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光復

1909年夏,浙江的光復會員和同盟會員建立了以呂公望、朱瑞、顧乃斌、韓紹基、莊之盤、朱健哉等人為核心的領導小組,開展革命工作。到1911年武昌起義前,駐杭的新軍、憲兵隊和巡撫衛隊、巡防營中,已有大批中、下級軍職是革命黨人,駐杭新軍基本上為革命黨人所控制,其力量已超過清政府控制的巡防營和旗營的兵力。
武昌起義後,10月12日,上海同盟會負責人陳英士和莊之盤、姚勇忱到杭州,先後在西湖白雲庵、鳳林寺與朱瑞、顧乃斌、褚輔成、呂公望、葛敬恩、俞煒、吳思豫、童保暄等人密議起事計畫。10月26日,上海同盟會中部總會研究江浙滬革命問題,結果“全體決議,暫撇開各地區,專注全力於杭州”,即以杭州為東南第一個發難之地。“待杭舉義完成,抽撥一部分軍隊,火車輸送到申,占領上海全市”,然後進兵蘇州,“若南京舉義不利,即前進攻寧”。10月27日,上海派黃郛、龔寶銓等來杭,討論起義部署及準備工作。經多次商議,最終確定了起義計畫及有關事項:1、暫定起義日期在11月3日至7日之間;2、推定童保暄為臨時都督,黃元秀、葛敬恩為參謀;3、設機關部,負責起義前後政治組織方面的工作;4、確定81標為北部軍,以朱瑞為司令,陳國傑為參謀;82標為南路軍,以顧乃斌為司令,傅孟、馮熾中、吳思豫為參謀;5、呂公望往處州、金華等地聯絡會黨,攻打富陽,以牽制杭城清軍力量;6、杭州光復後,推湯壽潛為都督。
11月4日,上海光復的訊息傳到杭州。杭州革命黨人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當晚起義,以浙江巡撫署為主攻目標,布置各路進攻任務,制定具體行動計畫,定於次日(11月5日)凌晨一齊行動;在城站建立臨時司令部,由童保暄任臨時司令,葛敬恩、黃元秀等人擔任參謀;由褚輔成聯絡諮議局陳時夏、沈鈞儒、張傳保負責政治方面的籌備工作,並推葛敬恩草擬浙江光復的通電、布告等;敢死隊員分兩支,分別由王金髮、張伯岐率領。
11月5日凌晨,各支起義部隊按計畫準時行動。81標從艮山門入城,占領電話局,割斷城內各主要電話線路,使清政府無法迅速調集兵力頑抗;朱瑞親率第1、2營由北而南,先後占領了武林門、錢塘門、涌金門、鬧市口、眾安橋、官巷口,完成對旗營的包圍;俞煒率第3營,在王金髮敢死隊和陸軍國小部分學生的協助下,攻擊軍械局,守備隊管帶吳秉森在內回響,起義軍占領軍械局,取出槍炮彈藥補充各隊。82標從望江門新城門入城後分兵三路,第一路由顧乃斌、傅孟率領,直撲撫署,戰鬥激烈,得到由王金髮、張伯岐率領的敢死隊配合,很快占領巡撫署,巡撫增韞被抓獲;第二路由徐卓率領,分隊往各要地防守;第三路由徐則恂率領,占領大清銀行、浙江銀行和藩、道衙門、織造署,並派兵保護興業銀行。至5日晨,杭州全城基本光復。唯有旗營仍負隅頑抗。革命軍一面以81標、82標主力緊緊包圍旗營,炮兵在城隍山列陣,準備攻擊旗營,同時開放錢塘門,讓營中平民逃出;一面命增韞給杭州將軍德齊寫信,勸其投降,但無效。最後在新軍官兵進攻和炮擊將軍署的威懾下,雙方談判達成停火協定:晚7點前旗營繳出所有槍械彈藥;旗民自此編入民籍;允發旗兵3個月薪餉,3個月後自籌生計。當晚7時,革命軍代表傅孟、樓守光至旗營收繳了槍械。至此,省城全部光復。是日,杭州各界在諮議局開會,選舉湯壽潛為浙江都督。11月7日,杭州召開各界代表大會,宣告浙江軍政府成立,軍政府都督之下設司令部與政事部,周承為總司令,褚輔成任政事部長,莊蒿甫為財政部長,陳漢第為民政部長,湯爾和為外交部長,傅修齡為交通部長,陳泉卿為總務部長。浙江軍政府的建立,標誌著浙江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