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尊權

朱尊權

朱尊權(1919.2.3 -2012.7.16),出生於北京市,菸草生產及捲菸加工工藝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菸草總公司鄭州菸草研究院名譽院長。 1941年畢業於中央大學農學院,1948年獲美國肯塔基大學碩士學位,後在該校菸草研究室任助理研究員。50年代初回國,歷任菸草研究單位高級工程師,中國菸草總公司鄭州菸草研究院副所長、名譽院長。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919年2月,朱尊權出生於湖北襄陽,1941年畢業於中央大學農藝系,獲農學學士學位。

1949年,畢業於美國肯塔基州立大學農學院,獲農學碩士學位。

1950年,朱尊權毅然回到祖國後,一直工作在我國菸草科研事業的第一線,專業領域涉及菸草農業、工業、管理、化學、工藝、設備等,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他承擔的多個項目獲得輕工業部、中國菸草總公司科技進步獎,先後獲得全國菸草行業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菸草行業勞動模範、河南省科技功臣等榮譽稱號。

2008年獲國際菸草科研合作中心(CORESTA)授予CORESTA獎

曾多次為培訓班授課,培養碩士研究生;曾當選國際菸草科研合作中心(CORESTA)科技委員,中國科協四屆全委會委員,受聘河南農業大學等三所院校名譽教授,《中國菸草學報》、《菸草科技》主編,獲行業勞模、國家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建國初期,主持研究利用國產菸葉生產捲菸配方技術,菸葉快速發酵技術,形成一套捲菸工藝路線,緩解了當時困難。改革開放後,主持研究降焦原理,研製“821”低焦油混合型捲菸,組織利用中醫藥資源發展新混合型捲菸以減少吸菸危害性。

1985年後主持中美合作改進菸葉質量。以上工作曾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我國著名菸草科技專家,教授級高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菸草總公司鄭州菸草研究院名譽院長朱尊權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2年7月16日在鄭州逝世,享年93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81歲的朱尊權先生在他的辦公室里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他一直擔任著本專業內的很多項職務,今年才剛剛從《菸草科技》雜誌主編崗位退下來,掛了個名譽主編的頭銜,而他以技術顧問身份所從事的與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合作開發菸葉生產方面的一項科研技術工程,也走過了4個年頭,契約已到了最後一年。 朱老1997年被評為目前我國菸草科技方面的惟一院士,被公認為我國菸草科技的奠基人。 說起自己在79歲高齡被評為院士,朱老謙虛地說:"我有一個好的機遇,當然也是自己在菸草科技創新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創造了好的經濟效益,對我來說,是趕上了最後一趟"末班車"。"他說本來自己年紀大了,並不想申報院士,後來申報了,初選過關後,由於要重新補充材料,他嫌麻煩,想中途退出,是單位的同志們幫助他完成了後期的材料補充……朱老至今仍對身邊同志給予他申報院士時所付出的細微、具體的幫助表示謝意。

1997年7月,朱尊權先生參加了院士大會,院士大會的主要工作就是評選出新的院士。此次是本屆院士的初評。工程院共分7個學部,他所在的學部包括農業、輕紡、環保等十幾個行業。朱先生介紹,院士評選競爭非常激烈,指標非常有限,而申報人數往往是指標的幾十倍。全國各行各業都有成就的專家放在一起去比較,競爭可想而知。 朱老說,院士評選拒絕行政干預,為的就是在科學技術界保持一片淨土,這裡不像社會上流行的那樣,沒有什麼關係、人情、後門的因素在裡面。他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今年評選院士指標本來有120人,後來通過的只有113人,指標並沒有用完,原因是院士評選極為苛刻,寧缺毋濫。

另外院士評選還特別看重道德學風,看重綜合素養。去年本來有114人通過了最後投票,但其中一人由於在投票前給在京的投票院士每人送了一束鮮花,給外地的院士每人寄了一枚僅值40元錢的紀念幣,結果這名專家雖然通過了院士投票,但還是被取消了院士資格。要說一束花、一枚紀念幣值什麼錢,但院士評選拒絕任何與科學技術無關的東西。 談起河南省至今尚無自己培養並申報成功的院士這一世紀遺憾,朱尊權先生說,河南自己申報的人選總體上看都不錯,但沒有通過,說明還有差距,只要這些科學技術工作者堅持不懈地努力,相信總有一天這個願望是能夠很快實現的。

