐵路同步開工。空中交通非常便利,東營飛機場已開通北京、上海航線,並將陸續開通至海口、深圳、瀋陽、哈爾濱等地的航線,還將開通至仁川等地的國際航線。

三是具有廣闊的經濟腹地優勢。東營港、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直接經濟腹地為山東東營、淄博、濱州、德州和濰坊等地市,間接經濟腹地包括濟南、泰安和聊城,並可輻射冀南、晉中等地區。
經過多年發展,該區域已經形成了石油化工、鹽化工、紡織業、機械電子產業、輪胎產業、造紙工業、食品工業等優勢產,尤其是石化產業得到迅猛發展,12家煉化企業2005年原油加工能力達2065萬噸,2010年原油加工量將突破3800萬噸,具有發展大型石化企業得天獨厚的條件。

四是具有充足的土地空間優勢。東營港後備陸域廣闊,可以充分發揮臨海優勢,向內陸腹地輻射,逐步形成以港口為核心的臨港產業和替代產業。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232平方公里控制範圍內,全部是未開墾的空曠鹽鹼荒灘。在中國沿海地區已經沒有後續土地可利用的情況下,東營港豐富的土地資源,將為港口和開發區長足發展提供堅實保障。五是具有良好的發展環境優勢。東營市政府對東營港、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的建設高度重視,賦予港口和開發區更加優惠的政策。區內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迅速完善,建成區達到了供水、供電、供暖、道路、通訊、排水等條件。開發區實行“封閉式管理、開放式經營”,為客商提供規範高效的“一條龍”全方位服務。

發展前景

中國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把“支持黃河三角洲可持續發展”作為支持《中國二十一世紀議程》的第一個優先項目援助實施,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確認東營市為國際綠色產業示範區。國家先後批准東營市為沿海經濟開放區、農業綜合開發區、國家生態經濟示範區,將發展黃河三角洲生態經濟列入國家“十五”和“十一五”計畫。山東省委、省政府把黃河三角洲開發與海上山東建設列為全省兩大跨世紀工程,確定在東營市建設山東加工製造業基地。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計畫、規劃歷來把東營港、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列為黃河三角洲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將東營市列為主戰場,東營港、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將成為突破點。

環境污染

由於東營港有幾十家化工廠,所以環境污染非常嚴重。2013年2月17日,位於東營港的亞通石化公司發生毒氣泄漏,導致附近約三萬居民中毒,被罰款十萬,停業整頓。

省重要港口

山東省人民政府正式批覆將東營港確定為山東省地區性重要港口,這標誌著東營港在《山東省沿海港口布局規劃》里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將更好地發揮東營港在加快全省港航業發展壯大港口經濟中的作用。通過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和臨港產業區發展,到2020年,東營港將被打造成為吞吐量超1億噸的綜合型大港。
東營港由山東省的一般港口上升為地區性重要港口後,在港口公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將獲得國家在資金、項目等方面的政策性支持,這對於將東營港建設成為黃河三角洲地區重要港口,助推高效經濟區快速發展起到巨大作用。據了解,為適應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和山東省實施藍色經濟發展戰略的需要,推動黃河三角洲地區港口規劃建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山東省人民政府經與交通運輸部商定,同意將東營港等3個港口確定為山東省地區性重要港口,要求省交通運輸廳據此調整全省沿海港口布局規劃相關內容,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有關規定,對3個港口總體規劃組織修編,已報省政府批准實施。

對外開放

2011年2月10日上午,伴著一聲響亮的汽笛,一艘來自巴貝多島的貨輪成功靠泊東營港3萬噸級液體化工品碼頭卸貨。這是東營港新建碼頭對外開放後靠泊的第一艘外輪,標誌著東營港外輪停航十年後正式復航。
此次由中國外運山東有限公司東營分公司代理的“麥納特”號外輪來自俄羅斯,裝載21000噸利華益集團進口的燃料油。貨輪在引航員引領靠泊後,檢驗檢疫、邊檢、海關等市級聯檢部門迅速開展工作,對輪船進行登輪檢疫、通關檢查,為輪船辦理入境手續,做好監護勤務,最短時間內完成了通關聯檢,確保了貨物成功接卸。
東營港3萬噸級液體化工品碼頭自2010年7月份投入運營以來,已經接卸船舶30多艘,油品30萬噸,主要以內貿為主。隨著東營港新建碼頭實現對外輪的開放,2013年,東營港液體化工品碼頭將在繼續擴大內貿運輸的基礎上,加大外輪接卸頻次,預計全年接卸油品達160萬噸,大大降低港口腹地化工企業的運輸成本。
2011年4月23日,由中國外運山東有限公司東營分公司代理的“伯利茨”籍“GUOSHUN”號貨船,裝載3800噸工業鹽,由東營港駛往韓國釜山。這是東營港自1997年獲批國家一類開放口岸以來的第一艘國際出港貨船,真正實現了東營人民期盼已久的“啟航東營,揚帆世界”的夢想。
2012年2月18日下午,由中國外運山東有限公司東營分公司代理的從龍口港出發的利比亞籍“凱薩琳”號油輪裝載利華益集團進口的21000噸燃料油靠泊東營港2#液體化工品碼頭,2月20日順利離開東營港,這也是東營港2012年度進港的第一艘外籍船舶。
東營港作為國家I類開放口岸,對外開放工作和吸引外貿業務一直以來都是市港航局的工作重心,從2012年2月份東營港靠泊的第一艘外輪巴貝多島籍油輪“麥娜特”號後,東營港先後有數艘外籍船舶停靠,不斷加強和鞏固了東營港作為區域性中心港的地位,進一步促進了東營港對外開放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