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釀豆腐

東江釀豆腐

東江釀豆腐是雲貴菜菜譜之一,以豆腐為製作主料,東江釀豆腐的烹飪技巧以瓤為主,口味屬於鹹鮮味。口感:豆腐嫩滑,湯汁香濃。此菜為傳統名菜,冬令佳品。

基本信息

製作材料

主料:豬肉(肥瘦)(350克) 豆腐(600克) 草魚(300克)
輔料:蝦米(10克) 鮃(10克) 澱粉(蠶豆)(20克)
調料:小蔥(15克) 鹽(8克) 味素(4克) 胡椒粉(1克) 老抽(10克) 植物油(50克)

製作方法

做法一

東江釀豆腐東江釀豆腐
食材
主料:客家滷水豆腐或者是客家石膏豆腐(石膏豆腐滑嫩不易塞肉,熟練才能釀好),大小有講究,去市場問要客家豆腐,一般都會知道,約500克即可。
餡料:豬肉/魚肉/雞肉均可,約200克;乾香菇5個。
調料:鹽、胡椒粉、醬油、香菜(或蔥花)
製作步驟
1.把肉、香菇剁餡料,加入適量的鹽、醬油、胡椒粉調和。
2.取大小合適豆腐塊(大概參數:長8cm寬5cm厚3cm)
3.用筷子直接在豆腐塊中間順著長方向夾出一條“縫隙”(①.深度:差不多夾到底;②.寬度:“縫隙”兩頭距離豆腐塊寬度兩端至少要分別留有0.5cm以上的距離,),進洞中將肉掐進豆腐里。
4.把豆腐放在巴掌稍前段,五個手指彎曲,動作輕巧地穩住豆腐塊周邊,用筷子把餡料塞入豆腐中。注意,這個過程對於新手來說,特別容易把豆腐搞裂,手勢把握要恰到好處(經驗靠積累,做多幾次就熟了)。
5.豆腐一一釀在碟中好後,準備煎豆腐。油鍋要熱、油要多,直接把整碟豆腐順著倒入鍋中。撒入適量的鹽,用微火煎。
6.豆腐小火煎至一面金黃,鏟入砂鍋中,加入高湯、適量胡椒粉,如有紅曲也可以加入少量,微火燉。
7.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稍長時間微火燉,嘗嘗豆腐裡面熟了,即可加入香菜(或蔥花),即可起鍋食用。
(註:如果沒有砂鍋,可以直接用煎豆腐的鍋燉,但是加入湯後必須把豆腐都鏟鬆動,否則容易焦。)

做法二

食材準備
主料:豆腐(南)(1000克)豬肉(肥瘦)(400克)
輔料:香菇(鮮)(100克)
調料:味素(5克)大蔥(20克)鹽(10克)豬油(煉製)(40克)胡椒粉(3克)醬油(10克)澱粉(蠶豆)(20克)香油(15克)
製作步驟
1.豆腐用筷子攪成泥,加鹽攪勻,用淨粗眼白布濾去水分;
2.豬肉剁成泥;
3.蔥去根須洗淨,切成碎末;
4.香菇去蒂,洗淨,擠乾水分,剁成泥;
5.將豬肉泥加香菇泥、蔥末、澱粉、鹽、醬油胡椒粉豬油攪成膠狀餡;
6.取豆腐泥10克放在手心上,再取餡7.5克放在豆腐泥中央,包成丸子,如此逐一做好;
7.鍋置中火,加豬油適量,燒至七成熱,將豆腐丸子逐個放入鍋中煎呈金黃色,再加豬油,翻煎另一面;
8.另鍋放入上湯、味素、精鹽、醬油、豬油煮沸,將煎好的丸子倒入煮5分鐘,至湯汁略乾,出鍋;
9.丸子排於碗內,倒入原汁,上屜用猛火蒸5分鐘,取出合在盤內;
10.將蒸丸子的湯汁潷入鍋內,加水澱粉勾兌,澆在丸子上,再淋上香油,撒上胡椒粉即成。

做法三

食材準備
主料:板豆腐,瘦肉,魚肉,蝦米,鹹魚肉,白菜
輔料:蔥,姜
調料:麻油,胡椒粉等
製作步驟
1、瘦肉、魚肉分別剁爛,蝦米浸軟切幼,鹹魚切幼,蔥切粒。將各材料放大碗中,加入調味料攪至起膠待用;
2、白菜摘好洗淨,放入油、鹽、滾水中灼熟盛起;
3、豆腐沖洗滴乾,一開四件,用匙羹挖去少量豆腐,灑上少許生粉,釀入魚肉,放入油鑊中煎至微黃色盛起;
4、燒熱瓦鍋,下油一湯匙爆香薑片,加入上湯煮滾,放入白菜、豆腐滾片刻,下芡汁炒煮,滾即可原煲上桌。

做法四

主料:豆腐、豬肉
輔料:雞蛋(白皮)、姜、蔥
調料:生抽、料酒、白糖
做法:
1.準備好材料
2.豆腐切成1厘米厚的塊狀。
3.雞蛋打散。
4.豬肉剁成泥,加生薑,料油,生粉,生抽、鹽拌勻入味。
5.拿一塊切好的豆腐塊一面抹上一層醃好的肉泥。
6.再拿一塊豆腐蓋上肉泥面。
7.合好蓋的豆腐在雞蛋液里打個滾。然後接著弄下一塊。
8.鍋燒熱倒油,少量就好。
9.依次放入釀好的豆腐塊。
10.小火慢慢煎到兩面金黃。
11.調入少少的生抽,雞粉,鹽,清水稍燜一分鐘。
12.最後撒上切好的蔥花就可以出鍋了。
13.可以開吃啦。