自力更生 解決我國菸草行業重大技術問題

新中國建立初期,為了不依賴外國,自力更生,走自己菸草發展之路,特別是“中華”牌等高檔捲菸不能長期依靠美國菸葉。朱尊權同志和王承翰同志主持研究分析美國菸葉香味的特點及其在葉組配方中的作用,結合“中華”牌捲菸配方要求,分析國內主要產煙區所產菸葉不同部位、不同等級的香味特點以替代美國菸葉,在菸葉香氣的研究中,他提出了烤菸香型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濃香型,如河南烤菸具有濃郁的烤菸香味;

二是清香型,如雲南、福建永定烤菸,其烤菸香味不甚濃郁,可豐富捲菸香味;

三是中間型,如山東、貴州菸葉,系介於二者之間,既有一定烤菸香氣,又具有一定特殊香氣。

烤菸香氣的這種劃分,對於指導我國捲菸配方起了巨大作用。朱尊權同志提出,在配方原則上,以三種香型的菸葉調劑捲菸香氣,再以不同部位、不同品質的菸葉調劑菸鹼含量,控制其生理強度和吸味。國產清香型烤菸數量不多,質量也稍次,因而提出要發展雲南、福建龍巖地區菸葉生產,並從大量國產曬煙中篩選適用於調劑捲菸香味,如:南雄、新昌、均州、黃崗等曬煙,逐步過渡到全部使用國產菸葉生產“中華”牌等高級香菸。為了推廣此項技術,他多次參加舉辦全國性培訓班,以推廣捲菸配方技術。

自然醇化是改進捲菸品質的傳統做法,須貯存1—3年醇化期才能使用,而當時國內烤菸產量不足。為了縮短醇化期,又不影響捲菸質量,他和同事們研究引進東歐曬煙人工高溫快速發酵技術以應急需,主持研究設計的發酵室及其工藝技術,輕工業部在全國組織推廣,形成了一套中國特有的捲菸工藝技術。

50年代各產煙省烤菸分級均沿用各自的標準,多是以顏色為主,忽視部位,不能適合配方需要。在國家標準局的支持下,他組織研究制定了以部位分等的16級烤菸標準,統一了全國菸葉分級標準,獲得了國家標準局的獎勵。

1957年他作為特邀代表參加了全國輕工業先進生產者大會。

1958年5月輕工業部根據工作需要,將朱尊權同志所在的菸草研究室擴建為研究所,並由上海遷往鄭州。他是所里負責技術工作的副所長。這一年,輕工業部在河南省襄城縣設菸葉生產示範點,派駐烤菸生產工作組,朱尊權同志積極組織人員參加,協助改進烤菸生產技術,為全國烤菸生產樹立樣板。襄城縣的經驗,對全國烤菸生產起到了示範作用,菸葉種植經驗的推廣,有力地促進了河南及全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為了發展混合型捲菸,朱尊權同志組織力量在全國許多省引種試種白肋煙、香料煙,60年代白肋煙在建始縣、香料煙在新昌縣逐步發展形成一定規模,為生產混合型捲菸提供了原料。

開發低焦油捲菸,減少吸菸對健康的危害

近些年來吸菸有害健康的宣傳輿論聲勢越來越大,為了降低捲菸焦油減害,他於80年代初自力更生主持研究出利用機械打孔稀釋煙氣技術的《821》低焦油混合型捲菸,減少了吸菸對健康的危害,此項研究成果獲輕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他利用中醫中藥傳統資源對吸菸者健康有益的原理,聯合醫藥專家進行多次論證,結論是可行的。經試驗證實一些中藥成分在燃燒過程仍能進入煙氣,在全國推動了對健康有一定輔助作用的新混合型捲菸的生產。

