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具

杯具

杯具,原指盛水的器具,後因與“悲劇”一詞諧音,成為網路流行語,詞性多變:可作形容詞,名詞等等。不少年輕人在網路上甚至生活中都常常用“杯具”來代替“悲劇”,形容人、事、物。隨著網路語言的流傳,更出現了“人生是張茶几,上面放滿了杯具”等“箴言”。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詞源

杯具原指盛水的器具,後因與“悲劇”一詞諧音,成為繼“打醬油”、“伏地挺身”、“寂寞”之後又一橫行網際網路的王道辭彙不少年輕人在網路上甚至生活中都常常用“杯具”來代替“悲劇”,形容人、、物。

語義

杯具杯具

杯具”主觀地表示不如意,不順心或者失敗,或者是委婉地對別人表示某方面的不滿,主要靠意會。一般戲謔的味道比較強。

用法

在使用的時候一般可有形容詞或名詞的雙重詞義。用作動詞時,比如“樓主你杯具了”用作名詞時,比如“坐看杯具的誕生”。

套用

“杯具”+“餐具”+“洗具”=“食具”(“悲劇”+“慘劇”+“喜劇”=“屍具”)
一個人如果經歷了這些就死翹翹了。

杯具”等同於“悲劇”的流行,大約是在2008年底到2009年初之間,那時一幅以“悲劇啊”為易中天教授配音的圖片在各大論壇如喜劇般逗引著人們笑的神經。但“杯具”等同於“悲劇”成為年輕人常用的調侃詞,似乎還是近些日子的事。“杯具”適用範圍之廣泛無異於前段時間流行的“囧”字,無論形容考試失敗、戀愛挫折還是工作壓力大,還是表達日常生活中普通的負面評價,“杯具”全都適用。與“”相似,“杯具”也帶有自嘲的成分。而且故意寫成了錯別字的“杯具”,看上去較之傳統的“悲劇”似乎不那么深刻。如果說“我是一個悲劇”帶著一種真實的絕望感,那么“我是一個杯具”就更多是一種玩笑。

源頭

起源一

杯具網際網路上替代了諧音的“悲劇”一詞,風靡各大論壇,成為網路易中天版“杯具”

易中天的杯具易中天的杯具

流行語,並發展出龐大的“杯具”家族。

原聲詞“悲劇”早在2008年底到2009年初就已經在網上流行。第一次使用“杯具”一詞的人是易中天,他在一期《百家講壇》中說了一句“悲劇啊”,這張截圖在各大論壇迅速流行開來。資深論壇版主“俠客”對媒體透露稱,“杯具”的創意靈感來自易中天的圖片,但句式模板則來自張愛玲。“張愛玲有句名言‘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我們最早看到的仿造版本就是‘人生是一張茶几,上面擺滿了杯具’。”

起源二

最早出處為2008年的一部名為《看你妹之巫妖王擇日再開》的魔獸視頻視頻中牛頭人一口四川話的“悲劇啊”,風靡NGA,後用到各個地方,逐漸轉變成杯具,2009年12月,主流bt網站的關閉,則讓“杯具”的流行達到頂峰。

起源三

據傳是由於高校之中的美學課之中有一節專門講述的是“喜劇與悲劇”,“悲劇”一詞被學生用來說明不幸的事情,後逐漸演化為“杯具”。

起源四

2009年萌戰中,輕音主力大小姐琴吹,在小組賽遇到了天才麻將少女一個配角中的配角“東恆桃子”,然後被東恆桃子淘汰,由於這一結果非常悲劇,再加上大小姐每一集都有自帶杯具去活動室倒茶,於是出現了“杯具”一詞。

起源五

早在2005年,電影獨自等待》中就有一段關於“悲劇”的台詞:...陳文和劉榮在吧檯前閒聊,兩個人被突然湊上來的趙小三碰了一下,劉榮杯中的果汁灑了出來...劉榮說:“還整出一悲劇”。其實這裡已經開始對“悲劇”賦予新的意義了。

杯具杯具

起源六

搜狗拼音輸入法,輸入“悲劇”二字通常第一個顯示為“杯具”那些打字偷懶的就投機取巧直接引用“杯具”諧音。

起源七

正如足球起源於中國,而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杯具”一詞從2009年興起,“杯具”大全“杯具”大全
然我們的古人卻早已深諳其旨。早在曹雪芹所著《紅樓夢》中,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警幻仙姑讓他飲的茶名為“千紅一窟”,是“千紅一哭”的諧音,又讓他飲“萬艷同杯”的酒諧音“萬艷同悲”。暗示了書中的女子們才華出眾卻命運多舛。其中,因“杯”字意指“悲”字所以我們可以認為曹雪芹先生這一句乃是“杯具”的始祖。

