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鴻賓

杜鴻賓於1918.10~1919.2任福中礦務學校(今中國礦業大學)校長。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杜鴻賓於1918.10~1919.2任福中礦務學校(今中國礦業大學)校長。

1915年福公司和中原公司合組為福中總公司,恢復了停辦兩年的路礦學堂,校址設在開封改名為河南福中礦務學校。這是國內當時惟一的中外合資的私立工科高等學校和礦業高等學校。1915年6月日,福中礦務學校於開封舉行了開學典禮。

福中礦務學校的辦學宗旨:“養成採礦冶金專門人才”。

校長許源要求學生:“抱定力”,獻身實業以挽回權利收自強之效;“服勤勞”,注重體育以備他日降大任於肩頭;“愛名譽”,勉益加勉做到立品與修業並重。充分體現了學校創辦者對學生期望之殷切。資料考證

籍貫考證

山東沂水人士,該證據出自杜鴻賓撰寫的多部書籍,均簽署“留學日本山東沂水杜鴻賓編輯”,杜鴻賓留日期間學習了消防、教育等學科,師從寶田通經。

學術考證

杜鴻賓是一位比較擅長文字編輯的公務人員,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了我國第一本消防專著、由杜鴻賓編譯的《消防警察全編》,還編纂了清末的《黑龍江通志》,民國22年的《太康縣誌》。

社會地位

杜鴻賓在當時的社會是有影響力的名流,1903年清朝最後一次科考,中舉人。

1939年,在吳佩孚的“吳上將軍治喪處”中邀請了180餘位社會名流承擔統辦,其中就包括當時的杜鴻賓出任總協理。

在《叫驢三死》小說中,有段紀實歷史,寫到當時的河南省焦作地區的縣知事杜鴻賓,小說的地理位置、人物、風俗等通過考證,均為焦作當時相符。中國礦業大學前身福中礦務學校當時就在焦作。

中國礦業大學歷任校長

學校創辦於1909年的焦作路礦學堂,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以工科為主、以礦業為特色,理工文管法經教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歷任領導的決策不可小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