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芳

李之芳(1622—1694)字鄴園,山東武定人,清朝大臣。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中舉人,1647年(清順治四年)中進士。曾任浙江金華府推官、刑部主事、湖廣道御史、吏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等職。李之芳(1622年—1694年)字鄴園,山東武定(今山東惠民縣縣城)人,清朝大臣。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康熙皇帝南巡,李之芳前往迎駕,隨即被召回北京,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入閣辦事”,被尊為“閣老”,成為當事漢族中職位最高的官員。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離職家居,1694年(清康熙三十三年)病逝於家,康熙皇帝賜“文襄”,兩年後,康熙皇帝又賜給他墳地。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李之芳(1622年—1694年)字鄴園,山東武定(今山東惠民縣縣城)人,清朝大臣。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中舉人,1647年(清順治四年)中進士。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6月,李之芳以兵部侍郎身份離京去杭州“總督浙江軍務”,參與平定了降清後又率兵獨立的耿精忠之亂。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8月,李之芳應詔回京,因其出師年逾50,轉戰10年,還朝鬚髮皆白,公卿士大夫莫不相顧嘆息,康熙皇帝亦為之動容。回朝不久,他即上書康熙皇帝主張發還難民子女,賑濟被戰災民,並發放耕牛、種子,使災民能迅速發展生產。奏書中有“必先有可生之民,而後才有可征之賦”等名言。是年,晉升為兵部尚書。不久即託病回家。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康熙皇帝南巡,李之芳前往迎駕,隨即被召回北京,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入閣辦事”,被尊為“閣老”,成為當事漢族中職位最高的官員。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離職家居,1694年(清康熙三十三年)病逝於家,康熙皇帝賜“文襄”,兩年後,康熙皇帝又賜給他墳地。今後代居住山東省惠民縣胡集鎮杜家村(可查)。

史籍記載

經歷

李之芳 ,字鄴園,山東武定人。順治四年進士,授金華府推官。卓異,擢刑部主事。累遷郎中,授廣西道御史。疏請革錢糧陋規,禁州縣官迎送。十七年,巡按山西。聖祖即位,裁巡按,召回。

康熙元年,乞假歸。二年,復授湖廣道御史。五年,巡視浙江鹽政。入掌河南道事。大學士班布爾善坐鰲拜黨誅,之芳疏言:“昔大學士俱內直,諸司章奏,即日票擬。自鰲拜輔政,大學士皆不入直,疏奏俱至次日看詳。請復舊制,杜任意更改之弊。”又疏言:“世祖時賞罰出至公,督撫不敢恣睢無忌。十八年以後,督撫率多夤緣而得,有恃無恐。勒索屬員,擾害百姓。夫直省億萬之眾,皆世祖留遺之群黎,我皇上愛養之赤子,何堪此輩朘削?自與受同罪之法嚴,與者不承,則言者即涉虛,非特不敢糾督撫,且不敢糾司道守令。有貪之利,無貪之害,又何憚而不怙惡自恣?今皇上親政,乞親裁,罷黜溺職督撫,以肅吏治。”疏下部,尋甄別各省督撫,黜其尤者數人。進秩視四品,擢左副都御史。之芳數上封事,請嚴巡鹽考績,慎外官罰俸,皆關治體。遷吏部侍郎。