影響

“悲劇”的流行,大約是在2008年底到2009年初之間,彼時一幅以“悲劇啊”為易中天教授配音的圖片在各大論壇如喜劇般逗引著人們笑的神經。易中天在一期《百家講壇》中瞪大眼睛感嘆了一句“悲劇啊”。結果該視頻被截圖,傳到網上,隨即成為無數網友的簽名檔。而後,“悲劇”被演化成“杯具”,在該詞出現前,簡歷沒通過篩選、筆試沒通過、面試被拒,求職者感嘆“被鄙視了”;如今,無論求職碰壁,還是加薪不成,升遷無望,抑或心情鬱悶,感情受挫,皆用“杯具”一詞來概括。有人來了這樣一句華麗的話:“人生就像是一個茶几,上面擺滿了杯具(悲劇)、餐具(慘劇)和洗具(喜劇)”。繼而,網友的創造力再次爆發,“茶几論”衍生出一些“語錄”,如:就算生活只是個杯具,我也要做個上品青花瓷杯具;人生就是一碗“內牛滿面”(淚流滿面),少了盛它的是杯具,多了裝它的是餐具。而“杯具”代替“悲劇”成為年輕人常用的調侃詞,似乎還是近幾個月的事。無論形容考試失敗、戀愛挫折還是工作壓力大,還是表達日常生活中普通的負面評價,“杯具”全都適用———上一個適用範圍如此廣泛的詞,大概是“”。
與“囧”相似,“杯具”也帶有自嘲的成分。而且,故意寫成了錯別字的“杯具”,看上去較之傳統的“悲劇”似乎不那么深刻,其使用範圍也得以擴大。如果說“我是一個悲劇”帶著一種真實的絕望感,那么“我是一個杯具”就更多是一種玩笑。

詞義擴展

在2009年8月中旬,就有網民論壇提問“什麼是杯具啊?”,“杯具”一詞已經誕生。
2009年10月以來,用“杯具”代替“悲劇”來形容對各種事物感受的句子,在各大論壇繁衍流行起來。“杯具”走紅的最大動力,在於它適用範圍很廣。如同此前流行的杯具漫畫

“囧”字,網民們無論考試失敗、戀愛受挫還是工作壓力大,今天摔跤了等等,這些日常生活中普通的負面事情,都可用“杯具”一詞來形容。此外,“杯具”本身的日常用品的特性,更擴大了它的使用範圍,就比如“杯具地喝湯,被燙了”,在網上可就是一語雙關了。

杯具漫畫杯具漫畫

以“杯具”為核心,越來越多的諧音詞誕生並風靡網路。如“洗具”等於“喜劇”“餐具”等於“慘劇”“茶具”等於“差距”“桑心”等於“傷心”“內牛滿面”等於“淚流滿面”等,“杯具”家族正在不斷壯大,逐步超越曾紅極一時的“賈君鵬家族”。

在以“賈君鵬”為代表的“寂寞黨”盛行後,“杯具派”正在迅速成為各大論壇的“主流”,大有趕超“寂寞黨”之勢。

詞性文化

漫畫漫畫

“杯具”本身是名詞詞性,且在日常生活中常能見到,因此它的使用方式也十分廣泛:“今天我穿得很杯具”,是形容詞;“××就是個杯具”,是名詞;“我杯具了”是動詞。——只要是負面情緒,都可以通過“杯具”來表達。同時,“杯具”文化也並未僅限於人們發發牢騷發泄情緒。有人仿照張愛玲“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仿寫出“人生是一張茶几,上面放滿了杯具”,進而“茶几”又被用來表示“經常發生‘悲劇’的人、事、物”;也有人以“杯具”為靈感,發明了“洗具”(喜劇)、餐具(慘劇)等等衍生詞,將“杯具”文化發揚光大。
“杯具”文化並未走向陰鬱與消極,並成為“80後”、“90後”的新罪狀。在哀嘆“人參杯具(人生悲劇)”的同時,年輕人們也用“就算要做杯具,也要做官窯上品青花瓷杯具”的發言來勉勵自己。還有人說:“人生就像刷牙杯,可以看作杯具,也可以看作洗具。”
2008年末的那場金融風暴開始,年輕人尤其是都市白領們對未來的預期、對自身生活方式的思考更加趨向務實。在這種情況下,代表一種不太明顯的負面情緒的“杯具”會忽然走紅,也就並不奇怪了。正如之前流行於80後白領的MSN簽名檔——“無車無房相貌差零存款沒有未來”,這其實反映著對“車房未來”的嚮往一樣,自嘲自己人生“杯具”的人們所期待的,也是“家裡有杯具,也一定會有洗具”的可能性。

箴言

發展篇
1.0版:人生是杯具。
2.0版:我的人生就像茶几,上面擺滿了杯具。
3.0版:人生像茶几,上面擺滿了杯具;人生又像茶杯,本身就是個杯具;人生更像茶葉,終究要被浸泡在杯具之中。
4.0版: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具,也可以看成洗具。
5.0版:人生就像茶几,上面擺滿了杯具。當你努力跳出一個杯具時,卻發現自己跳進了一個餐具(慘劇)。
6.0版:人生就像是一個茶几,上面擺滿了杯具。當我們認為自己跳出一個杯具時,卻已經掉進了另外一個杯具。而若你發現你沒有跳進另一個杯具……那恭喜你……你掉下茶几了。

