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維

李尚維,乳名淑姜,尚維其字,出生於福建永春桃城鎮張埔村。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父祖豐,原在縣城經商,後南渡新加坡謀生。尚維幼年喪母,由繼母撫育,8歲入私塾讀書,聰明穎達。民國5年(1916),在家鄉結婚後出洋,佐其父料理商務,精明善算,並自覺安排業餘時間學習英文。不久,父親去世,他繼承父業。民國18年,新加坡市況蕭條,他關店停業,轉而從事橡膠經紀,賺取佣金維持家計。民國34年,日寇投降。新加坡光復之初,民主獨立之說盛極一時。尚維嚮往民主,反對殖民政策,即創辦《新報》,宣傳民主自由和民族獨立思想,致為英殖民當局所忌,被勒令關閉停刊,並捕去編輯、記者四人,關押達二三年之久。對被捕編輯、記者,尚維繼續按月發工資給其家屬。此一事件,尚維前後損失三四十萬元。《新報》被封后,尚維即通過兩名英國人向當局購得該報印刷所,並擴辦為大型印刷工廠。以後,他創辦利聯股票公司,從事股票經營,應心得手,積有資財。1956年秋,星馬僑胞組織回國觀光考察團,他積極參加,回到北京。周恩來接見並設宴招待考察團時,稱讚尚維為“先進資本家”。歷任新加坡永春會館主席、桃源俱樂部總理多年,聲譽卓著。尚維對故土親人和家鄉教育,一向關心。早在1956年,他在新加坡帶頭捐款1.7萬元,與濟川、豐山二村僑胞共同在家鄉創辦和平國小和上沙分校。1962年,他自國外購得麵粉、花生油、乳粉二批,分贈鄉親1000多人。1963年捐資興建磚窯一座,購買化肥20噸支援家鄉農業生產。又捐資2萬元,參加興建永春華僑中學校舍。1978年,年近八旬的尚維獲悉和平國小將擴辦中學,即捐資32萬元,建築中學教學大樓及教工樓各一座。大樓取名“豐維樓”,以表示自己秉承其父生前遺訓,為家鄉興學育才的素願。1983年6月,正當大樓緊張施工中,尚維痼疾復發,入院治療。在病危之際,囑其孫光純即日續匯10萬元,以湊足認捐之數。同年9月去逝。1984年12月大樓落成,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捐資興學榮譽獎狀和銀質獎章一枚。同年,福建省教育廳決定把和平中學改辦為永春和平師範學校,為永春、安溪、德化等縣培育國小師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