十二年,以兵部侍郎總督浙江軍務。會吳三桂反,十三年,奏請復標兵原額,督習槍炮。疏甫上,耿精忠亦叛,遣其將曾養性、白顯忠、馬九玉數道闚浙,浙大震。之芳檄諸將扼仙霞關,調總兵李榮率副將王廷梅、牟大寅、陳世凱、鮑虎等分道禦寇。時上命都統賴塔率師入浙,五月,偕賴塔率滿洲兵千、綠旗兵二千、鄉勇五百,進駐衢州。眾皆謂會城重地,不宜輕委。之芳曰:“不然。衢踞上游,無衢,是無浙也。今日之事,義無反顧。”顯忠自常山陷開化、壽昌、淳安,養性自處州犯義烏、浦江、東陽、湯溪,沿河阻餉道。溫州鎮總兵祖弘勛叛,召寇陷平陽,再進陷黃岩,集悍卒數萬窺衢州。七月,之芳與賴塔閱兵水亭門,率總兵官李榮、副都統瑚圖等薄賊壘,軍坑西。之芳手執刀督陣,或請少避,之芳曰:“三軍司命在吾,退即為賊乘。今日勝敗,即吾死生矣!”守備程龍怯戰,斬以徇。麾眾越壕拔柵,敗之。遣陳世凱乘勝復義烏、湯溪,鮑虎復壽昌、淳安,牟大寅破常山,王廷梅敗賊於金華石樑、大溝源,李榮亦復東陽,復敗賊於金華壽溪,馘賊將,毀寨十八。參將洪起元復嵊縣。詔嘉之芳調度有方。十月,賊將桑明等五萬眾由常山逼衢州西溝溪,倚山為營,覬聯南路賊巢。之芳與賴塔議,出不意,遣廷梅與參領禪布夜趨溝溪,分隊進攻,又大破之,賊棄營遁。

十四年,康親王傑書破曾養性金華,復處州;貝子傅拉塔亦復黃岩,進圍溫州。惟九玉踞江山、常山、開化,連寨數十,與之芳相持。五月,乘大雨河溢,由南塘搗賊前嶺,陣斬七百餘級。十五年,遣將自遂安連破賊寨,遂復開化。會鄭錦入漳、泉,耿繼祚方攻建昌潰營遁。上知閩中有變,命王撤溫州之圍取福建,之芳乃建議直搗仙霞關,曰:“進取之路,不在溫、處而在衢。雖九玉死守河西難猝破,然其南江山,西則常山,皆間道可襲。我兵一進,使彼首尾受敵,即河西之壘不能獨完。”王至衢州,從之芳議。遂進兵大溪灘,復江山,九玉走,欲別取道奪仙霞。諸將受之芳密檄,急據關夾擊,其將金應虎等窮蹙降。王師下福建,臨行,之芳啟曰:“王但飭諸軍勿虜掠,即長驅入,兵可不血刃也。”未幾精忠降,溫、處賊皆潰散。精忠所署置總兵馬鵬、汪文生、陳山,將軍程鳳等猶踞玉山、鉛山、弋陽、德興,之芳請會剿。時吳三桂兵寇吉安、袁州,江西兵不能東,乃獨遣兵復玉山,文生遁;自白沙關趨德興,擒鵬;遣游擊郭守金等復鉛山、興安、弋陽、貴溪諸縣。上嘉之芳剿賊鄰省有功,加兵部尚書銜。十六年,遣參將蔣懋勛等敗賊玉山椒岩,山降。先是文生、鳳皆乞降,而鳳病死,其妻王玉貞籍所屬六萬八千餘人就撫,而精忠將林爾瞻猶擁眾石壠。之芳令懋勛等扼要隘,自以數十騎入寨,往撫慰之,爾瞻乃降。十七年,擊賊子午口,克八仙、老鼠諸洞,賊寨悉平。鄭錦寇瀕海,遣將嚴守御,敗之於廟嶺湖,又敗之於溫州。錦將詹天樞詣世凱降。十八年,檄定海總兵牟大寅斬錦將童耀等孝順洋,奪獲船隻、器械以還。

評價

之芳練世故,沉幾善謀。康親王師將行,問之芳:“所策固萬全乎?”之芳曰:“軍已發,猶豫則士氣沮。”乃詣王曰:“虜在吾目中久,明日捷書至矣!”前軍捷書果至,傑書大喜,以為神。在杭州,與將軍圖喇約為兄弟。精忠既叛,語圖喇勿縱兵暴民。有滿兵犯法,之芳縛詣圖喇,以軍法治之,一軍肅然。浙亂平,疏請蠲被兵州縣額賦,安輯流亡,甚有威惠。所拔偏裨,皆累功至方鎮,而之芳以督臣不敘。久之,追論大溪灘破賊功,授拖沙喇哈番,準襲一次。入為兵部尚書,調吏部。二十六年,授文華殿大學士。二十七年,御史郭琇疏劾大學士明珠,謂內閣票擬,皆聽明珠指揮,上既罷明珠,並命之芳休致。三十三年,卒於家,諡文襄。