7.0版:人生就像一個透明的杯具,我們自知身在其中,偶爾和另一個杯具一見鍾情,卻出不去。
8.0版:我跟上帝說我渴了,於是上帝給了我一大堆杯具
9.0版:女人是水做的,為了迎合她們,男人注定成為一個個杯具
10.0版:人生要泡在杯具里才能入味。
11.0版:人參要泡在杯具里才能入味。
終極版:人生是一隻茶几,上面放滿了杯具。而本身就是杯具的我們還非加上茶葉自以為與別人沒有茶具(差距),結果人人都說咱現在要用就用餐具(慘劇)。我們在沉默中滅亡,成了文具;在沉默中爆發,成了火炬。我們想明哲保身,都成了面具。我們想一鳴驚人,都成了京劇。不能再次相聚,執手相看淚眼,成了默劇。生活是自己的杯具,別人眼裡的洗具(喜劇)。

徹底終極版:
這個世界上的絕大部分杯具、餐具、茶具、洗具都是made in China.

徵集篇
孫苑版:就算生活只是個杯具,我也要做個官窯上品青花瓷杯具。
陳力版:人生就像一個透明的杯具,我們自知身在其中,偶爾和另一個杯具一見鍾情,卻出不去。
胡仲茜版:人生是一隻茶几,上面放滿了杯具。而本身就是杯具的我們還非加上茶葉自以為與別人沒有茶具(差距),結果人人都說咱現在要具就用餐具(慘劇)。我們在沉默中滅亡,成了文具;在沉默中爆發,成了火炬。我們想明哲保身,都成了面具。我們想一鳴驚人,都成了京劇。不能再次相聚,執手相看淚眼,成了默劇。生活是自己的杯具,別人眼裡的洗具(喜劇)。
田蒙可版:我跟上帝說我渴了,於是上帝給了我一大堆杯具。
冷未雨很孤獨版:女人是水做的,為了迎合她們,男人注定成為一個個杯具。
李方舟版:人參要泡在杯具里才能入味。
王稚茹版:——我是你的什麼?——你是我的杯具啊。 ——啊,原來我只是杯具啊? ——這樣我就可以把你捧在手心了啊。
陳晛版:生活就像茶几,我們永遠都不知道旁邊的杯具中的人參是什麼味道。
林淑芬版:有這么一種人,專門拿別人的杯具品茶…
姚顆溢版:男人是泥塑的杯具,經得起烤焰,才能擁有水做的女人。

衍生產品

“杯具”的適用範圍很廣,當網友們發現無論是戀愛受挫、心情鬱悶還是事業不順利,凡是日常生活中的負面事件和感受,都可用“杯具”一詞來形容時,“杯具黨”的形成似乎變得順理成章了。而且,“杯具”並不僅限於負面情緒的表達,由於其具有日常用品的特性,擴大了詞語的適用範圍。

不少網友便藉此設計出場景化的語言,有網友仿照張愛玲的“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仿寫出了“人生是一張茶几,上面放滿了杯具”,史稱繼“人生是個杯具”之後的杯具箴言2.0版本;也有人以“杯具”為靈感,發明出了洗具(喜劇)、餐具(慘劇)、茶具(差距)等等衍生詞,更令“杯具”文化徹底發揚光大。

反映的價值觀

杯具反映的是一種自嘲而積極的雙面人生態度。

不少人認為:“杯具”的流行是消極情緒的泛濫。

也有不少網友認為:“雖然用‘自認為自己夠格當洗具,可人家總用我做杯具’、‘人生就是一碗內牛滿面(淚流滿面),用杯具盛則太小,盛不下,用餐具盛又太大,沒有必要’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無奈,但其字裡行間不過是在表達一種自嘲的態度。”

有年輕人以“就算要做杯具,也要做官窯上品青花瓷杯具”表達出了初生牛犢的激情。

網友普遍認為:“杯具的運用已走出了‘悲劇’的窠臼,更具娛樂和樂觀精神。無論是無奈地戲謔自己的人生只是個‘杯具’的人,還是發誓要做‘青花瓷杯具’的人,心中都懷著一份期待:‘杯具會有的,洗具也會有的。’”

評論

也許在不少人看來,“杯具”的流行是消極情緒的泛濫,其實不然。 不過是種自嘲和積極的雙面人生態度。

雖有網友用“自認為自己夠格當洗具,可人家總用我做杯具”、“人生就是一碗內牛滿面(淚流滿面),用杯具盛則太小,盛不下,用餐具盛又太大,沒有必要”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無奈,但其字裡行間不過是在表達一種自嘲的態度,而有年輕人甚至以“就算要做杯具,也要做官窯上品青花瓷杯具”表達出了初生牛犢的激情。可見如今杯具的運用已走出了“悲劇”的窠臼,更具娛樂和樂觀精神。

其實,無論是無奈地戲謔自己的人生只是個“杯具”的人,還是發誓要做“青花瓷杯具”的人,心中都懷著一份期待:“杯具會有的,洗具也會有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