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國民俗學會

杭州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學、民間文學研究團體。1930年由江紹原、鍾敬文、婁子匡、錢南揚等在杭州發起成立。學會以蒐集、研究各地、各民族風俗、習慣、信仰、傳說、 故事、 歌謠、諺語等為宗旨。出版刊物有《民俗》周刊、《民間月刊》等。

團體介紹

民俗學、民間文學研究團體。1930年夏秋間,由江紹原、鍾敬文、婁子匡、錢南揚等在杭州發起成立。學會除杭州總會外,在浙江紹興、寧波、吳興、永嘉等縣,及廣東、福建、安徽、四川等地先後建立了分會。

宗旨

學會以蒐集、研究各地、各民族風俗、習慣、信仰、傳說、 故事、 歌謠、諺語等為宗旨。先後出版了《民俗》周刊(100多期),《民間月刊》(12期)等。這些刊物主要發表關於各地風俗、信仰、民間娛樂活動等材料和各類民間文學作品。還出版過“月光光歌謠專輯”、“老虎外婆故事專輯”(《民間月刊》)、“歌謠專號”、“巧女故事專號”、 “女俗專輯”、 “紫姑神專輯”(《民俗周刊》)以及《新年風俗志》、《巧女和呆娘的故事》、《李調元故事》、《民俗舊聞集》、《中國民譚型式表》等書。

刊物

各地分會也都有自己的刊物,如《民俗》周刊(浙大)、《民俗旬刊》(寧波、福州)、《民俗周鐫》(湖州)、《民俗半月刊》(湖州)、《民俗周刊》(紹興、潮州、廈門、徽州、重慶)、《民俗》(漳州)。在總會和各地分會刊物上經常發表論文和作品記錄的人員,有江紹原、婁子匡、 鍾敬文、 錢南揚、朱自清、趙景深、葉德鈞、葉鏡銘、 曹松葉、 翁國梁、孫佳訊、錢小柏、錢巽盦、林培廬、謝雲聲、張長弓、清水、袁洪銘、樊?等。

杭州中國民俗學會從成立到抗日戰爭爆發後中斷。學會各種刊物繼承了“五四”新文化的優良傳統,重視人民民眾的文化創造。它繼20年代末期廣州中山大學成立的民俗學會之後,擴展了中國民俗學和民間文學的學術活動,成為30年代民俗、民間文學的一個重要的研究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