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庫連

木庫連

它的形狀類似錐子,但外環是用壓扁的鐵製成的,中間有一根薄片鋼舌,鋼舌的尖端細而彎曲。 每當她想念死去的愛人時,就拿起木庫蓮吹彈起來,以此寄託自己苦悶的心情。 老鄉們聽到她的彈奏,都覺得很動聽,一傳十,十傳百,慢慢地就成了達斡爾族人民喜愛的樂器了。

起源文化

木庫連木庫連
古老的木庫連,是北方薩滿原始文化的藝術“結晶”,是達斡爾祖先的特定歷史時期條件下的精神和物質文明的直接產物。它獨特的音樂間響樣式具有奇異神秘的原始文化色彩。木庫連與達斡爾其它民間音樂形影相隨一千多年,共同成為體現和表現原始薩滿文化意蘊的“化石”和“活化石”,為我們進一步研究木庫連的歷史文化價值,提供了可靠的探析途徑。在近代音樂發展的背景下,古老而神秘的木庫連又重新煥發出璀璨的光彩,為當代音樂文化作出新的貢獻。

樂曲簡介

木庫蓮是達斡爾族的民間樂器,又譯作口胡。它的形狀類似錐子,但外環是用壓扁的鐵製成的,中間有一根薄片鋼舌,鋼舌的尖端細而彎曲。演奏時左手握木庫蓮的尾端,然後放在唇齒之間,右手指彈撥鋼舌條的尖端,同時,從喉門配合吹氣調解音韻發出鳴聲。它的音域雖然狹窄,但很富於變化,能學百鳥歡唱,十分動聽;它發出的聲音不大,卻使人感到憂鬱纏綿,有一種沉痛、悲涼之感。

彈奏方式

彈奏“木庫蓮”不受場地的限制,人們多在表達思念家鄉親人、男女愛慕之情和排遣寂寞時彈奏“木庫蓮”。彈奏時,一隻手握其圓形的一端,口中虛含琴鞘,口腔就自然地作為音箱,用另一隻手彈撥簧片,便能發出清脆柔和的音調。技藝較高的人能奏出多種曲調。

民間傳說

據老人們講,很早以前,有這么小倆口,住在一個山坡下。在青山綠水環繞中,過著甜美的日子。兩個人和和氣氣,相親相愛,家境雖不算太富,但日子過得還不錯。誰料到,禍從天降,男人突然暴病死去,女人非常傷心。她一個人生活,感到很寂寞,經常到野外采柳蒿菜,莽葛思菜。吃的菜有了,也散了心。有一天,她又去采野菜,看見一棵扁扁的野草,看著很好看,順手拿過來吹了幾下,她聽見這聲音特別好聽,吹著吹著,她的心裡好受多了。後來她整天琢磨怎樣能做個會唱的東西,於是,她用鐵片做成了達斡爾族第一個木庫蓮。每當她想念死去的愛人時,就拿起木庫蓮吹彈起來,以此寄託自己苦悶的心情。
老鄉們聽到她的彈奏,都覺得很動聽,一傳十,十傳百,慢慢地就成了達斡爾族人民喜愛的樂器了。他們不但用它表達對情人的離情別緒,還能彈奏出各種複雜的聲調,學百鳥爭鳴,表達出達斡爾族人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