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餐

朝餐

朝餐,漢語辭彙。 拼音:cháo cān, 釋義;1、早飯;吃早飯。2、借指衣食,生活。

基本信息

詞目

朝餐

拼音

cháo cān

引證解釋

1、早飯;吃早飯。

晉 郭泰機 《答傅鹹》詩:“況復已朝餐,曷由知我飢。”

唐 韓愈 《病鴟》詩:“朝餐輟魚肉,暝宿防狐貍。”

唐 白居易 《把酒》:朝餐不過飽,五鼎徒為爾。夕寢止求安,一衾而已矣。

唐 白居易 《衰病無趣,因吟所懷》:朝餐多不飽,夜臥常少睡。自覺寢食間,多無少年味。

唐 元稹 《後湖》:朝餐布庭落,夜宿完戶樞。鄰里近相告,新戚遠相呼。

唐 常建 《贈三侍御》:折翮悲高風,苦飢候朝餐。湖月映大海,天空何漫漫。

宋 楊萬里 《插秧歌》:“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一回:“越椒令曰:‘擒了楚王,方許朝餐。’眾人勞困之後,又忍著飢餓,勉強前進,追及後隊潘侫之軍。”

清 昭連 《嘯亭續錄·貴臣之訓》:“坤寧宮祭神胙肉,皆賜侍衛分食,以代朝餐,蓋古散福之義。”

2、借指衣食,生活。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回:“使人夜伺其所為,方挑燈織屨,俟明早賣之,以治朝餐。”

林之夏 《行路難》詩:“河冰十月裂膚寒,百里千里謀朝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