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任植,男,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特聘教授,李任植畢業後,工作於英國Bristol大學物理學(H.H.Wills Physics Laboratory),中國延邊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化學所,香港大學,美國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日本東京醫科牙科大學等。2003年4月回中國工作。
學習簡歷
1986年,畢業於韓國釜山大學物理學系,獲學士學位;
1993年,於英國Bristol大學物理學系獲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
1)掃描探針顯微技術及套用在生物物質結構和功能的研究領域。
2)生物材料表面/界面性質、結構和納米加工;為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分析,發展在單分子和單細胞水平上的高靈敏度的生物醫學分析新方法,套用掃描探針顯微技術對生物分子進行表征,操縱和研究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3) 單分子技術和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4)納米結構和性能測量的新技術、新原理、新方法與納米體系表征:是AFM(Atomic force microscopy), patch clamp, optical microscopy 和 opticaltweezers等技術的結合.所建立的系統將成為表征活細胞納米尺度特性的有力工具--它能夠同時檢測細胞的電信號和光信號;發展中的 Biomembrane Force Spectroscopy,是用來測量大範圍內 force-rate dynamic 的強力手段,當前的 AFM系統只能夠在很窄的範圍內進行動力學測量,這是不足於 得到 multiple energy 圖景的。
5) 套用在分子納米醫用材料界面modification,藥物和人工細胞。
6) 分子納米結構設計。
研究成果
I.Lee, K-Y.Chan, and D.I.Phillips (2004) “2D Dendrites and 3D Growth of Electrodeposited Platinum Nanocrystals”. 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43,767-770
I.lee and K. Akiyoshi (2004) “Single Molecular Mechanics of a Cholesterol-Bearing Pullulan Nanogel at the Hydrophobic Interfaces”. Biomaterials, 25, 1911-1918
I.Lee and R.E. Marchant, (2003) “Molecular interaction studies of hemostasis: fibrinogen ligand-human platelet receptor interactions". Ultramicroscopy 97, 341-352
R.E.Marchant, I.Kang, P.S.Sit, B.Tadd, S.J.Eppell and I.Lee (2002) “Molecular views and measurements of hemostatic processes us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Review article)”. Current Peptide & Protein Science, 3(3), 249-274.
I.Lee and R.E.Marchant (2001) “Force measurements on the molecular interactions between ligand (RGD) and human platelet IIb3 receptor system ”. Surface Science. 491: 433-443.
獲獎情況
Travel Award for Young Excellent Researcher at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f Biomaterials (May 15.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