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元村

東元村

該行政村隸屬富民縣大營鎮,地處大營鎮東邊,距大營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城5公里。全村國土面積29.57平方公里,海拔1680米,年平均氣溫17.9℃,年降水量85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葡萄、楊梅等農作物。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富民縣大營鎮,地處大營鎮東邊,距 大營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城5公里。東鄰束刻村委會,南鄰舊縣村委會,西鄰大營村委會,北鄰大營村委會。轄1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113戶,有鄉村人口3998人,其中農業人口3798人,勞動力246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11人。

全村國土面積29.57平方公里,海拔1680米,年平均氣溫17.9℃,年降水量85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葡萄、楊梅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784畝,人均耕地0.74畝,林地30558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12,092.7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28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第二、三產業、種養殖業為主。

東元村村莊全貌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784畝(其中:水田1750.4畝,旱地1033.6畝),人均耕地0.73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3055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47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7畝,主要種植板栗、核桃、花椒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0畝,其中養殖面積40畝;荒山荒地418.5畝,其他面積10554.5畝。有鈦礦、白雲石等資源。

東元村經濟林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934戶通自來水,有177戶飲用井水,占農戶總數的15.93%。有1113戶通電,有81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01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3.2%和90.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0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89戶(分別占總數的80.86%和70.9%)。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集貿市場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56輛,農用運輸車13輛,拖拉機18輛,機車369輛。全村耕地面積為2784畝,有效灌面積1750.4畝,有效灌溉率為62.87%,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784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3畝。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7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34戶;建有小水窖3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的農戶20戶。全村有10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2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0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東元村自來水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092.7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60.12 萬元,占總收入的4.6%;畜牧業收入245.28萬元,占總收入的2.0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850頭,肉牛36頭,肉羊680頭);漁業收入69萬元,占總收入的0.57%;林業收入45.96萬元,占總收入的0.38%;第二、三產業收入10672.5萬元,占總收入的88.3%;工資性收入343.9萬元,占總收入的2.8%。農民人均純收入3328元,農民收入以第二、三產業、種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93.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92人(占勞動力的11.8%),在省內務工261人,到省外務工31人。 

東元村葡萄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二、三產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55.00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0.45%。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山藥、玉米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養殖業、房地產業。

東元村養殖業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521平方米,擁有教師24人,在校學生480人,距離鎮中學2.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80人,其中小學生358人,中學生122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521平方米,擁有教師24人,在校學生374人,距離鎮中學2.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02人,其中小學生374人,中學生128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東元村教學樓

人文地理

東元村委會位於鎮東邊,東鄰束刻村委會,南鄰舊縣村委會,西鄰大營村委會,北鄰大營村委會,是我鎮的工業集中地。“東元”這個名是因該村圍繞著一座圓形的小山居住而得名東圓,後演變為東元。1950年設東元鄉;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成立東元高級社;1958年設東元管理區;1962年東元村、沙鍋村、完家村成立三個大隊;1984年4月體制改革後設東元鄉;1988年體制改革後設東元辦事處;2000年10月體制改革後設東元村民委員會。在東元村民委員會東邊原有一所廟,廟內塑有孔子、釋迦牟尼、老子等泥像,稱“儒、佛、道”三教,故有“三教堂”一地名。

東元村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

2007年,鎮黨委、鎮政府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給村委會安排3萬元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2007年度東元村委對趙家村、李家村進行全長3430米的自來水管道改造,總投入資金189757元(其中鎮級補助3萬元,李家村投資63962.9元,趙家村投資9579.41元);東元村委會的完家村被列為新農村試點村,其中;完家小村專項資金總投入7.5萬元(市級補助5萬元,縣級補助2.5萬元)對兩條總長465米平均寬4米的村內道路路面水泥硬化;完家大村投入專項資金20萬元(市級投資10萬元,縣級投資10萬元)對105戶農戶住房外牆進行粉刷,對村內7段總長320米平均寬3米的道路路面水泥硬化,同時建設安裝了一塊宣傳公示欄牌。

東元村農家樂

發展重點

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1、大樹楊梅和葡萄沒有一個穩定的銷售市場。
2、大部份自然村的交通道路基礎設施薄弱,制約當地的經濟發展。

發展規劃和思路
東元村民委員會位於富民縣大營鎮,交通極為方便。其中昆祿公路穿境而過。村委會距大營鎮僅2公里,全村委會轄11個自然村,土壤肥沃,雨水充沛,氣候溫暖,種植業發達,適宜種植優質水稻,玉米、小麥、蠶豆等糧食作物和葡萄,大樹楊梅、板栗、核桃等多種水果及林果。

轄區內現有工業企業:新龍公司、萬達公司、天源公司、龍飛水泥廠;有近20多家建材加工業,有很多的採石廠,還有正在建設中的國資水泥廠。

轄區內現有明熙苑山莊和龍騰苑山莊兩家旅遊行業,還有正在建設中的新農村試點村完家小村的農家樂。
根據現有的條件,今後的發展思路和發展產業:1、繼續發展建材加工業。2、根據工業發展的需要,大力發展運輸業。3、在不影響環境的情況下,發展採礦業。4、隨著工業的發展,外來人員的不斷增加,大力發展飲食業。5、在完家村發展一定規模的農家樂。6、轉移剩餘勞動力,到企業打工。7、發展以山羊、黃牛為主的畜牧業。8、發展家禽飼養和禽蛋業。9、發展大樹楊梅和葡萄生產。10、發展林果業生產。11、發展蔬菜生產。

東元村栗樹莊農家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