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稼夫

李稼夫

中國畫畫家,山東濟南人,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山東農工民主黨前進畫院副院長,山東翰林畫院副院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夫以丹青描繪人物,由來尚矣!長康三毛,裴楷神明;瓦棺維摩,世稱奇絕。是後子虔《遊春》,惠風和煦;立本、道玄,皇儀極盡;叔言《夜宴》,宮歡妙繪。宋元以降,頗重山水,人物畫作遂趨式微,然《清明上河》一圖,足以補文人畫作偏重山水之不足。元代人物繪畫,走出佛殿皇宮之闕,步入士子才女之疇,諸如劉貫道之《消夏》、王振鵬之《伯牙鼓琴》、衛九鼎之《洛神賦圖》、張渥之《九歌》、倪雲林之肖像,皆一時之佳構也。逮及有明,徐良所繪之太白、殷善所畫之鐘馗,馬、夏之《歸去來兮》,洪綬之《屈子》,自是一代名作;更兼唐寅才子,精描仕女,尤為文人激賞。是後文人高士、漁夫樵民、老嫗豎子,皆是畫家描繪之對象,由是人物畫之題材大為拓展,技藝亦臻於完善。尤為可喜者,乃是山水與人物二者之交融,遂將中華人物畫藝推向極致。
有齊魯名士李稼夫者,古貌古心,恬然處世,隱居泉城,深慕彭澤之風,常懷南畝之志。步前賢之踵武,援一畫筆描摹各種人物,數十年不輟,以故造詣高深,信乃承前啟後之士也。稼夫所繪仕女清逸靈秀,筆墨精巧,綺而有致,艷而有骨。諸如玩月、琵琶、荷塘消夏、自度新詞,皆以前人詩詞妙語引發,足以引人步入高致;至於金陵裙釵之圖,更是紬取《紅樓》精華所繪。稼夫所繪煙霞隱者皆筆酣墨暢,無不氣度非凡,骨格高妙,絕無故弄玄虛、變形誇飾之態。諸如愛蓮、高士、歸隱、七賢,濃富煙霞之色,超絕塵寰之閾,足以引人遠離世情,高蹈方外。更有甚者,稼夫天資穎悟,信筆發軔於老子《道德》,妙寫人物佳篇。諸如載營抱一、兵者不祥、上善若水、知雄守雌,無不睹畫而生玄想,見人而具思辯,非大根器焉可湊泊乎!稼夫人物所涉題材甚廣,諸如聖人尼甫之輩,名醫扁鵲、時珍之倫,民俗壽星、鍾馗之儕,悉在描畫之中。尤為可貴者,乃是稼夫恪行藥師法門,心口如一,是以畫作涉獵釋教,慧可立雪一圖,具足禪悟高境,誠可引人發慧也。稼夫於人物畫之外,亦旁涉山水、花鳥。其山水畫作,多以寫生為主,殊無雕琢文飾之痕,皴擦點染,皆具情態,恰如農耕稼穡、野趣天然。其花鳥之作多為即興之構,縱橫塗抹,自有法度,常於無意之間而妙就佳篇,令人嘖嘖稱奇。

作品特點

通觀稼夫之作,其取材清,其立意幽,其施色淡,其造境遠,是以吾曩以清幽淡遠四字概括其藝術風格。稼夫之畫集,遠離皇家輦轂,且略涉政治之人物於畫集中幾無立錐之地,由是形成其題材“清”之風格。次說立意幽,稼夫構畫之命意,皆發乎其藝術奇想,或自詩詞妙處落筆,或於古人行履高處著墨,或從景致佳處構圖,或將人物心性付諸阿闍。加以剪材簡潔,用筆無一誇飾,皆取本色本調,是以倍增其幽深意境。次說施色淡,稼夫作畫,一律不用濃色,已成其一貫之藝術風格。惟其著色淡雅,故能引人進入清遠之境,獲取高雅之藝術享受。末了言其“造境遠”,稼夫之創作能於濃重之中作淡遠之想,以故其作無論遠瞻近睹,皆具無窮之韻味。且品之愈久,韻致愈長,誠乃畫中之逸品也。
曩者吾覽稼夫畫作,訝無煙火之味,不敢近焉。迨今春泉城訪友,見稼夫儀容端莊,待人靄如,誠具齊魯君子之風,始以至交相托。及至府中,親睹畫室,相與暢談,乃知稼夫非但胸中具萬卷書,亦盡囊天下人物丘壑於胸次也。稼夫平昔雖素處以默,然其意在象外,是以落筆無論人物、山水、花草,無不臻於妙境,令人拍案驚奇。邇者稼夫將屆耳順之年,擬出版畫集以嘉惠後學,丐序於愚。某不揣鄙陋,聊述數語於卷端,良祈後學覽稼夫畫集,能獲人品與畫品之雙重提升,甚所望焉。時戊子歲三月廿二日,長沙企愚蔡日新謹識於北郊之懷瑜居
李稼夫現為中國農工民主黨前進畫院副院長,山東翰林畫院副院長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