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長沙理工大學副教授]

李盛[長沙理工大學副教授]

李 盛,男,漢族,出生於內蒙古集寧市,副教授,工學博士,碩士生導師。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湖南省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湖南省科技專家、湖南省公路學會專家,現任長沙理工大學道路工程系主任,道路工程耐久性新技術教育部創新團隊秘書,特殊環境道路工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助理,《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Road Materials and Pavement Desig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vement Engineering》、《中國公路學報》、《工程力學》、《振動與衝擊》等期刊審稿人 。 主要從事道路工程的教學、科研與科技服務工作,重點從事路面結構與材料、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與材料、複合式路面理論與套用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來以第一作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9篇,其中SCI、EI檢索14篇(SCI檢索5篇,其中2區文章3篇),校定中文權威3篇,CSCD核心13篇 ;出版專著1部,參編著作和教材各1部;獲國家發明專利13項(10項排名第一),實用新型專利7項 ;作為主要完成人2012年獲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09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1年獲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主持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科研項目10項 ,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湖南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項目1項、湖南省交通廳科技計畫項目1項 ;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主持省級教研教改項目2項 ;先後2次獲校優秀教師。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姓 名:李盛

性 別:男

所在院系:長沙理工大學道路工程系

教學情況

承擔的實踐性教學:《路基路面工程》課程實習、土木工程專業(道路方向)畢業設計和畢業實習

主講課程:路基路面工程B、路基路面工程課程設計、土木工程概論A、道路工程B、道路工程A

科研情況

1.代表性學術論文

[1] Sheng LI, Fan YANG, ZhaoHui LIU. A new structure for continuously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with road performance evaluation[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7,157:1047~1052. (SCI 、EI ,影響因子3.485 ,2 區)

[2] Sheng Li, You HUANG, Zhao-hui LIU.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asphalt material for interlayer in rigid–flexible composite pavement[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6,102:699~705. (SCI 、EI ,影響因子3.169 ,2 區)

[3] Sheng Li,Xingwu Liu,Zhaohui Liu.Interlaminar shear fatigue and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asphalt layer for asphalt overlay on rigid pavement[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4, 68:341~347. (SCI 、EI ,影響因子2.296 ,2 區)

[4] Sheng LI, ZhaoHui LIU. Study on Crack Extension of the AC Layer of CRC+AC Composite Pavement [J]. Mechanika, 2012, Vol.18(2): 141~147. (SCI 、EI ,影響因子1.144)

[5] Sheng LI, Fan YANG, ZhaoHui LIU. Optimization on additives of SBS and CTR for Interlayer Asphalt in Rigid-flexible Composite Pavement [J]. 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 2018, Vol.46(2): 593~601. (SCI 、EI ,影響因子0.669)

[6] 李盛,劉朝暉,李宇峙.CRC+AC複合式路面結構層厚度對溫度效應及車轍變形的影響[J].中國公路學報, 2012,25(1): 21~28. ( 校定中文權威,EI 入選“領跑者 5000 ——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

[7] 李盛,楊帆,曹前,劉朝暉.連續配筋混凝土路面結構最佳化及性能評價[J].土木工程學報, 2017,50(7) : 122~128. ( 校定中文權威,EI)

[8] 李盛,劉朝暉,李宇峙,周婷.剛柔複合式路面層間界面剪下疲勞試驗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 2013,46(7): 151~156. ( 校定中文權威,EI)

[9] 李盛,李宇峙,劉朝暉.剛柔複合式路面瀝青層溫度疲勞損傷及開裂研究[J].工程力學,2013, 30(10):122~127. (CSCD核心,EI)

[10] 李盛,劉朝暉,李宇峙.剛柔複合式路面瀝青層荷載疲勞損傷特性及開裂機理[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44(9): 3857~3862. (CSCD核心,EI)

2.著作與教材

[1]李盛,劉朝暉.剛柔複合式路面耐久性理論與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2]劉朝暉,秦仁傑.路面養護管理與維修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40萬字,2014.(教材,參編第六、七章)。

3.獎勵

[1]連續配筋混凝土剛柔複合式路面研究,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2012,排名第五;

[2]長株潭城市主幹線道路瀝青路面結構、材料與施工動態控制技術,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9,排名第九;

[3]高強玻璃纖維筋用於連續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2011,排名第六。

4.發明專利

[1]一種複合式瀝青路面層間剪下疲勞測試的裝置及方法,2013.12授權,中國,發明專利:201110440697.0,排名第一;

[2]適用於路面結構抗裂層的複合改性瀝青材料及其製備方法,2014.7授權,中國,發明專利:201210330641.4,排名第一;

[3]熱塑性丁苯橡膠+輪胎膠粉複合改性瀝青及其製備方法,2011.9授權,中國,發明專利:200910043656.0,排名第三;

[4]一種測定高強玻璃纖維筋與混凝土粘結強度的方法,2012.6授權,中國,發明專利:201010171226.X,排名第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