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宗

李廣宗,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長期從事內科臨床工作,專長呼吸內科專業,對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基本信息

李廣宗 攝於1983年朝鮮李廣宗 攝於1983年朝鮮
李廣宗(1928.1----2010.11)原南京軍區宣傳部長、文化部長。
李廣宗出生在山東博興一個小知識分子家庭。1940年,李廣宗參加了共產黨博興縣委宣傳隊,從此走上革命隊伍。隨後他又到耀南中學學習,1943年加入共產黨。後擔任渤海軍區耀南劇團演員。解放戰爭中,他擔任渤海軍區文工團股長、山東軍區文工團隊長。參加過昌濰戰役、解放德州等十餘次戰役戰鬥。參加過歌劇《白毛女》等劇目的演出。
解放後,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學習。50年代,擔任山東軍區文工團副團長,十二軍文工團團長。60年代,調入南京軍區宣傳部,擔任文藝處處長。70年代起,先後擔任南京軍區政治部直屬政治處主任、南京軍區文化部副部長,宣傳部部長,文化部部長等職務。1985年離休。曾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
他是南京軍區老戰士書畫協會副會長,並擔任過南京軍區政治部干休所管委會主任、黨委副書記、老戰士合唱團團長。南京軍區黨代會代表。
蒐集民歌 推出《沂 蒙 山 小 調》
1951年底,李廣宗從上海音樂學院畢業,回到山東軍區文工團擔任副團長。和當時許多部隊的作曲家一樣,開始蒐集民間歌曲。他和王印泉等蒐集出版了《山東民歌集》。
他們最大的收穫是一首後來唱紅大江南北的山東民歌《沂 蒙 山 小 調》。1953年秋,山東軍區政治部文工團的李廣宗(副團長)、王印泉(研究組組長)、李銳雲(樂隊隊長),因應本團演出工作的需要,將一首他們蒐集的民間傳唱的無名“民歌”, 重新修改記譜,將原來歌詞中的抗日主題,改為歌頌美好家鄉的主題,後面又續加了兩段歌詞,定名為《沂蒙山小調》。此歌首唱人是山東軍區政治部文工團的女高音歌唱家王音鏇,在山東引起了轟動。1964年,歌唱家韋友琴在上海舉辦的“華東地區民歌調演”上演唱的《沂蒙山小調》,受到了陳毅等首長的稱頌,後被錄製成唱片,在全國發行。從此,這首歌很快就傳遍了大江南北,民眾盛讚“南有《茉莉花》北有《沂蒙山小調》”,這首歌成了久唱不衰的紅色經典歌曲。
沂 蒙 山 小 調
1=A 3/4 4/4
2 5 32|3 53 21|2――|2 5 2| 35 32 16| 1――|
人 人(那個)都 說 哎咳哎 沂 蒙 山 好
青 山(那個)綠 水 哎咳哎 多 好 看
高 梁(那個)紅 來 哎咳哎 豆 花 香
咱 們 的 共產黨 哎咳哎 領 導 的 好
1 3 23 |5 27 65|6――|1 2 76 53 | 5――‖
沂 蒙(那個) 山 上 哎咳哎 好 風 光
風 吹(那個) 草 地 哎咳哎 見 牛 羊
萬 擔(那個) 谷 子 哎咳哎 堆 滿 倉
沂 蒙 山的 人 民 哎咳哎 喜 洋 洋
為兵創作 成果豐碩
大型歌舞《軍人生產》(作曲:王印泉、李廣宗),1950年創作並上演,表現了建國初期,一群從戰爭硝煙中走過來的解放軍官兵,一手拿槍守衛海疆,一手拿鎬生產勞動,為祖國的和平建設再做貢獻的革命精神。1950年11月赴南京為原華東軍區高級幹部會議演出時,引起轟動。華東軍區首長高度讚揚該歌舞是一部優秀的軍事題材作品。
大型歌舞劇《打擊侵略者》(作曲:王印泉、李廣宗、李端雲),以抗美援朝為背景,歌頌了中國人民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堅持正義、反擊侵略的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
李廣宗在創作的佇列歌曲《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在國慶十周年全軍文藝匯演中,獲得優秀作品獎。並在懷仁堂演出。
他創作的另一首歌曲《車水號子》也在這次全軍文藝匯演中獲得優秀作品獎。
兩度率團訪問朝鮮
1953年,李廣宗同志作為團長率領由山東軍區文工團部分人員組成的慰問團到朝鮮戰場慰問演出。在大半年的時間裡,他們走遍了朝鮮的山山水水,進行了無數場的演出。從鴨綠江邊,到上甘嶺上,處處留下了他們的歌聲和舞蹈,還有志願軍戰士們的笑臉和掌聲。
30年後,1983年,李廣宗作為副團長率領中國解放軍歌舞團訪問朝鮮。中國人民解放軍歌舞團以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部分演職員為班底,選調了總政歌舞團的男中音楊洪基,廣州軍區歌舞團女高音秦蕾,空政歌舞團獨舞《敦煌彩塑》楊華,瀋陽軍區歌舞團《金山戰鼓》領舞王霞共同組成。
朝鮮黨和國家領導人金日成、吳振宇等分別會見中國解放軍歌舞團的領導,並和全體演員合影。朝鮮黨報在頭版用整版篇幅刊登金日成會見中國解放軍歌舞團照片,及相關新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