做法五

難度:一般
時間:30分鐘
分量:2人份
口味:鮮香
原料:
①豬肉糜……200克
②客家豆腐……400克
③香菇……6朵(切丁)
④青菜……一顆(裝飾用)
調料:
生抽……15毫升
蚝油……10克
鹽、雞精、水……適量
薑末……適量
做法:
1、將香菇末加入切好的肉糜中,加少量生抽與鹽調味。
2、客家豆腐切成三角塊(切麻將塊也可以)。
3、用小勺在中間挖出一個洞。
4、將調味好的肉糜嵌入其中。
5、平底鍋中抹少量的油,將豆腐塊放入鍋中煎。
6、其他幾面剪成焦黃後,再翻面到有肉餡的一面略煎。
7、煎豆腐的同時製作裝飾用的青菜花。用剪刀剪下青菜的根部。
8、將青菜花放入煮開的鹽水中氽燙熟。
9、豆腐煎好後盛出待用。將調料汁放入鍋中煮沸,澆在煎好的豆腐上即可。
【小貼士】
*豆腐不可選擇太老或者太嫩的。(文中有詳解)
*豆腐中的洞不要挖的太大,否則容易撐破豆腐。
*先煎豆腐底部,以免肉餡掉出豆腐中。
*若避諱豆腐的腥味,可將整塊豆腐在未切前用放在沸水中氽燙半分鐘再用。
傳說
傳說釀豆腐源於北方的餃子,因嶺南少產麥,思鄉的中原客家移民便以豆腐替代麵粉,將肉塞入豆腐中,猶如麵粉裹著肉餡。因其味道鮮美,於是便成了客家名菜。
相傳很久以前,一個五華人和一個興寧人是結拜的好兄弟,一次五華人請興寧人吃飯,錢只夠點一道菜,所以在點菜的時候出現了矛盾,一個要吃豬肉,一個要吃豆腐,聰明機智的飯店老闆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在豆腐里摻進豬肉,製作出了釀豆腐。表現了客家人的智慧和深厚的客家飲食文化。
此品系梅州市(其中五華縣的釀豆腐最出名)、河源市 (其中龍川縣麻布崗的釀豆腐最出名)等客家地區的風味傳統名菜,逢年過節或招待賓客,常用此菜。

食譜營養

豬肉(肥瘦):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豆腐:豆腐的蛋白質含量豐富,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胺基酸,而且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價值較高;有降低血脂,保護血管細胞,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此外,豆腐對病後調養、減肥、細膩肌膚亦很有好處。
草魚:草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血液循環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草魚含有豐富的硒元素,經常食用有抗衰老、養顏的功效,而且對腫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並具有暖胃和中、平肝祛風、治痹、截瘧、益腸明眼目之功效,主治虛勞、風虛頭痛、肝陽上亢、高血壓頭痛、久瘧。
蝦米:蝦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鈣含量尤其豐富;還含有豐富的鎂元素,能很好地保護心血管系統,對於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及心肌梗死有一定的作用;並還有鎮定作用,常用來治療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症。老年人常食,可預防自身因缺鈣所致的骨質疏鬆症。
澱粉(蠶豆):蠶豆中含有豐富的鈣、鋅、錳、磷脂等,是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並含有豐富的膽鹼,有增加記憶力和健腦作用。對於正在應付考試或腦力工作者,適當進食蠶豆可能會有一定功效。蠶豆中的蛋白質可以延緩動脈硬化,蠶豆皮中的粗纖維有降低膽固槨、促進腸蠕動的作用。同時蠶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對預防腸癌有一定的作用。

食譜相剋

豬肉(肥瘦):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豆腐:豆腐不宜與菠菜、香蔥一起烹調,會生成容易形成結石的草酸鈣;豆腐忌於蜂蜜、茭白、竹筍、豬肝同食。
蝦米:1. 吃蝦嚴禁同時服用大量維生素C,否則,可生成三價砷,能致死;
2. 不宜與豬肉同食,損精;
3. 忌與狗肉、雞肉、獐肉、鹿肉、南瓜同食;
4. 忌糖;果汁與蝦相剋,同食會腹瀉。
澱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健康提示

此菜為傳統名菜,冬令佳品。

營養成分

·熱量 (2837.99千卡)
·維生素B6 (0.48毫克)
·蛋白質 (181.78克)
·維生素B12 (0.36微克)
·脂肪 (216.75克)
·泛酸 (2.40毫克)
·碳水化合物 (40.90克)
·葉酸 (50.15微克)
·膳食纖維 (3.33克)
·膽固醇 (481.60毫克)
·維生素A (149.20微克)
·胡蘿蔔素 (126.78微克)
·硫胺素 (1.10毫克)
·核黃素 (0.83毫克)
·尼克酸 (22.70毫克)
·維生素C (3.33毫克)
·維生素E (86.26毫克)
·鈣 (992.98毫克)
·磷 (2088.48毫克)
·鉀 (2484.62毫克)
·鈉 (5025.98毫克)
·碘 (46.49微克)
·鎂 (547.52毫克)
·鐵 (22.58毫克)
·鋅 (13.15毫克)
·硒 (98.09微克)
·銅 (1.96毫克)
·錳 (4.64毫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