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帕古爾

木帕古爾

木帕古爾,男,彝族,1986年生,四川涼山人。2010年7月畢業於西昌學院彝語言文化學院。2014年10月四川省中青年作家創作培訓班學員。系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涼山日報》特約記者。

基本信息

簡介

木帕古爾,男,彝族,1986年生,四川涼山人。2010年7月畢業於西昌學院彝語言文化學院。2014年10月四川省中青年作家創作培訓班學員。系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涼山日報》特約記者。

木帕古爾
木帕古爾

獎項

2010年8月,漢語詩歌《如果終需一別》入選《首屆首先杯全國詩歌散文創作大賽作品精選詩歌卷》(中國戲劇出版社)。 2011年5月,《非遺傳承人阿洛克古和他的學生們》在2011年度涼山廣播電視節目獎評選中榮獲二等獎(彝語優先電視專題)。 2011年7月,彝語電視新聞專題類《走進彝家新寨》在2011年度四川廣播電視節目獎評選中榮獲優秀獎。 2011年7月,彝語電視新聞專題類《阿庫烏霧論民族高等教育》在2009、2010年度四川廣播電視節目獎評選中榮獲優秀獎。2012年5月,彝語優秀新聞訪談節目《阿庫烏霧論民族高等教育》在2011年度涼山廣播電視節目獎(新聞類)評選中榮獲三等獎。 2012年5月,彝語優秀廣播電視系列專題《走進彝家新寨》在2011年度涼山廣播電視節目獎評選中榮獲一等獎。2012年6月,彝語專題節目《春潮澎湃大涼山》榮獲第五屆中國民族語言、民族題材電視節目“金鵬展翅”獎專題類一等獎。2012年6月,彝語專題節目《彝鄉風》“非遺傳承人阿洛克古和他的學生”榮獲第五屆中國民族語言、民族題材電視節目“金鵬展翅”獎專欄類三等獎。2012年6月,彝語專欄節目《彝鄉風》《走進彝家新寨》榮獲第五屆中國民族語言、民族題材電視節目“金鵬展翅”獎專欄類一等獎。2013年6月,漢語詩歌《如果終需一別》入選《彝族文學報精選文萃詩歌卷》(四川民族出版社)。2013年7月,彝語專題《雷波有個志願者防艾宣隊》在2012、2013年度四川廣播電視節目獎評選中榮獲優秀獎。2013年7月,彝語文藝《春到彝鄉》在2012、2013年度四川廣播電視節目獎評選中榮獲優秀獎。2014年10月,彝語專題節目《永久燦爛的彝族文化》榮獲第六屆中國民族語言、民族題材電視節目“金鵬展翅”獎專題類三等獎。

主要作品

迄今先後發表《涼山彝語影視譯製片翻譯創作探究》、《淺析涼山彝族“爾比”的哲學思想風格》等學術論文,作品散見於《民族》、《涼山文學》、《涼山日報》、《攀枝花文學》、《涼山彝學》、《彝族文學報》等刊物。漢語詩歌《如果終需一別》入選《首屆首先杯全國詩歌散文創作大賽作品精選詩歌卷》和《彝族文學報精選文萃詩歌卷》。

社會評價

記者:近年的母語文學創作呈現出什麼樣的新特點?

阿牛木支:當代彝族母語文學以多維視角呈現亘古不變的山地文化自然景觀和本質特徵,深刻透視彝民族文化生態的變遷歷程,表達彝民族獨特的地域文化生態理念與“和而不同”的文化生態發展趨勢。在藝術手法方面,呈現個性化、多樣化特點,題材領域較為寬廣,筆觸涉獵現實生活、文化本原回歸和命運重構,以及關注自我的性別意識、生存處境和發展空間。目前除老一代彝族母語作家、詩人依然活躍在文壇外,新生代彝族母語作者也正在成長,如木帕古體、麥吉木呷、吉爾色爾、蘇呷有則、木帕古爾、馬海吃吉等。彝族母語文學可說是後繼有人。 ——“讓彝族文學葆有持續的生命力和穿透力”

