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紀念館

李清照紀念館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被譽為“詞國皇后”,曾“詞壓江南,文蓋塞北”。自明朝以來,中國出現了四處“李清照紀念館”和多處“藕神祠”。然而,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品位最高的應當屬坐落在詞人故里山東省章丘市明水鎮百脈泉畔的“清照園”。清照園坐落在明水百脈泉公園西北角,南傍百脈泉,東倚繡江河。總占地面積為18000平方米,1997年5月正式向遊人開放。清照園稱得上是鑲嵌在中國北方的一顆仿宋江南民居建築的璀璨明珠。同時,它也是一處進行李清照學術研究的重要基地。

簡介

李清照紀念館李清照紀念館

李清照紀念堂與易安舊居坐落於百脈泉畔,始建於1959年,1999年進行較大規模擴修建,現今面積達4000餘平方米,典型的宋代建築。歇山飛檐綺麗多姿,懸山抱廈豐富多變,曲廊凹凸有致,院落花木扶疏,飛亭疊瀑,展室內涵風格各異,從圖、文、像、書、畫等不同層面展示了一代詞人的偉大成就與豐富的一生。李清照是封建時代為數不多的女作家中最優秀的一個,可以和蘇軾陸游辛棄疾並列,也可以和陶淵明李白杜甫韓愈等前代風格大師比肩,因為她詩詞文賦無所不通,而尤以詞聞名於世,她的詞無論是感情、形象的表現手法,還是語言的錘鍊都非常自然真實,幾近完美。在藝術風格上,清照的詞是人們公認的婉約詞派代表,以淺俗易懂、明白如話為特點,被人們稱為“易安體”。她深受中國人民及世界人民的喜愛。李清照紀念館是全國規模最大、內涵最豐富、功能最齊全的李清照紀念堂(館)。李清照紀念堂前院門樓是一座飛檐圓頂的四柱抱廈,雙脊比翼,顏額掛有牌匾,上寫“李清照紀念堂”,為1959年郭沫若題寫。

門樓迎門屏風前後兩面分別是郭沫若題寫的“一代詞人”和“傳頌千秋”。正廳坐北朝南,青瓦起脊,歇山飛檐,匾額“漱玉堂”為郭沫若所題,門前抱柱上有郭沫若題寫的對聯:“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後主遺風。”這副對聯是對女詞人身世和作品的高度概括。廳內陳列著李清照塑像、著作版本以及後人的詩詞、題字等。正面立著的石膏塑像是著名雕塑家王昭善等雕塑的。左邊小展室是李清照詳細的生平及行蹤圖。右邊展室陳列著後世研究李清照的著作書影及李清照年會的盛況照片。正廳東側曲廊間有“疊翠軒”,西側曲廊南端有“溪亭”,亭旁有“洗缽泉”,東側曲廊的牆上,鑲嵌著30多方當代著名書法家題寫的李清照詩詞碑刻。

由東側沿曲廊往裡走或從西側踏過一條竹林幽徑便是李清照紀念堂後院“靜治堂”,原是趙明誠居萊州時宅第的名字,取“靜心治家”之意。它的正中與前院建築中軸相對,前為懸山抱廈,兩側抱柱楹聯為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北師大教授啟功先生所書“濟南泉水洛下園林間氣英華鍾韻語,故國前塵歸來夢影偏安文獻讓遺嫠”。堂內有兩個展室,裡面陳列著四組栩栩如生的蠟像,分別是“書香門第”、“詞壇綻繡”、“志同道合”、“流寓江南”,從不同時期再現了李清照的生活。

園內介紹

李清照紀念館李清照紀念館
清照園座落在明水百脈泉公園西北角,南傍百脈泉,東倚繡江河。總占地面積為18000平方米,1997年5月正式向遊人開放。

清照園正門向南,門前柳青竹翠,草芳茵綠。長廊盡頭有中國著名家歐陽中石題寫的“李清照紀念館”橫懸廊中。走進序廳,巨幅版面上詳盡的介紹了李清照的生平。

走出碑廊回首仰望,一幅由全國政協常委法家協會主席劉炳森題寫的匾額“一代詞宗”莊嚴凝重。文叔齋內展有李格非生平,“廉先生序”碑拓殘片及李格非的各種文獻資料。“漱玉堂”是李清照紀念館研究李清照的專著和文章。

