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新聞社

朝日新聞社

1879年1月25日,《朝日新聞》由大阪上任木村平八創立於當時日本經濟發達的大阪。《朝日新聞》的報名蘊含“旭日升天、萬象惟明”之意,字型取自歐陽詢《宗聖觀記》。1881年,木村將虧損嚴重的《朝日新聞》轉讓,由村山家族與上野家族共同經營。村山、上野兩個家族一直是該報的兩個主要大股東,被稱為“社主”。1888年7月,《朝日新聞》打入東京,設立東京本社,買下東京的《覺醒新聞》,發行《東京朝日新聞》;1889年,大阪《朝日新聞》改名《大阪朝日新聞》;1935年2月河10月,《朝日新聞》又先後打入九州和名古屋,分設了西日本本社和名古屋本社;1940年9月1日,該報在各地出版的報紙統一刊名為《朝日新聞》,分設在東京、大阪、大倉、名古屋、札幌等地出版發行。為了推動《朝日新聞》走向全國,以滿足各地基層讀者的需要,需要具有針對性細緻的地方版面,為此,《朝日新聞》從創刊初期就注重發行地方版,加強地方通訊社網路的建設。到1930年逐漸實現一縣一版的地方版格局。除重要訊息通過綜合版統一編排,內容基本相同外,其他訊息則是各地自己采寫,各自編排,版面各具特色。

朝日新聞社朝日新聞社
朝日新聞是日本最有影響力的大報之一。其早報發行量約850萬份,晚報發行量約400萬份。它自1879年創刊以來已有120多年的歷史,一直以客觀、公正、迅速的報導,進步而公正的評論,多層面的深入解說為辦報目標。

新聞社分支

朝日新聞在日本設有東京、大阪、西部和名古屋四個本社以及北海道支社和福岡本部。各都道府縣共設有43個總局,全國各主要城市共設有250個支局。擁有兩架噴氣式飛機和四架直升機供採訪報導使用。

它的採訪網路遍布國內外,國內約有300處記者站,海外則有30個常駐機構。中國地區分別設有中國總局(北京)、上海支局、香港支局和台北支局,並於2005年1月新成立了廣州支局。

行業涉及領域

  朝日新聞的報導在日本國極具影響,擁有廣大的讀者群。朝日新聞不僅僅是報紙,它也是一家大型綜合性媒體。除發行《朝日新聞》外,還發行有英文報紙《AsahiEveningNews》,周刊雜誌《周刊朝日》《AERA》 ,月刊雜誌《論座》等,每年發行超過700種雜誌和書籍。

朝日新聞還提供網路信息服務和數字廣播,其中“asahi.com”自1995年開始向社會提供服務以來,作為日本網上最大的新聞網站而名列前茅。除此之外,朝日新聞積極從事展覽會、音樂會、戲劇和體育事業等各種活動的策劃和舉辦。它長期致力於促進同中國的友好交流,至今已經舉辦了中國文物展、書法展、遣唐使之足跡等大量與中國相關的活動,並均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和廣泛好評。

歷史痕跡

1937年7月7日,伴隨著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日本著名新聞機構――朝日新聞社派駐中國的幾百名戰地記者隨著日軍的推進,向日本本土發回了大批第一手的戰場照片及報導。朝日新聞社由此開始出版系列《支那事變畫報》,在日本及日軍前線、汪偽政權高層銷售或傳閱。該刊頭兩期叫《北支事變畫報》,第3期叫《日支事變畫報》 ,第4期起改為《支那事變畫報》 。畫報發行沒有固定周期,屬於臨時增刊,共發行35期,停刊於1940年8月30日

在2008年,人民網與朝日新聞社、東亞網開展奧運友好合作。

朝日新聞社三方簽約
人民網總裁何加正、朝日新聞數字媒體總部總部長田仲拓二和東亞網社長鄭求宗出席儀式致辭並共同簽署了友好協定書。人民網副總裁官建文、朝日新聞數字媒體總部總部長助理井上實於、東亞網經營支援中心長金炯勛、東亞網映像採訪組科長鄭永俊等中、日、韓三方代表出席了簽約儀式。

站外連結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zx/2008-03/21/content_6556628.htm

http://world.people.com.cn/GB/8212/51163/51164/3567666.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