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鳳楊

杜鳳楊是雲南回民起義軍統帥杜文秀的長女。杜文秀是雲南回人,於鹹豐六年(1856年)在雲南組織領導回民起義。

出身

杜鳳楊是雲南回民起義軍統帥杜文秀的長女。杜文秀是雲南回人,於鹹豐六年(1856年)在雲南組織領導回民起義,先占大理,以後攻下很多城鎮。在同治六年(1867年)派大軍進攻昆明。杜鳳楊就在這時脫穎而出。

征昆

杜鳳楊從小跟隨父親征戰,智勇雙全,謀略過人。她奉命至征昆軍中任監軍當時她在軍中地位有兩重,一是“杜文秀以其女為帥,稱帥小姐,率部下……兵四十萬,分三路攻省”是征昆軍全軍總統帥。此外,從以後征戰情況看,她本人長期在東路軍,因此東路軍是在她直接指揮下作戰的。在杜鳳楊統率下的這支征昆軍軍容極盛,“戈矛耀日,旌旗蔽空,其聲之盛,不亞於曹操伐吳”。當時她才十九歲,己擔此重任,在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征昆軍直逼昆明,清軍死守,一時不能攻下。不久,清援軍大集,雲貴總督劉岳昭和雲南巡撫岑毓英兩路夾擊。主攻方向是昆明之東的尋甸州.當時形勢險惡.杜鳳楊果斷地率軍從尋甸州出擊.她騎匹青馬,賓士在各個戰場指揮,經過激戰,將清軍各個擊破,到同冶七年十二月十六日 (1868年),清軍全面敗退,連最精銳的湘軍果後全軍也被她擊潰,義軍轉危為安,劉岳昭也被革職。尋甸之戰後二十歲的杜鳳楊威名大振。清軍對她又恨又怕,稱她“狡詐百出”,但也承認她是“知兵善戰,為賊所推服”的女將帥。

被俘

杜鳳楊乘勝派東路主力再攻昆明,但兵力不足,在清軍大軍雲集的攻擊下,至同治八年,全軍覆沒。清軍乘機圍攻尋甸州和嵩明州。杜鳳楊在嵩明州,兵少糧盡,苦戰至同治八年(1869年)五月,城陷,杜鳳楊與其丈夫蔡廷棟一起被擒。杜鳳楊的被擒經過,在羅老的“太平天國史”中只說是力竭城陷,其它記載有說是被擒的或投降的。在清軍攻城主將楊玉科的記述中講得較清楚,是“賊知無路可逃,乃將蔡杜氏捆獻乞降”。可知是她是被叛軍出賣,城內叛徒將她繩捆索綁,獻給清軍,作為投降的一份重禮。杜鳳楊是清軍最恨最怕的一個起義軍女將帥,在生擒活捉她後將她押解至昆明獻俘。當時對她的處置有兩種不同意見,雲南巡撫岑毓英要將她毒刑拷打,嚴加審訊,然後極刑處死。但雲南提督馬如龍不同意,要留著她作為招降杜文秀和征昆軍之用。因此將她和蔡扣在自己府內,威脅利誘,但她“意志堅定,不為馬如龍所左右”。

遇害

經過一年多的監管,不屈的蔡如棟和杜鳳楊雙雙乘機逃脫(同治九年八月,1870年).蔡逃出昆明。杜鳳楊沒有逃成,或說是未能出城,僅能逃至城內民家躲藏,最後被馬如龍在昆明豆菜巷民家搜出,再次生擒活捉馬如龍要她招出蔡的下落,用酷刑逼供,她抵死不招。不久,蔡回到義軍,發兵來攻.清軍對杜鳳楊失去信心,就將她用極刑處死,並將她“懸首省城示眾”。杜鳳楊死時年僅23歲.由於她是義軍最著名的女將帥,因此在杜鳳楊被押赴刑場受刑時,人們爭相觀看她的風采,“路人觀看如堵”,盛況空前。一說懾於這位她的威名和民眾對她的好感,原來應押至較遠的城西北角刑場處決的,儘管她在押出時己是在重兵簇擁下,又被五花大綁,鐐銬加身,為了怕出意外,還是破例就在最近的城內白鶴橋將她殺害了。征昆軍在杜鳳楊兵敗被擒後很快全軍復沒,杜文秀也在同冶十一年(1872年)兵敗自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