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坡村

村子坡村

搽耳鎮村子坡村幅員面積3.1平方公里,農業人口687人,201戶,耕地面積809.3畝,其中,田412.3畝,土397畝。

基本信息

簡介

為改善該村面貌,鎮黨委、政府以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生活質量,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的,致力於該村的蠶桑產業發展,現該村有桑樹24.8萬株,成園桑350畝,戶種桑在7畝以上的有9戶,戶種桑在10畝以上的有3戶,戶種桑在20畝以上的有2戶,蠶農人均純收入3610元。近年來,該村在蠶桑產業上的總體思路是“基地上規模、科技上台階、效益上水平、管理上檔次”的要求,以“建基地,產優繭,富百姓”為目標,“做深、做優、做強”蠶桑產業。

農業發展

科學養蠶

大力開展技術培訓,是提高蠶農素質和種桑養蠶水平的關鍵措施。為此,該村一是舉辦生產技術流動培訓班,到村到院、到田到地對農民直接進行技術培訓,切實提高蠶農素質;二是把生產技術資料發放到各組、戶,利用廣播、村務公開欄等宣傳載體培訓蠶桑技術,提高蠶農培訓興趣和培訓效果。

整合資源

針對部分農民“三不養”的傳統觀念和外出務工人員驟增,出現大量桑葉和蠶室具閒置浪費問題,該村引導農戶樹立資源就是商品的意識,按照“自願協商、有償使用”的原則,有意識地將閒置桑葉及蠶室具向養蠶大戶流轉,使生產要素在流動中最佳化組合,在流轉中發揮效益。

規範運作

我鎮於2007年底以“民辦、民管、民營、民受益”為宗旨建立起了村子坡蠶業協會。一頭連著龍頭企業大紅巢絲廠,一頭連著蠶農,在中間起到一個橋樑和紐帶的作用,從而把龍頭企業和蠶農緊密聯結起來,形成一個“雙方受益、互惠互利、風險共擔、利益共沾”的利益聯合體。通過村子坡蠶業協會,統一養蠶技術服務,統一操作規程,提高蠶繭產量和質量;簽訂蠶桑生產購銷契約,發展訂單生產。使蠶農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強了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提高了蠶農的收益,大大促進了民眾養蠶的積極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