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塔風景區

東塔風景區以湖南省桂陽縣縣城為中心,以古文化為特色。 位於城東鹿峰山,山頂有宋代建的7層佛塔,巍峨壯觀。 位於縣城西芙蓉山下,又名八角井。

東塔風景區以湖南省桂陽縣縣城為中心,以古文化為特色。主要景點有東塔公園、蔡倫井、蒙泉、龍潭書院、平陽古街、桂陽賓館、正和陽山古民居、落坦坪落天十八岩、李木庵故居等。
東塔公園 位於城東鹿峰山,山頂有宋代建的7層佛塔,巍峨壯觀。1984年縣政府闢建為公園,園內樹木蔥蘢,綠蔭蔽日,每當夕陽含山,霞光萬道,交相輝映,是為桂陽古八景之一的“鹿峰晚照”。塔北有鹿峰庵,始建於唐代,後毀,於2001年重建,益顯清幽壯觀。塔東南麓有棲真岩,傳說唐太史令李淳風曾棲此間。塔南山腰有拙翁岩,因孫頎銘文勒岩中並自號“拙翁”,曾為它畫圖並題詩而得名。山的東面有孔明點將台,傳說三國時諸葛亮和趙子龍在此飲酒、下棋、談論兵法。山南有歐陽海紀念碑和歐陽海烈士銅像。
蔡倫井 位於七里街匯合城中路人口處,今井、盆猶在,2001年修復,並銘碑記。史傳是蔡倫故居,或蔡倫冢穴、蔡倫生前建造的墓壙。
蒙泉 位於縣城西芙蓉山下,又名八角井。該井泉水甘冽,烹茶無垢,煮酒醇香,是桂陽縣城第一泉。井旁有宋紹熙壬子年(1192)鄱陽張垓書刻“蒙泉”石碑一方。清光緒三年(1877)知州陳國仲僱人用石把蒙泉井砌成八角形,並在井側建一石亭。清道光十八年(1838),督學使者張預於亭柱刻“此來柱笏看山,孤負平生能著屐;為客飛符調水,偷閒試院且煎茶”對聯一副。傳說東漢末年蜀將趙子龍奉命取桂陽郡,臨行前諸葛亮送其錦囊一件,囑咐危難時打開。趙雲臨桂陽後,屯兵芙蓉峰,時值盛夏,山中無水,人乾馬渴。情急之下趙子龍打開錦囊,內有八卦圖一張,依囑置圖於地勢低洼處,可數日仍不見水。心急如焚的趙將軍氣得用長茅怒戳八卦圖,長茅人地處泉水突噴而出,解了全軍乾渴大難。後人根據這個故事仿八卦圖砌成八角井。
龍潭書院故址 位於縣城北,今縣一中校園內。進一中大門即可見清代桂陽籍山東巡撫陳士杰親書“龍潭書院”四個大字。大門左邊有龍潭,傳說這裡曾是龍太子洗澡嬉戲的地方。書院於清光緒十年(1884)由州人陳士杰發起興建。院內古木參天,環境優雅。
平陽古街 位於城中。90年代在十字街南北兩端新建牌坊門樓,宏偉壯麗。街道地面、街坊民居基本保持古代原貌。
桂陽賓館 位於郴桂高等級公路人城處。屬三星級賓館,占地272畝。館內有住宿部、餐飲部、娛樂部、游泳池、停車場等建築1.8萬平方米,現代化服務設施一應俱全,賓客能充分享受“八方來客茶亦醉,酣眠一覺自己休”的情景。花園中百花競秀,綠草茵茵,人行道、車行道織成網路,院內遍植常青樹,鬱鬱蔥蔥,遮風避日,涼爽優雅。
落天十八坑 坐落在正和鄉坦坪村境內,有18個天然岩洞,洞洞相連,洞中有河,河水相通,洞口如天上掉下一般,故稱“落天十八坑”。洞內岩漿垂幕,有岩溶柱、岩溶筍、岩溶佛像,活象 18座金鑾寶殿,各種奇型怪狀的圖案琳琅滿目,洞外有毛公臥像、古驛道等景點。氣候四季如春,冬暖夏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