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羅織造技藝

杭羅織造技藝

杭羅織造技藝是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2007年、2008年先後列入杭州市級、浙江省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杭羅因與江蘇的蘇緞、雲錦齊名為中國的“東南三寶”而馳名中外。杭羅是羅類絲綢的代表品種,具有鮮明的杭州特色,因產於杭州,故名“杭羅”。“杭羅織造技藝”是手工織造杭羅的工藝,由於工藝複雜,歷來傳人不多。目前,經絲綢專家調查,碩果僅存“杭州福興絲綢廠”一家企業還掌握傳統的“杭羅織造技藝”。為此,杭州市委高度重視,市委書記多次批示要求給予保護支持。

基本信息

成為世界公認的文化遺產

最新榮譽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聯首都阿布達比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中國蠶桑絲織技藝” 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杭羅織造技藝”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中的重要代表性項目,正式加入“世遺”。

古代杭羅織機草圖古代杭羅織機草圖

蠶桑絲織是中華民族認同的文化標識,五千年來,它對中國歷史作出了重大貢獻,並通過絲綢之路對人類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為更好地保存保護祖先留下的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浙江、江蘇、四川等三省作為蠶桑生產的主產區和蠶桑絲織文化的保護地,三省文化行政部門聯合行動,以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為項目由中國絲綢博物館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蠶桑絲織包括:杭羅織造技藝、綾絹織造技藝、蜀錦織造技藝宋錦織造技藝等及軋蠶花、掃蠶花地等絲綢生產習俗。

人大代表:中國蠶桑絲織申報世界“非遺”

趙豐認為,“中國蠶桑絲織”的組成內容如蠶桑民俗、絲綢文化與絲織技藝及歷史文物等整體的原生態保存性好,活態傳承脈絡清晰,是一項可以保護和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別是我省與江蘇已有相當一部分國家級和省級的與蠶桑絲織相關的項目,如我省的杭羅、甌繡等,江蘇的雲錦、蘇繡等,還有其他省市的蜀錦、湘繡、粵繡、蜀繡、顧繡等,這些都為申遺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唯一經文化部授牌保護的傳承保護單位“杭州福興絲綢廠”

保護授權牌

國務院公布、文化部頒發 國務院公布、文化部頒發
浙江省政府公布、文化廳頒發 浙江省政府公布、文化廳頒發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截錄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技藝類
--------------------------------------------------------------------------------

序號 編 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882 Ⅷ-99  蠶絲織造技藝
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
杭羅織造技藝、 杭州市福興絲綢廠

具體詳情請參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gov.cn/zwgk/2008-06/14/content_1016331.htm

政府、領導關懷及相關媒體報導

杭羅的未來不是夢

杭羅織造原料—蠶絲杭羅織造原料—蠶絲

羅因產自杭州,故又稱杭羅。杭州福興絲綢廠,作為杭州唯一擁有木製製造機、並用傳統工藝生產杭羅的老廠,如今面臨搬遷尷尬:老式製造機要拆,可沒人能重裝,(杭州日報9月20日第六版曾對此事做詳細報導)。

杭羅織造技藝—翻絲杭羅織造技藝—翻絲

一石激起千層浪,此事一經報導,就引起了有關部門密切關注。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國平對此專門批示,要求將保護“杭羅”列入弘揚絲綢之府的工作之中,讓民眾知道杭羅,讓杭羅傳唱世界。
市民:庫存杭羅賣個精光
“哪裡能買到杭羅?”讀者方女士給杭州日報85109999“大眾熱線”打來電話,國慶回家給父母買的禮物就是杭羅。“杭羅穿著滑爽、涼快,母親以前一直穿。但近些年,市場上一直都買不到杭羅。”
年輕人買杭羅用來送禮,老人對杭羅更有一種難捨的情節。“杭羅很透氣,穿著很舒服,夏天穿不會長痱子。”70有餘的曹先生有一套已經褪色的杭羅,現在市場買不到了,他一直藏著,捨不得丟。
杭羅的報導也激起了許多讀者對杭羅的興趣。9月24日,數十名讀者驅車前往位於九堡鎮的福興絲綢廠參觀、購買杭羅。短短一個多小時,廠里庫存的杭羅全部售罄。

杭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杭羅織造技藝—水紆杭羅織造技藝—水紆

2009年8月17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開第十次工業經濟專題例會,重點研究企業上市、新能源產業發展、工業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企業減負解困等問題。