文化精髓

淺析涼山彝族“爾比”的哲學思想風格

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涼山彝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勤勞勇敢的彝族人民,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了浩瀚如海的民間文學。其中,涼山彝族民眾喜聞樂見、老幼皆知的“爾比”,便是一種以口頭傳說的形式流傳至今的民間文學。“爾比”是一種特殊的彝文文體,與漢語裡的格言、詩歌、諺語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三者特點兼而有之。彝族“爾比”形式短小,語言精煉、形象生動、音韻和諧,極具知識性、趣味性、哲理性、實踐性。本文就其哲學思想風格做了粗淺的分析,以達拋磚引玉之目的。
“風格,這是藝術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藝術可以向人類最崇高的努力相抗衡的境界。”在現實生活中,風格一般指人的個性、作風、氣度以及習慣化的行為特點。在文學活動中,風格通常指作品中表現出來的獨特創作個性,以及一定的時代、民族、地域等,在文學創作上表現出來的某種共同的特點。彝族“爾比”的哲學思想風格,在理論範疇包括時代風格、民族風格、地域風格等內容,不僅強調修辭所要達到的水平和境界,而且更加注重題材的核心地位。
一.涼山彝族“爾比”的哲學思想風格與時代文化
據說,涼山彝族的祖先“古侯”和“曲涅”遷徙到涼山,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涼山彝族地區曾經處於奴隸制的長期封閉,彝族人民不能不受當時時代氣息的感染。因此,涼山彝族“爾比”的哲學思想風格,不僅滲入時代文化的因素,表現出時代性,而且總是這樣或那樣反映時代文化的特點,形成文學的時代風格。例如:挨土司住的則苦,挨主子住的則衰,挨畢摩住的則興。出了新土司,樹立新規矩;出了新畢摩,一代經文被更改。土司不是玩笑的對象,老虎不是角斗的對手。土司難投降,石板難爬坡。土司的錢財耗不盡,畢摩的經文誦不完。山羊角沒有戴在頭上,山羊角卻被狗戴在頭上。土司沒有權,權由百姓掌。自從出了烏洋芋,沒有一夜不吃飽,自從有了鄧秀庭,沒有一夜安穩過。土司一言萬兩金,官印一蓋千顆頭。白彝說謊,黑彝不說謊。敲羊皮鼓的是蘇尼,炙羊扇骨的是畢摩。蘇尼向蘇尼問神,畢摩向畢摩算命。德古為家門辯理,大風為場壩掃塵……眾所周知,彝族傳說自“六祖”分支之後,涼山彝族社會階級已有“茲”、“畢”、“摩”、“革”、“卓”五種等級的分化。其中,“茲”、“畢”、“摩”為統治階級,“革”、“卓”為被統治階級。語言是時代的產物,語言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因此,以語言藝術形式表現出來的彝族“爾比”,在特定的時代壞境中,不斷進行著新陳代謝,所有正在消失和正在誕生的彝族“爾比”,都帶著強烈的時代痕跡。通過對“爾比”的品察,我們往往能看到彝族“爾比”在很多時候都很多地方都深深打上了特定時代的烙印。
二.涼山彝族“爾比”的哲學思想風格與民族文化
語言優美生動,形式簡潔明快,題材豐富廣泛,風格獨具魅力,“爾比”是彝族人民世世代代的集體創作,雖片言隻語,卻字字珠磯,它充分體現了彝族人民的生活習慣和風俗人情。涼山彝族“爾比”的哲學思想風格,在這方面表現的淋漓盡致。例如:牧人見了豹狼就打,農人見了泥團就敲。吃掉一粒種,少收一簇糧。勞動得來的飯,香噴噴;勞動得來的衣,暖烘烘。不來回似蝴蝶的白碗,在親戚家中飛;來回似烏鴉的黑碗,在敵人家裡轉。祖先製法,子孫守法。彝族重德古,漢族重印章。水源出彝鄉,水尾留漢區。夸魔鬼,魔鬼更狂;夸邪惡,邪惡更凶。屬狗的日子不涉河,屬雞的日子不理髮。一人一粒湊成把,一人一把湊成捆。不聽父訓過十山,不聽母言過五水。豬蹄十二節,沒有兩節完全相同;道路十二條,沒有兩條完全相同。雞蛋沒有縫,蒼蠅不去叮。