通過國際合作,大力開發國產優質菸葉

80年代初,國產菸葉與國際優質菸葉在質量上存在較大差距,由於技術等原因限制了我國捲菸質量的提高。80年代中期他與美籍華人左天覺博士一同多次赴河南、貴州、雲南、湖北、福建、湖南、廣東、山東、吉林等主要煙區進行現場考察,找出了菸葉質量低的主要原因是“營養不良,發育不全,成熟不夠,烘烤不當”。1986—1988年由中國菸草總公司主持與美國菸草專家合作,針對以上問題,烤菸在河南平頂山地區、貴州遵義地區,白肋煙在湖北恩施和建始縣進行了四年的試驗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朱尊權同志從方案的實施到產煙區技術的指導,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通過研究,扭轉了過去對優質煙認識上的偏差,強調其可用性,抓住了成熟度的關鍵,改進了農藝措施、烘烤工藝及白肋煙晾制工藝,使菸葉質量邁上一個新台階。該項目烤菸部分獲中國菸草總公司1989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白肋煙部分獲中國菸草總公司1991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

河南是菸葉和捲菸生產的大省,“兩煙”的生產與發展,在經濟建設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和重要位置,是河南經濟的支柱產業。為加強對全省菸葉、捲菸生產,解決菸草行業生產經營中的重大問題。省政府決定,成立了河南省“兩煙”工作領導小組,朱尊權同志任技術顧問。經常深入到煙田、捲菸廠、實驗室考察了解;指導菸草生產和研究工作,解決生產和科研中關鍵性的技術問題,對河南省“兩煙”生產和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1996年中國菸草總公司與美國菲利普.莫瑞斯公司合作開發優質菸葉,朱尊權同志擔任中方技術顧問。在河南、福建生產烤菸、湖北生產白肋煙、新疆與湖北生產香料煙,均取得良好效果。菲利普.莫瑞斯公司以較高的價格收購了大量的菸葉,為我國菸葉的出口闖出了新的途徑。此項合作協定為期五年(1996—2000年)。

人才培養

朱尊權同志十分注意人才的培養,自50年代開始積極參與舉辦培訓班。為全國菸草行業培訓、傳授菸葉質量和配方技術。自1982年起指導培養碩士研究生,特別是為國家教委將鄭州菸草研究院確定為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的工作中起到了組織領導作用,共培養出碩士研究生近20名。他被聘為中國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等多所高等院校的客座教授和名譽教授,指導培養博士研究生,為菸草行業培養了一大批不同層次的專業技術人才。

朱尊權同志積極推動和參與國際間菸草學術活動和交流。1988年在廣州召開了有400多位國際菸草專家參加的第9屆國際菸草科學大會(CORESTA),朱尊權同志為大會的成功舉辦做了大量工作,並在會上做了特邀學術報告,當選為該屆CORESTA科技委員會委員。

朱尊權同志是中國菸草學會籌組人之一,現任顧問;曾擔任學會主辦的《中國菸草學報》主編,現任名譽主編;長期擔任鄭州菸草研究院主辦的《菸草科技》刊物的主編,現任該刊名譽主編,該刊曾先後獲得國家菸草專賣局科技進步二等獎、輕工業部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和國家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朱尊權同志不僅以他的淵博的知識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教育和培養新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同時他的高尚情操和謙虛助人的道德風範影響著一批又一批的後來者,在他的心中始終裝著人民的安樂和祖國的前途;1984年,他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實現了多年宿願;多年來,他總是慷慨解囊支援災區,並多次向“希望工程”、“春蕾工程”捐款,先後資助近百名失學兒童。

人物評價

回眸朱尊權同志近半個世紀的人生旅途,可以看到他:

對待學問,嚴肅認真,不斷創新;

對待技術,實事求是,不畏艱難;

對待同志,團結互愛,顧全大局;

對待名利,視如鴻毛,只求奉獻。

在朱尊權同志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科學家的團結、務實、創新、奉獻的精神。

朱尊權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菸草科技事業的奠基人和引路者,一生熱愛祖國,熱愛事業,熱愛科技,熱愛生活,把畢生精力獻給了祖國的科學事業,為我國菸草科技事業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高尚品德和獻身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院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