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特種部隊

朝鮮特種部隊

20世紀90年代初,朝鮮人民軍在部分改革後變成一支既能進行傳統戰爭、實施特種作戰,又能兩者高效結合進行合成作戰的部隊。目前,特點是立足於游擊戰、靈活機動、戰鬥力超強。朝鮮特種部隊具體人數目前不詳,估計在8.8-12.15萬人之間。朝鮮特種部隊是在金日成南進作戰思想下組建的。

基本信息

編制體制

人民軍特種部隊最高指揮機關是國防部,分別隸屬空軍、海軍、軍事情報局、作訓部和第一梯隊(前線軍),前4個機構所屬部隊主要針對戰略目標實施特種行動,後者針對戰役戰術目標。
在體制上,朝鮮特種部隊分為三類:輕裝步兵、偵察部隊、狙擊部隊。輕步兵與連、營級正規部隊聯合作戰,攻擊敵方軍事、政治和經濟目標;偵察部隊獨立行動,負責偵察活動,獲取偵察或目標情報;狙擊部隊任務與輕步兵相同,惟一的區別是全部單獨指揮、單獨行動。
在編制上,人民軍特種部隊分為22(或23)個旅,其中2個登入狙擊旅分別部署在東、西部沿岸(1996年8月,這2個旅中的第22大隊在韓國沿岸成功實施了一次特種行動),2個狙擊空降旅分別部署在江原道和黃海北道,4個狙擊旅(或偵察旅)部署在江原道和開城市非軍事區邊界地區,14或15個輕步兵旅,其中2個也可能是狙擊旅,除5個旅部署在中部和沿岸地區外,其餘全部分散部署在非軍事區邊界處。另外還有18個獨立營,其中17個偵察營,包括海軍和空軍偵察營,1個空降營,全部分散部署在非軍事區邊界處。
在組織上,所有特種部隊的領導工作由國防部作訓部(TUGB)和軍事情報局(TB)具體負責領導,根據部門直接職能劃分各管轄相應的特種部隊,執行任務時與前線軍和機械化軍協同。
作訓部是所有特種部隊的中央指揮機構,直接隸屬總參謀部。除領導職能外,還負責特種部隊的戰鬥訓練,戰事期間有權監督實施特種戰略行動或特種軍級別的作戰行動。
軍事情報局是基本情治單位,負責安排實施計畫滲透行動,向韓國境內派遣特種隊員,蒐集戰略和戰術情報,同時負責所有協助蒐集軍事情報的間諜機構的戰役指揮,培訓偵察破壞分隊,秘密投送敵境,從事非傳統戰事。
據報導,部分特種部隊,4個偵察營、3個狙擊旅、3個輕步兵旅,直接隸屬前沿部署的第1、2、4、5軍,有5個偵察營、4個輕步兵旅直接隸屬機械軍。

輕步兵旅

朝鮮特種部隊朝鮮特種部隊
1969年,朝鮮開始組建輕步兵旅,專門成立了第7特種軍(局),完成後擁有22個輕步兵旅(14個掛編在第7特種軍,8個隸屬前線軍)。與人民軍大部分正規部隊一樣,幾乎全部直接部署在非軍事區附近。
每個輕步兵旅約5200人,所有隊員都有4-7年戰鬥部隊服役經歷。也有報導稱,每個輕步兵旅人數在3300-3600人之間,下轄5-10個營。輕步兵旅參加諸兵種合成作戰,也可分編為獨立營單獨行動。
輕步兵旅的具體戰鬥任務是:向距離直接戰事地區前線35-70公里的敵後防禦縱深滲透;攻占或摧毀敵方存放核化或飛彈武器的軍事目標;阻止敵方使用特別重要的目標或將其摧毀;包抄敵人防禦陣地將其包圍或側攻,配合陸軍正規軍行動;攻占或摧毀指揮所、通信和交通線;滲透到敵人防禦縱深查明並控制重要地區和民用目標(水壩、電站等);作為偵察實施手段完成陸軍師、軍應完成的偵察任務;作為後方警衛隊和障礙隊,擾亂敵人的行動,炸毀敵人推進道路上的橋樑、隧道、能源系統等。
實施特種作戰時,隊員們通常穿便裝或美國、韓國軍裝,3-5人一組,騷擾敵人,蒐集情報。通常在夜間或能見度較低時進行滲透,越過非軍事區,可步行穿越陸界,鑽地道,藉助小型空中運輸工具空降,或者從海上登入,使用超小型潛艇或外形與普通漁船一模一樣的特種高速船。
特種隊員的裝備視任務而定,通常裝備匕首、消聲手槍、AK-47自動步槍或M-16步槍、手榴彈、爆炸裝置、RPG-7或AT-3榴彈發射器、60毫米迫擊炮等。