虎死留皮,雁死留聲。公理在天上,天風颳不走;公理在地上,螞蟻啃不動。夜長夢多,晝長事多。人心在肚裡,馬毛在表皮。松樹表皮粗糙,內里有芳香的松脂;桑樹表皮光滑,肚裡卻是一包臭水。老樹樹冠平整,老竹竹梢彎曲……珍視它、熱愛它,傳誦它,運用它,從“爾比”中,我們不難發現屬於一個民族的文明、勤勞、勇敢、善良。可以說,從說話的方式來認出一個彝人,就像從他面孔的輪廓,他的發音和他的行為舉止來認識他的民族一樣容易。因為在涼山彝族地區,彝族人民說了三句話,其中肯定有一句富有哲理色彩的“爾比”。此話不假,在日常生活中,彝族人民將“爾比”當做“語言武器”,倒背如流,出口成章。“爾比”也是彝族人們行動的指南鬥爭的工具,將與眾不同的彝民族文化藝術和風俗習慣表現得淋漓盡致。涼山彝族從原始社會一步社會主義社會,題材廣泛,包羅萬象的彝族“爾比”,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有獨特的彝族民間文學風格。涼山彝族“爾比”的哲學思想風格的民族性由此可窺一斑。
三.涼山彝族“爾比”的哲學思想風格與地域文化
我國晚清的學者劉師培作《南北文學不同論》,認為中國文學亦有南北之分:“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間,多尚實際。南方之地,水勢汪洋,民生其際,多尚虛無。民尚實際,故所作之文,不外記事,析理二端。民尚虛無,故所作之文,或為言志,抒情之體。”不言而喻,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涼山彝族“爾比”的哲學思想風格,也滲入地域文化色彩,極具地域風格。彝族的“爾比”牽涉到彝族人民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許多反映和總結農業生產、天文氣象、自然規律的“爾比”,或多或少表現出涼山彝族“爾比”哲學思想風格的地域性。例如:會放會牧,不怕光山禿坡;會耕會種,不怕災年荒月。陰天不打蕎,晴天不割蕎。蛇月積肥,雞月除肥,豬月撒蕎。會耕地,向牯牛要糧食;會放牧,向綿羊要衣穿。人的根是糧,沒糧人餓死;畜的根是草,無草畜死亡;地的根是肥,無肥土貧癖。一天不做活,十天無飯吃。莊稼長一季,成熟在一夜。下午打雷不下雨,早上日出不天晴。正月天晴,夏天落雨。日暈無雨,月暈有風。老樹樹冠平整,老竹竹梢彎曲。樹高枝杈少,山高林木稀。柏樹靠竹子,樹厚沒有風;竹子靠柏樹,竹梢無露水。山坡坡風大,山溝溝風小……彝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在祖國西南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東南部邊緣的山丘地帶。這裡得天獨厚,群山競爽疊翠,江河縱橫貫通,海子星羅棋布,壩子阡陌流綠,氣候類型多樣,資源豐厚富足。彝族人民生活在這樣特定的地域中,不能不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氣息。因此,涼山彝族“爾比”的哲學思想風格必然滲入地域文化的因素,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地域性。
“夫情動而言行,理髮而文見,蓋沉隱以至顯,因內而符外者也”。創作個性和思想感情都是內在隱含的,只有通過文辭形式才得以外化顯露。彝族“爾比”的哲學思想風格具有有機整體性,不僅表現在於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同時也表現在主題與對象的統一。千年傳誦,萬年不老,涼山彝族“爾比”積累了彝族人民從生活中積累起來的智慧,總結了彝族人民從實踐中摸索出來的經驗。“前人不說爾比,後人無話可說”,經過不斷積累創新,去糠留精,彝族“爾比”成為“話中的鹽”。總而言之,具有哲學思想風格的涼山彝族“爾比”,是智慧的結晶體,是彝族傳統文學中的瑰寶,是經驗的儲藏室,是彝族文藝界的一朵奇葩!

