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鮑菇SX42特大型菌株

杏鮑菇SX42特大型菌株

杏鮑菇SX42特大型菌株,是湖北省宜昌市天麻協會專家組組長、宜都市灣市食用菌天麻繁育場技術總監胡文華培育成功的珍稀菌品,聞之有杏仁香味,食之具鮑魚之美,鮮嫩適口,營養豐富,能與肉、魚合一烹飪,做出數十道美味佳肴。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增強機體免疫力等功效。還具有抗雜、抗逆、抗病、抗衰老、耐粗放栽培的優良特性,可用多種農作物下腳料粗放栽培,尤其適於棉籽殼、雜木屑、穀殼等混合料袋、畦兩段淺層覆土仿野生全轉化栽培,100千克乾料可產菇200~300千克,產值2000~3000元。其菌絲和子實體生長發育都需要一定的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尤其溫度、濕度、光照和覆土對杏鮑菇SX42特大型菌株的產量和質量都有較大影響。

1.溫度

SX42 杏鮑菇SX42 杏鮑菇
溫度是決定杏鮑菇SX42特大型菌株栽培成敗及產量高低的關鍵。菌絲生長的溫度範圍為8℃~32℃,最適溫度20℃~25℃,10℃以下菌絲生長減緩,低於5℃,菌絲生長受阻甚至停止生長,高於34℃,菌絲生長不良。子實體形成溫度10℃~28℃,最適溫度15℃~20℃,低於8℃不現原基,高於28℃易出畸形菇,菇體生長加快出現早衰,品質和產量均受到影響;在適宜的出菇範圍內變動或拉大溫差,可促使子實體的分化,提高品質和產量。

2.濕度

杏鮑菇SX42特大型菌株既耐乾旱,又需要適量水分。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只有溶於水,才能被吸收利用;菌絲分泌的各種酶,也只有溶於水才能分解纖維素、半纖維素、蛋白質等營養物質,以供吸收利用。因此,適宜的含水量有利於菌絲健康生長和菇體健壯發育,提高產量。菌絲生長階段,培養料含水量55%~65%,最適宜為58%~60%,含水量低於55%,菌絲生長緩慢,含水量超過65%,培養料中的氧氣不足,菌絲呼吸受到抑制,除極易產生雜菌外,若遇到高溫,培養料會變酸發臭,造成栽培失敗而受損;子實體生長發育期空氣相對濕度以80%~90%為宜。由於杏鮑菇SX42特大型菌株栽培出菇時不宜向菇體直接噴水,菇體所需的水分主要來源於培養料,所以配料時可適當提高培養料含水量達62%~64%,而子實體生長發育期空氣相對濕度可適當調低到80%~85%。

3.空氣

杏鮑菇SX42特大型菌株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發育期較耐CO2,低濃度的CO2對菌絲生長有促進作用,隨著菌絲的萌發生長,培養料中積累的CO2濃度由正常空氣中含量的0.03%逐漸上升到1.2%~2.0%時,能明顯刺激菌絲加速生長,縮短發菌期,同時還可刺激原基分化和菌柄伸長。菌蓋伸展期則需要加強通風換氣,CO2濃度以小於0.2%為宜。

4.光照

杏鮑菇SX42特大型菌株菌絲生長階段不需要光線,在黑暗的環境下菌絲能加快生長。出菇期則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光照強度為500~1000Lx(勒克斯),以能看書讀報為宜。微弱的自然散射光線可使子實體生長肥胖,顏色嫩白;強光和太陽光線對子實體生長有抑制作用,故不能陽光直射,以免把菇體曬死。

5.酸鹼度

杏鮑菇SX42特大型菌株適宜微酸性的生態環境。菌絲生長的pH值範圍為4~8,最適pH值為6.5~7.5,出菇階段最適pH值為5.5~6.5。生產實踐中可適當調高培養料的pH值,隨著菌絲生長過程中的新陳代謝,會產生一定量的有機酸,而使培養基中的PH值下降,從而達到出菇期的最適pH值。畦式覆土栽培時,土壤pH值以5.5~6為適宜。

6.土壤

杏鮑菇SX42特大型菌株菌絲生長階段和子實體形成期,不需要土壤均能正常生長和出菇,而覆土且能促進原基分化,激活菇體膨大、菇柄肥碩,提高產量。土壤中的有益維生物及假單孢桿菌的代謝物可激活SX42杏鮑菇的形成和再生。覆土層還可輸導土壤水分及營養物質的供給,起到保溫、保濕、過濾空氣雜菌、抑制污染源的良好作用。覆土材料應選用富含腐殖質,質地鬆軟的沙壤土、菜園土、園林土,具有較高持水率的團粒壤土、火燒土。切忌用砂質土或易板結的細土及粘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