特種空降旅

朝鮮陸軍特種空降和空中機動旅,擁有在韓國後方縱深發動戰事的能力,任務與敵方陸軍部隊主要作戰任務基本相同。
空降時使用低飛航空設備,主要是很難被敵方雷達發現的安-2運輸機或MD-500直升機。安-2一次能運送10名全副武裝的特種士兵,作戰半徑300公里。MD-500一次運送4名特種隊員,作戰半徑600公里。
人民軍空降作戰的主要任務是在敵後發動攻擊、實施偵察、梯隊展開。在主力攻擊前先實施偵察,少量隊員戰術空降,保障對空降區域的控制,準備主力著陸平台。主力空降後,集結,集中所有資源,準備行動。加強梯隊在支援部隊配合下,全部著陸需要4-6個小時,幾乎總是在能見度較低的情況下進行,通常帶有可維持3-4天的彈藥和食品儲備。
人民軍特種部隊司令部允許直升機空降,實施空中機動行動,通常由輕步兵旅、軍官兵參加,只要有任何可能,就將直接空降到目標地區。

狙擊和偵察旅

狙擊(偵察)旅是朝鮮特種部隊精英中的精英,和平時期由上級司令部情報部門指揮,軍事時期的指揮功能立即移交給第7特種軍(局)。
狙擊旅人數與輕步兵旅相當,3600-4200人,由旅部、後勤保障和支援部隊、通信保障部隊、10個偵察營組成,主要作戰單元是2-10人的偵察隊,隊員全部從各軍兵種精銳部隊中挑選。
有報導稱,朝鮮特種部隊中有一個清一色的女兵偵察旅,名為“牡丹旅”。在這支部隊服役的特種偵察隊員全部會說英語。

培訓和作戰

朝鮮特種部隊培訓期限通常為12-24周,偵察旅還要進行3-18個月額外培訓,學習城市或鄉村條件下的游擊戰戰術,掌握髮動游擊戰、反游擊戰、保障內部安全、抓捕或消滅敵方要員、實施心理戰、使用爆炸裝置和通信設備、仿造各種證件等特種技能。
敵後作戰時,各分隊都有明確的分工。偵察隊要首先突破可能遇到的障礙,發動攻擊,以此掩護其他行動隊;突襲攻擊隊攻擊目標,同時作為爆破隊完全摧毀敵方目標;情報蒐集隊負責抓俘虜,蒐集各種可能的證件和各種情報;掩護隊負責以狙擊火力攻擊敵人保護戰友;障礙隊負責布設障礙物,阻止敵人推進,防止敵人突破。偵察隊隊員此時的標準裝備是AK-47自動步槍或M-16步槍、RPG-7或AT-3榴彈發射器、火箭筒、反步兵地雷、阻止敵人汽車交通設備推進的特種設備、60毫米迫擊炮。
2個專門用於海上登入的輕步兵旅,直接隸屬於作訓部,負責執行戰略任務,曾積極參與1996、1998年的軍事偵察行動,聲名大震。在組織上與陸軍輕步兵旅類似,2個旅共有5000人,10個營,每營400多名隊員,下分5個登入作戰隊,全體隊員人人都是戰鬥蛙人。

特種游擊隊

朝鮮一直重視游擊戰,視其為革命鬥爭的必要組成部分,為此專門組建了特種游擊隊。在編制上,特種游擊隊隊員數量差別較大,從一個排到一個團各不相同。為高效發動游擊戰,這些部隊隨時可以組建敵後游擊隊,組建並援助地方游擊隊,實施縱深偵察和各種特種行動,支援主力。完成任務後,特種隊員返回原部隊繼續服役。特種游擊隊員都要接受合成作戰訓練,執行政治任務時必須與武裝起義組織配合,避免與敵人優勢兵力正面接觸,只尋機攻擊敵方防護較弱的小股部隊。特種部隊繼承、發揚韓戰期間獲得的豐富的游擊戰經驗,能在最不利的地形條件下英勇作戰,可相當隱蔽地成功滲透到敵後組織第二梯隊,展開特種行動。

軍事分類導航

軍事是以準備和實施戰爭為中心的社會活動。諸如武裝力量的組織、訓練和作戰行動;武器裝備的研製、生產和使用;戰略戰術的研究和套用;戰爭物資的儲備和供應;國防設施的計畫和建造;後備力量的動員、組織和建設等,都屬於軍事的範疇。它涉及國家的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意識形態等各個方面,既受這些因素的制約,又對它們發生不同程度的作用。
軍事裝備軍隊兵種戰略戰術軍事術語
軍事理論軍事基地軍事院校世界組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