活動領域

涼山彝語影視譯製片翻譯創作探究 . .

涼山彝語影視譯配事業已走過了幾十年的路程,彝語影視翻譯工作者給廣大彝族觀眾奉獻出了許多譯製片,觀眾從這些優秀的譯製片中不僅領略到了異國他鄉的一些風俗人情,同時也享受了美好的精神文化大餐。如今,涼山彝語影視譯製片在質和量上都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隨著民族影視文化交流的不斷加深,彝語影視作品生產的嚴重不足,使彝語影視譯製片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起來,這樣翻譯的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在學術領域內,彝語影視字幕翻譯作為翻譯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目前並未得到學術界足夠的重視和關注,故而尚未形成系統化的理論體系。這正如我國著名影視翻譯界學者錢紹昌教授所說:“如今譯製片客群(觀眾)的數量遠遠超過翻譯文學作品客群(讀者)的數量,影視翻譯對社會的影響也決不在文學翻譯之下。但與之相反,翻譯界對影視翻譯的重視卻遠不如文學翻譯。”這與“影視翻譯的社會作用不相稱。這一現象亟應引起翻譯界的注意[①]。”有鑒於此,下面結合我們在彝語影視譯製工作中的所見與所思,談談我們對漢語影視字幕彝譯的粗淺看法。
一.彝語影視譯製片發展回顧
新中國成立60年來,少數民族題材的影視創作迅猛發展。許多涉及到彝族風俗人情、歷史文化的電影相繼問世,如《從奴隸到將軍》、《阿詩瑪》、《天菩薩》、《達吉和她的父親》、《奇異的婚配》、《萬水千山》、《花腰新娘》、《奢香夫人》、《末代女土司》等,這些影片不僅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佳片,也成為民族影視藝術寶庫中的艷麗奇葩。但近年來,彝族電影的發展較為滯後。相比之下,彝語影視譯配事業卻從無到有,蒸蒸日上,碩果纍纍。
涼山彝語影視譯製所使用的語言就是以聖扎話為主,即以彝語北部方言為基礎方言,喜德縣(李子鄉)的語音為標準語音,兼顧涼山各地方言(如所地、阿都、依諾)特點,擁有廣泛的客群面。幾十年來,熱愛彝語影視譯製事業的人們從未放棄,他們正在勇往直前地走在康莊大道上。到如今,彝語影視譯製片已開始初露崢嶸。涼山電視台彝語頻道正式(試播)開通後,彝語影視譯製獲得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平台,彝語電影、電視劇譯製工作像雨後春筍般地蓬勃發展起來。涼山電視台彝語頻道開辦《彝語電影》欄目,為彝區廣大觀眾了解影視世界打開了一扇視窗,滿足了彝區人們民眾對先進影視文化的渴求。經過彝語版的包裝,許多優秀譯製片深入人心,廣受讚譽。如《人在囧途》、《貓和老鼠》、《亮劍》、《士兵突擊》、《西遊記》等電影、電視劇全部譯製成彝語進行播出後,讓觀眾感受到了傳統文化、本土文化的魅力。
二.影視片名彝譯的幾點技巧
影視片名,是電影電視片的點睛之筆,是影視內容的高度濃縮。一部優秀的影視譯製片,除了出色的配音,唯美的畫面,感人的情節,其片名的翻譯同樣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影視片名的翻譯要充分考慮到社會效應、觀眾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譯文務必做到雅俗共賞,傳情達意。在翻譯實踐中,一個影視劇片名雖然只有寥寥數字,但要準確的翻譯成彝文並非容易。漢語和彝語都屬於漢藏語系,但都有各自獨立和分明的系統,在形態和句法方面二者存在很大差異。正是由於漢語和彝語之間往往是既有個性又有共性,所以在影視片名翻譯實踐中,我們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種方法進行翻譯。一般來說,漢語影視片名的彝譯策略主要為音譯、直譯、意譯和混譯四種。通過對這些翻譯策略的正確分析,更多地認識了解到什麼時候採用什麼樣的翻譯策略,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到中文影視片名的彝譯,最終達到給影片錦上添花的目的。
