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集

李忠集

李忠集:筆名里坡,又署坡夫、愚夫,1937年2月生,陝西富平縣人。 多年從事行政黨務工作,曾任縣委組織員、政協秘書長、文史委主任等職。是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陝 西于右任書法學會會員,渭南市書法家協會理事。

自幼酷愛書法,曾臨習歐、趙諸家法貼,尤喜二王,書體結構嚴謹,注重追求筆法神韻,退居二線後,積極組織開展書畫活動,曾成功地參與主辦“富平杯”全國書畫攝影大賽,編輯出版《作品集》。近年受聘為陝、甘、寧等縣文物、寺院、紀念碑石書寫碑文。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大賽,獲’95三國文化全國書畫大賽二等獎,“王子杯”全國書畫大賽二等獎,作品與傳略入編《古今墨緣書法擷英》、《中國當代楹聯墨跡集》、《海峽兩岸書畫作品大觀》、《當代書法家大辭典》、《國際中國書畫家及新秀辭典》等十部書籍。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李忠集先生在書法道路上,就走完了他從入帖到出帖的漫長曆程,開始進入了具有個人靈性與審美意趣的書法創作階段,成為富平大地上一位令人羨慕的書法家。
一幅作品,既是書家性情之揭示,也是表現創作時的心境情緒之外化。因而,書法顯現的內容面目更多地取決與書家個人的品性。李先生是富品地區書法活動的主要組織者與領導者之一,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渭南市書協理事,多年從事行政黨務工作,尤其是八十年代後期,到縣政協任職以後,會學者,接雅士,搏文弄墨,在這樣的環境中建樹了他中和平淡的人生觀。昔人劉邵在《人物誌》中寫到:“凡人之質量,中和最貴矣。中和之質,必平淡無為”。《中庸》中說:“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可見中和平淡不僅為高人雅士比求之境,於藝術也是必修之節。所以李先生的中和平淡品性不僅貫穿在他的書法作品中,又印證了“文如其人”、“書如其人”的古訓。因而,平淡而得天成,逸性而得逸品。
李先生的書法,諸體兼得,尤擅行書。他的行草書雄健灑脫,源於對歷代行草大家的精研深悟,可謂筆走龍蛇,翰墨神飛,點畫渾勁蒼澀,既求“勢”的延伸,又追“韻”的迴旋。讓人賞心悅目,頗多回味。
李先生以行草抒情達意,但情興而不狂,性雅而不萎,能技進乎道。他在韻度、意蘊等更深層面上頗能造味溢趣,博得眾人之喜愛。他的書作為巧妙地控制著行草線條和彈性感:或舒緩,或激越,或輕盈,或跳蕩的旋律,並善於把握線條的粗細長短;布局結構的正側俯仰;空間分割的大開大合、大疏大密、大輕大重、大幹大濕、級長級短等矛盾因素。他又靈活地用筆:中鋒、側鋒並用,以中鋒為主,推拉提按,賢淑天成,耐人尋味。  李先生之隸書,也頗有氣韻,給人呈現出金文高古樸拙意味,更副有石門頌、華山碑、張遷碑的蒼勁之勢,也融鈉了曹全碑的秀逸之風。因而,觀其隸書作品,給人的端莊、俏麗、雅拙古樸、靈動百態的藝術感受,而且有點畫力感的內在美和氣勢的神來美。

在隸書的創作上,李先生又能異體摻和,揉各體之長,化傳統技法為我用。清人沈植也提出過:“隸摻楷而姿生,隸摻篆而質古。”李先生的異體摻和交雜一點,也未改隸書的原質原味。
李忠集先生是一個創作心態豁達而細緻的書家,一幅作品的正文與題款及鈐印和題款的長短,都會巧妙的作出安排,其主次、大小、高低,互相配合,相得益彰。連同題款的筆勢,墨色和正文也恰好融合,其閒章的使用,不管是引首、壓腳、穿插、大小、取勢、陰陽及位置的選擇都恰到好處,使之構成一幅引人注目的佳作。
李先生書法的成功,關鍵是從傳統中廣博汲取,變眾法為己法,不斷強化自身藝術素質。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市、縣的展覽,和入編多部書畫專集。今年,他的書作被邀請參加了“紀念于右任先生誕辰125周年國際書法邀請展”,受到專家好評。他雖年近古稀,仍然筆耕不輟,在書法藝林中終於成為一名個性鮮明基本功紮實作品形式美,藝術價值高的書法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