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社

李京社

李京社,男,教授。1989年1月和2002年4月,分別獲北京科技大學鋼鐵冶金專業工學碩士和博士學位;1989年2月調入北京科技大學冶金(系)學院任教。現任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金屬學會煉鋼專業委員會電爐煉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98年被評為北京市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1999~2000 Dept. of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in University of Missouri-Rolla,USA 進修。主講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有"鋼鐵冶金學"、"科技英語"、"鋼鐵冶金原理"、"冶金與材料工程基礎"、"爐外精煉"。主要從事的研究領域包括電弧爐煉鋼和特殊鋼冶煉工藝技術、爐外精煉、高質量連鑄坯生產技術等。先後參加或承擔國家"九·五"和 "十·五"攻關課題、國家經貿委技術創新項目、國際合作課題以及部級重點項目、廠協項目多項。曾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參編專著四冊。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所教課程 : 《鋼鐵冶金概論》、《專業英語》、《現代鋼鐵冶金工程》、《鋼鐵冶金學(煉鋼部分)》

研究方向 : "1、連鑄工藝過程的最佳化研究

2、電弧爐特殊鋼生產工藝與質量研究

3、電弧爐煉鋼節能降耗技術研究

4、煉鋼過程鋼的潔淨度控制"

主要學術成果

代表性著作 : 《現代電弧爐煉鋼》

代表性論文 : 《電弧爐工藝模型及其套用現狀》

發表的主要論文

[1]唐海燕,李京社,楊樹峰等.EAF-LF/VD-CC工藝生產壓力容器鋼的潔淨度研究[J].鋼鐵,2008,43(1):30~32+54.

[2]薑桂連,李京社,李向東等.合金鋼中鎂鋁尖晶石夾雜物生成與轉化熱力學[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9,31(S1):92~94.

[3]李京社,唐海燕,孫開明,溫德松.硫容量模型和在五元渣系CaO-SiO2-MgO-Al2O3-FetO中的套用[J].鋼鐵研究學報,2009,21(2):9~12.

[4]徐宏,李京社,付建勛,侯華.Al-Si合金枝晶生長相場法模擬影響因素[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9,31(3):352~356.

[5]付建勛,李京社,張慧.連鑄過程板坯展寬矯正的研究[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9,31(S1):173~176.

[6]唐海燕,李京社,楊樹峰,王劍斌.石油套管鋼鈣處理機理及效果[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9,31(S1):125~129.

[7]宋延琦,李京社,李嬌,王再飛,楊樹峰.氣瓶鋼精煉過程中的MgO·Al2O3夾雜物[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9,31(S1):130~134.

[8]汪春雷,李京社,趙和明,陳永峰.影響鋼中鈮的碳氮化物固溶的因素分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9,31(S1):194~198.

[9]唐海燕,李京社,郭漢傑.鋼液鈣處理脫氧脫硫的動力學[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9,31(6):690~695+700.

[10]李剛,李京社,楊樹峰等.含氮不鏽鋼氮氣增氮的實驗及工藝[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9,31(S1):84~87.

[11]唐海燕,於滿,李京社等.連鑄中間包內部結構最佳化的數理模擬及冶金效果[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9,31(S1):38~42.

[12]唐雯聃,李京社,丁小明,陳永峰,唐海燕.地轉偏向力對轉爐流場的影響[J].煉鋼,2011,34~39

[13]唐海燕,李京社,楊明生,張亞斌,鄭全振.微合金化HRB400高強度熱軋鋼筋的試製[J].特殊鋼,2011,32(6):31~33

[14] 汪慶國,李京社,唐海燕,王宏斌,寧曉鈞.LD→LF→CC工藝生產82B鋼的潔淨度研究[J].煉鋼,2011,27(6):57~61

[15]付建勛,李京社,張慧.連鑄二冷區鑄坯展寬現象的黏彈塑性分析[J].金屬學報,2010,46(1):91~96

[16] 汪慶國,李京社,唐海燕,王宏斌,寧曉鈞.LD—LF—CC工藝生產的82B鋼鑄坯潔淨度研究[J].中國冶金,2011,21(11):34~39

本科課程

主講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有《鋼鐵冶金概論》、《專業英語》、《科技英語》、《鋼鐵冶金學》、《鋼鐵冶金原理》、《冶金與材料工程基礎》、《鐵水預處理與爐外精煉技術》

科研方向

1、電弧爐特殊鋼生產工藝與質量研究

2、電弧爐煉鋼節能降耗技術研究

3、連鑄工藝過程的最佳化研究

4、煉鋼過程鋼的潔淨度控制

經歷

1989年1月和2002年4月,分別獲北京科技大學鋼鐵冶金專業工學碩士和博士學位;1998年被評為北京市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1999~2000 Dept. of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in University of Missouri-Rolla,USA 進修。1989年2月在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任教,2006.01~目前,在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工作,現任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鋼鐵冶金學科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金屬學會特鋼專業委員會特鋼冶煉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煉鋼專業委員會電爐煉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代表性論文論著

參編鋼鐵冶金學科專業教科書五部;在“ISIJ International、AIST、MS&T、TMS、北京科技大學學報中(英)文版、鋼鐵研究學報英文版”、中國科學、金屬學報等國內外學術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一百多篇,其中40多篇被SCI、EI、ISTP收錄。

科研業績

實用新型專利兩項;先後參加或承擔國家“九·五"和 "十·五"攻關課題、國家經貿委技術創新項目、國際合作研究項目、企業技術創新攻關項目多項。其中,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參與完成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資助項目1項。主持完成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3項,主持完成博士後特別資助2項,中國教育部博士點基金1項,北京市研究生基地共建項目1項,曾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