第一,根據影視片名的讀音,用發音近似的彝字將片名翻譯過來。音譯過來的片名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有益於文化交流,吸引觀眾。一般情況下,使用人名、地名或某一種特有的事物作為片名的影片,採用音譯較為妥當。例如,“阿詩瑪”(1964)音譯為《AxShyMop》,“周恩來”(1991)音譯為《ZhoNgeLiep》,“霍元甲”(1982)音譯為《HopYuopJiep》,“南京!南京!”(2009)音譯為《NapJi!NapJi!》,“香格里拉”(2011)音譯為《XieGeNipLa》,“大渡河”(1980)音譯為《DipBoHxoYy》。但是,對於某些電影片名的彝譯,單純音譯是行不通的。例如,“井岡山”和“延安頌”分別譯為“JiGaBbo”和“YiepNgaBu”,這樣的譯名簡單明了,有聲有色;如果單純音譯為“JiGaSha”和“YiepNgaSop”的話是一種誤譯,而且這樣的彝譯名非澀難懂,枯燥無味,絲毫沒有反映出影片深遠的歷史背景,也難以激發觀眾對這一影片的興趣。
第二,根據影視片名的特點,在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片名內容和形式的前提下進行彝譯。採用這種翻譯方法時,對漢語影視片名的彝譯,彝語譯名不要求等同於漢語片名的字數和表現形式,但在內容方面要保持與原片名的一致性。當然,影視片名的直譯,不是簡單的字字對譯,過度的直譯卻會讓人啼笑皆非。例如,電影“鬼子來了(2000)”可譯為《BbuJjiLaOx》;“澳門兒女”(1999)譯為《OpMipSseLy》;“舉起手來”(2005)譯為《LotChepShuLa》;“消失的子彈”(2012)譯為《JjypBboSuChotMa》;“解放大西南”(2010)譯為《YoxSiGgoPuTip》等。當然,電影片名的直譯,不是簡單的字字對譯,過度的直譯卻會讓人啼笑皆非,如“狼牙山五壯士”(1958)的彝譯名《LapYapBboTotSseDdaNgeYuo》,似乎不太準確,不太藝術。“狼牙山五壯士”講述了五位八路軍戰士為了掩護大部隊和民眾轉移,在狼牙山上與數十倍於己的敵人激戰一天,最後全體跳崖犧牲的故事。因此,將其譯為“LatRreBboTotSsaKuoApMopNgeYuo”是再恰當不過了。但是,考慮到與原作的信息和功能的對等,可將其縮減譯為“LatRreBboTotSsaKuoNgeYuo”。首先,“LatRryBbo”更能襯托出狼牙山的崢嶸險峻和五壯士的英勇頑強;再者,在彝語當中“SsaKuo”有“壯士、英雄”之意,而“SseDda”和“壯士、英雄”風馬牛不相及,因此翻譯上就會顯得牽強附會。
第三,根據影視片名的大意來翻譯,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譯。由於漢彝語言表達習慣的不同,民族歷史文化的差異,有些片名往往具有特殊的內在含義,無法從影視譯名中將其完整表達出來。這時採用意譯的方法,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這種譯法靈活,不拘一格,只要保持原片名的內容,並不局限於原片名的形式。在漢語影視片名的彝譯中,可以運用這種技巧的佳例不少。在漢語電影片名的彝譯中,可以運用這種技巧的佳例不少。例如,電視連續劇“紅蜘蛛”描寫了10個不同職業、不同經歷的女人,卻都因喪棄人格、喪失人性而墮入犯罪的深淵,最終走向刑場。如果逐字翻譯該片名的字面意思,可譯為《BbuNyipMopAHni》,但這並不能透射出影片的內容,因此將其意譯為《GgaxNuoChop》或《YotGgaVur》,更能反映出這部電影內容的精髓。再如,《戰地黃花》描寫的是七十多年前,三十名女紅軍戰士隨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的故事,謳歌了中國女性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奮鬥犧牲的偉大精神,因此可以忽略片名中的“黃花”,直接意譯為《SitPupHnixDda》。
