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 來 天 文 學

尋找地球姊妹

看似彗星卻足以使任何物質蒸發為氣體的熾熱行星、如恆星一樣耀眼的巨大行星、圍繞著恆星軌道以同一步調運行的姊妹行星……這些就是天文學家在過去的8年中,在已知的恆星周圍發現的變幻莫測、形式多樣的行星世界。但最讓地球人激動的,恐怕還是發現地球姊妹星,尋找地球外生命了。
當我們突然發現在茫茫宇宙中不再孤單的時候,人類探索這一未知世界的熱情也會被同時點燃,就像500年前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後一樣。但是,最可能發現類地行星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距我們有4.4光年,這一距離是現有太空探測器所能到達最遠距離的3000倍。人類能不能建造一種讓人在有生之年能夠到達目的地的星際飛船?這並非幻想。美國《Discover》雜誌透露,目前構想中的5種前所未有的太空飛船推進器,至少能使太空人經過不到50年的旅行從地球到達半人馬座的阿爾法星。它們分別是以核裂變或核聚反應為能源的原子能火箭,以物質與反物質結合時產生的巨大能量為動力的運載火箭,雷射航行器和衝壓噴氣太空飛船。
當然,無論是這五種方案中的哪一種,無疑都將是對人類科技的一大挑戰,它所帶來的影響會超乎我們的想像。

昆蟲飛機探索火星

現在火星探索已經成為加拿大太空局優先考慮的項目,科學家們計畫開展新一輪火星探索,他們構想向火星“放飛”一群微型仿生撲翼飛機,引導進入火星的“漫遊者”探索器進行科學探索。

與此同時,美國科學家也在進行類似的研究,將利用仿生學原理製造小飛機,探索太空,目標就是設計一種像昆蟲一樣飛行的微型飛機探索火星。由於火星上缺乏磁場,這些微型飛機必須像地球上飛行的昆蟲一樣,利用自身的資源進行導航、控制飛行。專家希望昆蟲式微型飛機能在2009年夠抵達火星。


月球探索掀熱潮
在由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發起舉辦的名為“2002年後的月球科學探索”的研討會上,與會太空研究專家紛紛表達了與人類再次登月進行科學研究並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科研基地等相關問題的高度重視。這些專家稱,人類現在擁有了更多更尖端的探索工具,再次對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進行太空探索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太空專家預測,人類可以從月球上找到行星形成及發展演變的線索和地球早期歷史的相關信息,而且月球還是一個天然的空間站。近來人們對月球的研究興趣日益濃厚,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已經制定了利用機器人對月球進行探測的計畫,預計相關項目將於2009年開始實施。

未 來 天 文 學

2005年,日本還將發射一枚SELENE月球探測器,據稱這將是自“阿波羅”之後規模最大的月球探測項目,該探測器的體積將是Lunar-A的6倍,其發射時將攜帶2顆備用衛星準備在月球軌道釋放。SELENE的主要目標是對月球的形成及演變進行研究,其中包括對月球的地質情況進行測繪,該探測器將裝有高解析度的電視攝像系統,以便為地球上的研究人員傳回視頻圖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