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角樓

東南角樓

東南角樓位於建國門南大街和崇文門東大街相交處的內側,台高12米,底邊長39.45米,上邊長15米,樓高17米,通高29米。

基本信息

藏品簡介

(圖)東南角樓東南角樓
東南角樓位於北京市建國門南大街和崇文門東大街相交處的內側,北京站東南殘留的一段城牆末端。現存角樓建成於明正統四年(1439),此後歷代均有修繕。
角樓系全國現存最大最早的城垣角樓。它高大巍峨、深沉凝重,是古老北京城的象徵。歷經百年的風霜,注視著今日北京城的變化。
北京城東南角樓為明、清兩代北京內城東南轉角處的箭樓,簡稱角樓。原北京有內外城之分,內城建築較早,為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礎上改建的。據明《英宗實錄》:“(正統)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師門樓、城壕、橋閘完。......城四隅立角樓。”角樓始建於明正統元年十月(1436年),4年竣工,距今已有500餘年歷史。
民國以後,東南角樓已不再設防。北洋政府於1915年修建京師環城鐵路,拆斷了東南角樓附近的城牆和敵台。至今,角樓城牆西側還遺存著券洞,這是環城鐵路的唯一遺物。1935年進行過一次大規模修繕。在1981年進行大修時,發現帶有“嘉靖”、“隆慶”等年號的磚。帶有“乾隆”年號的琉璃瓦件和民國時期的瓦件。同時從東側牆體內發現了兩顆炮彈殘體,並在二層挑檐檁上發現大量鐵沙槍彈,它們記載了“庚子之變”外國列強企圖瓜分中國的歷史。
為了保護這座獨特的古代建築,1979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列為第二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國家文物局撥款進行了落架大修,同市文物局成立了文物保管所,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價格

  • 開放時間:9:00-16:30
    門票:10元

交通提示

  • 附近交通方便,有43、44、48路汽車(東便門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