第四,在對漢語影視片名進行彝譯時,比較常用的是將音譯、意譯、直譯等多種形式融為一體混譯技巧。對中文影視片名的彝譯,可以採取直譯與意譯相結合的典型例子比比皆是,如“不歸路”(2007)譯為《ApBurGga》;“給我一個吻”(1968)譯為《CuopLuoBbutNgaDit》;“讓子彈飛”(2010)譯為《ShaxTurBbyxJji》。而音譯加意譯如“紅高梁”譯為(1988)《GepBbuHni》,“瞧這一家子”(1979)譯為《CyxYieCuopLuoHxep》,“遲到的春天”(1980)譯為《LaNyitSuNyixKe》等。總之,片名是影視片給觀眾的“第一印象”,成功的影視片譯名能夠讓人印象深刻,回味無窮;而失敗的影視片譯名,則會令人啼笑皆非,哭笑不得。我們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在探索中不斷尋找規律,並且將這些經驗和規律運用到翻譯實踐中,才能讓影視譯製片片名成為打開觀眾心靈之門的“一把鑰匙”。
二.影視對白彝譯必須遵循的原則
在影視對白的翻譯中,經常需要考慮三個問題:如何保證譯文的配音與演員的口型相吻合,字幕翻譯與配音翻譯都要考慮對白語言與電影畫面的配合;如何正確把握影片中的人物個性特點,賦予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如何立足觀眾的觀賞需求,巧妙地將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讓觀眾感受到了傳統文化、本土文化的魅力。口型化、口語化、本土化,三點連成一個“翻譯堡壘”。所謂“三化”原則,對影視譯譯製片的成敗與好壞發揮著怎樣的影響呢?
第一.口型化原則
口型化原則,就是要注重劇情的連貫性,拿捏好影片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關聯。影視片是一門“聲畫對位”的藝術,其中原版電影電視片子的畫面不可能改變,只能讓翻譯過來的對白去適應畫面。鑒於這種情況,譯者在翻譯影視片對白時,要充分考慮對白語言與影視畫面的配合,衡量語句長短在節奏和口型上的搭配,保證譯文儘可能與原話長短一致,字數相當。因此,對漢語影視片中句子成分進行彝譯時,譯者通常採用增補或刪減的方法,從而達到影片聽覺效果和視覺效果的完美統一。例如:
(1)打雷啦!下雨啦!快收衣服啊!——《大話西遊》(1995)
(譯文1):Momuguox!mahxajjipox!Hxitjjomuvitggayu!
(譯文2):Muguox!Hxajjixox!Njimuvitggayu!
這是《大話西遊》(1995)中的經典台詞,這句對白雅俗共賞,反映了影視語言的簡潔性。原文有11漢字,而譯文字數太多語句太長的話,配音時口型很難同步。所以,可以通過刪減譯文的方法,音節和原文字數基本相當,不僅準確傳遞了原文的形式美,而且達到了配音與演員的口型相吻合的目的。當然,電影對白的翻譯,除了要保證譯文的配音與演員的口型相吻合,還要注重劇情的連貫性,前後呼應,承上啟下,才能符合劇情的需要。例如《地道戰》(1965)裡面有有一句經典台詞:“高!實在是高!”,如果不考慮這部電影的情節內容,只看這句台詞的字面意思,可能會誤譯為“Ahmur,Vujjimuahmur!”。這裡面的“高”,並不是一般高度上的“高”,這是偽軍高司令豎起大拇指在日本軍官面前說的話,應譯為“Guo!Vujjimuguo!”。
第二.口語化原則
口語化原則,就是要賦予影片中的人物簡潔化、個性化的語言。電影是一種語言,是由聲音語言、畫面語言和色彩語言組成的。電影的聲音語言多以人物對話、內心獨白或旁白的形式出現。電影中的人物對話,就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脫口而出的語言,一般不拘泥於文字句子的結構。基於電影語言的這些鮮明特點,譯者在將其翻譯成彝語時,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礎上,應儘可能翻譯得簡潔化、口語化。許多影片賦予人物個性化的語言,使用了大量帶有口語色彩的辭彙,具有鮮明的聆聽性和感情表現力,因而在翻譯時要保持原文的口語特色。例如,《亮劍》(2005)中就有許多這樣的對白:
(2)李雲龍:“只要我在,獨立團就嗷嗷叫,遇到敵人就敢拚命,要是哪一天我犧牲了,獨立團的戰士也照樣嗷嗷叫。我就不相信他們會成為棉花包,為什麼呢?因為我的魂還在!”