之芳既卒,聖祖思其功,嘗諭群臣曰:“人能效命,即為勇士。耿精忠叛,時之芳為總督,雖不諳騎射,執刀立船首,率眾突前破敵。彼時同出征者,還京皆稱其勇。今承平久,善射,能約束士卒,尚不乏人。若屢經戰陣者,甚難得也!”世宗命立賢良祠,諭曰:“德若湯斌、功若之芳者,祀之。”乾隆間,錄勛臣後,命予恩騎尉,世襲。

歷史傳說

惠民縣過去並不叫“惠民”,叫武定府或武定州,是比縣高一級的行政區域。那出京劇《陳三兩爬堂》里的名妓陳三兩,是從武定州妓院出來,到河北滄州打官司,被她貪了人家贓銀的胞弟打得在大堂上爬不起來的嗎。武定州有位李閣老,據說是一位尼姑陳師傅所生。這位陳師傅可是有來歷的,據說就是叛明降清的雲南王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她和吳三桂懷孕後沒去雲南,流落到武定州出家為尼。臨分別時,吳三桂把自己的一面帥旗留給陳圓圓,說如生一男,將來可憑此相認。

出家為尼的陳圓圓在庵內分娩,果然產一男嬰。她就咬破中指,在一素娟上寫明孩子身世,連同那面帥旗一塊和嬰兒包裹在一起丟在離庵不遠的葦灣內。這孩子命該不死,恰被一起早賣豆腐的李姓老漢拾得。傳說李老漢挑著豆腐挑子走到葦灣邊時,見蘆葦叢中有一物放光,以為發現了寶物。走進了細看才知是一棄嬰。李老漢正好無兒無女,自然視棄嬰為至寶,趕忙抱起孩子,挑起豆腐挑子欣喜的一溜小跑回到家,老伴也從心底里喜歡這個嬰兒。

光陰荏苒,孩子很快長大了,不僅一表人才,而且聰明異常。李老漢夫婦靠賣豆腐把孩子養大,又靠賣豆腐供孩子讀書。這武定州果然是出人傑的靈地,那年孩子進京趕考,竟得了頭名狀元,後在內閣任職多年。李老漢當然也用不著賣豆腐了,很快就搬進了豪宅,生活起居都有奴僕侍奉了。至於這李狀元如何娶妻生子,如何在惠民購置田產興旺家業就不必細說了。

單說其在朝為官,自然忠君敬長,為政勤勉,深得康熙帝信任。平定三藩之亂時,他又積極主張武力平叛,更得康熙倚重。最初,以吳三桂為首的三位藩王因不滿清朝廷的削藩政策,聯合起兵造反,康熙委派三位得力重臣分三路迎擊。其中兩位武將各率十萬大軍分別迎戰相對弱小的廣東的尚之信和福建的耿精忠,讓這位文官率二十萬人馬迎戰雲南的吳三桂。結果兩位武將幾乎全軍復沒大敗而回。李狀元這一路初戰雖也遭挫,但因關鍵時刻他命部下打出了生母留下的帥旗,吳三桂知道是自己的兒子掛帥,為了助他建功立業,就節節敗退,一直退回雲南老巢。這樣,李狀元這一路幾乎未損一兵一卒得勝還朝。回京那天,康熙帝親自帶領百官出城迎接,並親敬三杯御酒李狀元才下馬向康熙帝見禮,那榮耀確實非同一般。在後來平定三藩的戰爭中,康熙御駕親征,仍命李狀元隨軍參與軍機。戰爭結束後,被封為平南王。一直到老年才致仕還鄉,人稱李閣老。

要問李閣老在惠民城的威勢有多大,僅舉一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就因為李閣老是尼姑所生,他成名後就特別忌諱“姑子”這個字眼兒。以致到糧食市里糶穀子,上面也必須撒一層米,而且只能說買米賣米,絕對不能說買賣穀子。這個忌諱久而成俗,直到解放初期此習俗還在惠民延續。不知文革時期此俗破沒破除。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