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110

村民110不是民警,卻能第一時間出現在事發現場;他們不是調解員,卻能很好地控制事態向壞發展。他們是真正從農民中走出來的治安隊,村民稱他們為“家門口的110“。

簡單介紹

110110

“村民110”快速反應應急機制。這是晉中公安局榆次分局在部分鄉鎮試行的基礎上,經過總結規範而探索出來的一條維護農村治安“專群結合”的路子,他們以快速反應應急分隊的形式,延伸警力觸角,壓縮“無警空間”,提高接處警效果,當地村民稱之為“家門口的110”。

形成原因

“村民110”的形成還要從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說起,晉中市公安局榆次分局轄區農村地域廣闊,管轄面積大,按照山西省政府承諾要求,農村10公里以內20分鐘,每超1公里加3分鐘。但實際情況是從派出所出警到事發地點,路途遠,所用時間較長。有了“村民110”,村內一旦發生警情,隊員在3—5分鐘內即可到達現場,有的警情甚至發生在他們身邊,這樣,在派出所民警到達事發現場之前,“村民110”快反應急分隊已迅速趕赴現場,進行及時的先行處置。

主要活動

“村民110”快速反應應急機制主要是解決“無警空間”面臨的問題。農村路途遙遠,從派出所出警到事發地點,所用時間較長。在案(事)件發生至警方到達前的這個時間段里,警情現場是一個沒有警力的“無警空間”。“無警空間”即是“失控空間”。在這個“空間”里,由於沒有警力在場,一些不利於辦案的變數和意想不到的惡性事件都有可能會發生,現場可能被破壞,線索可能會消失,矛盾可能會激化,事態可能會擴大,爭吵可能發展至打鬥,甚至可以發展為兇殺等等。針對這種情況,晉中公安局榆次分局將各村治保主任、綜治信息員、矛盾排查調解員、中國小校保全員組織起來,經過培訓,組成村民自治快速反應應急分隊。這些人員的工資待遇均由區政府統一撥付,公安局為他們統一配發保全制服,統一佩戴袖標、統一佩戴上崗證,並為每個分隊統一配備一部對講機。他們的職責是接到派出所指令後,3至5分鐘內到達現場,保護現場,搶救傷員,調處糾紛,化解矛盾,了解情況,排查線索,控制事態,扭送疑犯。在日常情況下,他們主要從事法律知識宣傳,矛盾排查化解,安全巡邏防範,治安信息收集等工作。

社會調查

榆次區272個行政村已建立村民自治快速反應應急分隊264個,共有隊員841人。這支隊伍是公安力量的重要補充,他們利用人熟、地熟、情況明的優勢,及時控制或緩解事態的發展,消除了“無警空間”的警力空白,最大範圍地震懾了犯罪、最大程度地預防了犯罪和矛盾糾紛化解。從榆次區東趙鄉近半年的試行實踐看,他們的作用非常明顯,已控制警情現場12起,調解矛盾糾紛65起,協助民警辦理案件48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