該園由全國著名園林設計專家周培正先生設計。總占地面積為18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包括吟風榭、文書齋、漱玉堂、海棠軒、燕寢凝香、碑廊、易安樓等15組建築。這座章丘的“清照園”吸收了蘇州園林之精華,又處處呈現出鮮明的宋代建築風格。自1997年5月落成對外開放以來,被眾多遊人稱為它是鑲嵌在中國北方的一顆仿宋江南民居建築的璀璨明珠,同時,它也是一處進行李清照學術研究的重要基地。

迄今為止,清照園在全國現有的四座(濟南、青州、金華、章丘)李清照紀念館(堂)中規模最大,品位最高,資料最全,代表著李清照學術研究最新成果,是一處李清照學術研究的主要場所。歡迎海內外愛好者來清照園觀光做客。

人物介紹

李清照紀念館李清照紀念館
李清照(公元1084年-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南宋著名女詞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負盛名的一位女才子。

李清照生於宋神宗元豐七年,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兼散文家,母親出身於官宦人家,也有文學才能。李清照通曉音律,長於詩詞,工散文,能書畫,才華出眾。她十八歲嫁太學生趙明誠,婚姻生活典雅美滿。丈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趙明誠做太學生時一月只能回家兩次,出仕後也常外出,李清照的離情別緒便化作這些詞句。她早期生活優裕,與丈夫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靖康亂髮之後,1129年,趙明誠病逝,李清照孤身流落,流離南方,境遇孤苦,在杭州度過殘年。1155年,李清照孤伶地離開人世。

補充

李清照紀念館趵突泉李清照紀念堂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被譽為“詞國皇后”,曾“詞壓江南,文蓋塞北”。自明朝以來,中國出現了四處“李清照紀念館(堂)”和多處“藕神祠”。

山東青州李清照紀念館位於范公亭公園內,傳為李清照宅居原址,建於1993年。

濟南趵突泉公園內的李清照紀念堂

山東濟南李清照紀念堂位於趵突泉公園內,漱玉泉旁,1959年始在原丁公(丁寶楨)祠處闢建而成,紀念堂採用宋代建築風格,整個建築布局精巧和諧,格調樸實、淡雅、大方,恰當地體現了女詞人的身份、氣質和風度。

浙江金華李清照紀念堂位於八詠樓內,紹興四年(1134年)李清照曾避居金華,登樓作《題八詠樓》詩,詩曰:“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成為題詠八詠樓的出類拔萃之作。八詠樓屹立在金華市東南隅,坐北朝南,面臨婺江。樓高數丈,聳立於石砌台基上,有石級百餘。登上石級,即可看清樓內雕樑畫棟,飛檐朱窗,瑰麗精美。整座樓分為前後兩部分,前為重檐歇山頂亭樓,即八詠樓正樓,緊貼亭樓後是一組三進兩廊的硬山頂木結構建築,結構嚴謹,造型典雅,風格古樸。1994年有關部門將八詠樓正廳改為李清照紀念堂。

因李清照曾在杭州西湖清波門一帶居住過,有關部門在柳浪聞鶯公園內,擇地於水杉林的小溪邊,建造了清照亭,於2002年開放。濟南歷城區蟠龍山森林公園內,也設有清照亭,2004年開放。

李清照曾被尊為藕花神,供奉於濟南大明湖畔的藕神祠。自清代起,濟南人民就將李清照封為藕神以祭祀。

另外在濟南泉城廣場河南開封濱河路北京的中華世紀壇三層環廊均有李清照的全身雕塑。

歲月過去近千年,易安居士有定所。郭沫若有詩云:“一代詞人有舊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轟烈,傳誦千秋是著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