NIYopLop:“Ngagoxjjosyzzy,Dixzzurtuoplitixbbuwu,Bbujjizogoogoapyip,Ngamaxsuxietnyipggitddixgonyi,Dixzzurtuopmotyuoplitatlyptixbbuwusu.Copwoxlijuoddurbboladdixngacyapnjyp,Xietmuddixne?Ngatyyrhlaapbbuyyddi!”
(3)李雲龍:“老子就不信這個邪,都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誰怕誰啊?”
NIYopLop:“Ngaxlicyxggeapnjypsuddip,Iqiggumanditmaliapjjokaxddimajjyxjiemap?”
例(2)中“嗷嗷叫”是很棒的意思(東北方言),在這句對白里的“嗷嗷叫”,不但是一股拼勁、衝勁,而且是一種高度的智慧,一種實幹的精神。如果揪住“叫”不放,翻譯成“Kepopdashyr”,顯然這個詞義和“獨立團”不搭配。因此,將其譯為“Tixbbuwu”,不失為一種既簡潔又能傳情達意的譯法。
例(3)中“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若翻譯成“Liexbbanyipmaiqimadurda”,就顯得平淡無味,甚至有點搞笑。如果將這句翻譯成“Iqiggumanditmaliapjjo”就不但生動、準確、而且口語化,很好地保留了原文的美感和韻味。
第三.本土化原則
本土化原則,就是要通過影片將本土特色文化、民族傳統文化表現的淋漓盡致。電影譯製片作為文化傳播的一種媒介,使用本土化的語言對觀眾具有強烈吸引力。彝語電影譯製片只有立足彝族觀眾的觀賞需求,巧妙地將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才能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聽覺和視覺衝擊。特別是電影裡傳遞的語言和文化要充分考慮彝族觀眾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和欣賞角度,語言要立足本土文化,通俗易懂,雅俗共賞。簡單的說,彝語電影譯製片字幕翻譯的本土化,就是在保留原文語言的形象美的基礎上,加入大量彝族文化里的元素包括彝族式成語﹑彝族諺語和彝族歷史典故等。例如:
(5)“山雨欲來風滿樓”可譯為“Hxajjixlamixhxaxhlypur”。
(6)“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可譯為“Nbopmunbopbur,Ddimuddiqix”。
(7)“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可譯為“Bboxzzeddophxip,Mupbatyyggux”。
(8)“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可譯為“Ggashomuxwecha,Nyipshocoxhxienra”。
很明顯,這種可以套用彝族爾比的電影對白,不能字字對譯,要靈活運用各種“爾比”,賦予影片一定的民族特色,本土氣息。很明顯,有時動用彝族“爾比”去對應中國諺語、古詩詞,這種對仗既尊重原語的語言結構,又從內容上形式上都給予最大程度上的匹配,這是彝族觀眾所喜聞樂見的形式。
綜上所述,電影是一種大眾媒體,它融合多種藝術傳播手段。在全球化背景下,它不僅能傳播信息,而且能反映各國多姿多彩的生活,給觀眾以藝術和美的享受。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電影的觀眾面之廣在於普通人也能看懂電影。因此,電影語言應雅俗共賞、老少皆宜,電影片名更應如此[②]。總而言之,正如錢歌川先生所說,“翻譯沒有固定的規則和方法”。我們要結合彝語電影譯製工作中的所見與所思,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尋找出一些規律,把經驗和規律自由地運用到翻譯實踐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彝語影視譯製片“從小帶大”,彝語影視譯製片之花才能更為“萬紫千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