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陟

杜陟,此科進士及第25人。有李遠等名士。考官為中書舍人賈餗。杜陟考取狀元後入仕,曾官度支郎、杭州刺史等職。餘事不詳。

杜陟,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生卒年不詳。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年)辛亥科狀元,考官是中書舍人賈餗。同榜有李遠。歷官水部員外郎度支郎、杭州刺史。事跡失考。湖北第一位狀元是杜陟,唐大和五年(831)進士第一人。

簡介

類別:歷代狀元籍貫:湖北襄陽
生日:英文名:未知
年代:唐

杜陟,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生卒年不詳。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辛亥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二十五人。有李遠等人。考官:中書舍人賈餗。

杜陟取狀元後入仕,曾官度支郎杭州刺史等職。

餘事不詳。

記載書目

徐松:《登科記考》卷二一引《唐才子傳》

段成式:《酉陽雜俎?物異》

先賢考

楚故多材。永州山川奇秀,地靈人傑,才俊之士,代不乏人。他們或以文學顯,或以功業著,名垂於後世。
隋唐科舉制度推行以前,朝廷選拔官吏,主要是地方薦舉,即所謂通過“舉賢良方正”、“舉茂才”等,推薦優秀人才直接從政為官。據康熙《湖廣通志·薦舉》所列名錄,今湖南、湖北兩省經由薦舉官至公卿士大夫的,兩漢三國時期為36人,零陵郡有曾譚劉優蔣晉、熊尚、劉巴、劉敏、賴恭、黃蓋等8人;兩晉南北朝27人,零陵6人,中有泉陵人唐宏官至大司徒;唐代18人,永、道二州占6人。
隋唐開啟科舉考試後,與這一制度並行的是地方遍設官學,規定應試者必先入官學。零陵素有重教傳統,這裡至遲在唐代就辦有官學。明隆慶《永州府志·學宮》明確記載,永州官學是刺史韋宙於唐元和年間創辦,舊在城外,宋太守柳拱辰遷建於東山之下;道州州學在“州西門外,唐薛伯高創製”,柳宗元作記。寧遠、江華、永明三縣唐代已有縣學,其它各縣也都於宋代建起官學。宋代私人或官府創辦的書院興起,零陵城內有東邱書院,道州有濂溪書院。公元1261年,宋理宗趙昀親賜“道州濂溪書院”御匾。到明代,永州各地書院達15處之多。由於官學、書院的興辦,加之柳宗元、范祖禹、范純仁、胡安國、蔡元定等一批名家碩儒,在此聚徒講學,積極傳播思想文化,本地大批人才得以脫穎而出。據清光緒《湖南通志·選舉志》列名統計,唐代湖南考取進士25人,今永州占9人;宋代今永州考取進士373人,占全省937人的40%。在科舉史上,永州籍人士曾留下許多世所傳頌的佳話。宋代有6科進士考試,湖南登科者均系永州、道州舉子;南宋大學士道州人何友蘭,斗家兩代有七人考中進士,四人在朝廷做了高官,理宗皇帝賜聯“三科七進士,兩世四中丞”,特加褒獎;與周敦頤並稱為“瀟川二先生”的永明人周堯卿,一家三代先後有11人考取進士。唐文宗大和元年,也就是公元827年,延唐縣(今寧遠)舉子李鄰,應進士科考試,一舉奪魁,時年20歲,成為湖南最早的狀元。經查閱《中國歷代狀元錄》,湖北、江西、廣東、廣西等地最早的狀元,湖北杜陟唐大和五年(831)狀元及第,江西盧肇唐會昌三年(843)癸亥科進士第一,廣東莫宣卿唐大中五年(851)欽點狀元,廣西趙觀文唐乾寧二年(895)考中狀元,四人皆在李邰之後。據此,李邰也是今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廣西五省區第一個狀元。
秉瀟湘山川之靈氣,受舜帝道德文明之薰陶,永州歷代多出骨鯁擔當之士,同時也孕育出周敦頤、懷素等文化藝術宗師。
如果說,我們在“濂溪悟道”中領悟到了周氏理學的博大精深與輝煌,那么,我們從黃蓋身上則進一步讀出了永州人的智與仁。孔子說得好,“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正是黃蓋獻上火燒曹船的“苦肉計”,促進了三國鼎立格局的形成,黃蓋的智謀和擔當精神,誰都佩服,尤其是讓吳國人敬仰不已,因此才享有“圖畫蓋形,四時祭祀”的殊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