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侯乙墓內棺漆畫

會侯乙墓內棺漆畫

會侯乙墓內棺漆畫,1978年5月出土於湖北省隨縣擂鼓墩會侯乙墓,時代為戰國早期。

簡介

會侯乙墓內棺漆畫會侯乙墓內棺漆畫
會侯乙墓內棺漆畫
戰國木胎漆繪
棺側縱132厘米,橫249厘米
湖北省博物館藏
漆畫在內棺左右側板及頭檔上,外表以生漆為地,用黃、黑、灰三色裝飾圖案和神異圖像。其神異圖像繪於左右側板戶牖紋圖案兩邊,專家已論及者有三:一、若人面鳥身者四軀,皆頭著兩尖飾物,兩翅舒展,一手握戈腹部畫鱗紋,兩腿叉開,有扇形尾翼,或指為引魂升天的“羽人”。二、若戴假面者八軀,頭頸都有複雜飾物,胸腹飾獸面,執雙戈跨下若火焰狀紋,或考為頭戴熊首假面,驅鬼逐疫的“方相氏”。三、若羊首人身者八軀,位於方相氏下,兩腮有長須,亦持雙戈,或認為與前一種神聖形象有關,是方相氏率領下由百隸裝扮的神獸。四、狀若大鳥者四,位於神怪形象之上,雞頭,長頸,直立,振翅張爪,其身左右對稱,被認為是負載靈魂升天的鸞鳳。此外在內棺正面頭檔上,尚畫有朱雀、白虎。朱雀昂首而立,一足曲舉,一足踏白虎背;白虎張嘴吐舌,回首顧盼,姿勢雄健。此內棺漆畫極富於裝飾性,左右側板圖介基本對稱,畫面用整齊的方框分割成各相對獨立部分。內容詭秘,並以蛇形圖案為主要裝飾,更多地受到當時楚文化的影響。

相關條目

文物 圖案 美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