王國平和市委副書記、市長蔡奇,市委常委、副市長沈堅,副市長佟桂莉一起,聽取了市“向萬家企業送溫暖”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匯報。提交本周例會研討的問題有4個,分別是:企業上市工作情況及存在的相關問題、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及一些企業遇到的問題、“杭羅織造技藝等工業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企業減負工作及需要解決的問題。會議圍繞上述問題進行了認真討論,並提出了相應解決方案。

杭羅織造技藝—織造杭羅織造技藝—織造

王國平還重點對“杭羅織造技藝”等工業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問題提出了要求。他指出,要對全市工業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一次普查和規劃,積極支持傳統工藝和技藝申報聯合國、國家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發揮協會和主管單位作用,及時協調解決申報過程中出現的困難與問題。要把這些傳統工藝和技藝作為“活著的文化遺產”,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做好利用文章,讓現代人接受和喜歡。要堅持“集中+分散”相結合模式,通過建專題博物館或集中展示館等方式,通盤謀劃好工業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展示、生產、銷售。要在人才傳承等方面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確保工業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保護傳承和發揚光大。

杭州市江乾區委書記調研杭羅織造技藝”

2009-08-19 08:01 杭州網

江乾區委書記調研“杭羅織造技藝”江乾區委書記調研“杭羅織造技藝”

8月11日上午,區委書記徐立毅來到九堡,走訪調研了福興“杭羅織造”非物質文化遺產。
徐立毅一行首先實地踏看了杭羅織造生產基地,參觀了其傳統的製作工藝流程,隨後召開座談會。在聽取福興絲綢廠及九堡鎮關於“杭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有關情況匯報後,徐立毅指出,絲綢文化歷來是中國文化的內涵所在,“杭羅”作為杭州特有的地方傳統絲織品,既體現了杭州悠久的文化底蘊,也是建設生活品質之城的重要文化載體,做好“杭羅織造”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有其重要意義。

手工杭羅旗袍手工杭羅旗袍

徐立毅強調,要堅持“以輔養主”的經營理念,注重與杭州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相結合,立足“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一方面繼續傳承保護、推廣宣傳“杭羅”文化和織造工藝,另一方面也需不斷研究開發衍生產品,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深入挖掘潛力資源,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切實加快專利申請和商標註冊進度,探索產學研銷一體化發展模式,著力將“杭羅”打造成江乾文化產業的品牌和“金名片”。

杭州市江乾區政協督辦會

杭羅面料成品杭羅面料成品

4月24日上午,區政協召開三屆三次會議第86號提案(《關於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做好杭羅工藝的動態繼承》)督辦會。區政協副主席葉小寶,部分區政協委員以及區文廣新局主要負責人等近20人參加會議。副區長劉秋敏應邀出席。
與會委員走進“杭羅”的生產基地福興絲綢廠實地查看“杭羅”的生產情況,聽取了工廠負責人關於“杭羅”織造、銷售情況的匯報,了解詢問了企業面臨的一些實際困難。隨後的座談會,聽取了文廣新局關於第86號提案辦理情況的匯報,提案者錢雯、趙明、鄭洪鑫對提案產生的背景作了詳細的介紹,其他政協委員、特聘委員分別從不同角度對如何做好“杭羅”工藝的動態繼承提出了意見建議。

手工杭羅圍巾手工杭羅圍巾

區政協副主席葉小寶對區文廣新局、區科技局等單位的提案辦理工作表示肯定,他認為“杭羅織造技藝”是我區唯一一個國家級“非遺項目”,必須保護好、繼承好。圍繞下一步保護工作,葉小寶提出五個強化:一是要強化思想認識,重視保護“杭羅”的文化內涵和珍貴技藝,加強領導、加大保障,把“杭羅工藝”打造成江乾區的金名片。二是要強化保護意識,充分利用現有的科技手段,通過影像、實物等方法對“杭羅”織造工藝進行保存。三是要強化扶持力度,幫助企業理清思路,倡導產品創新,促進企業發展,把“杭羅”產品發揚光大。四是要強化宣傳引導,積極發揮教育功能,讓更多的人了解“杭羅”的歷史和現在。五是要強化歸納整理,認真總結在“杭羅”項目保護過程中取得工作經驗和有效工作載體,為全區仍至全市的非遺項目保護工作提供借鑑和參考。
副區長劉秋敏充分肯定了重點提案辦理對推進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和成功經驗,並強調對“杭羅”工藝的保護和利用,關鍵在保護,重點在利用,要想方設法給予“杭羅”的生產企業支持和引導,切實做好旅遊產品的開發,積極發揮好市場功能,擴大企業規模,促進對“杭羅”的保護和繼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