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機密

最高機密

最高機密是約翰・格倫John Glen導演,羅傑・摩爾Roger Moore、卡洛爾・布蓋Carole Bouquet(美琳娜・哈維洛克Melina Havelock)、琳恩-霍麗・約翰森Lynn-Holly Johnson(Bibi Dalhe)、戴斯蒙・李維林Desmond Llewelyn主演的作品,於1981年上映。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理察・麥鮑姆重新回到編劇崗位(與邁爾爾・威爾森Michael G. Wilson合寫),加上前邦德電影剪輯約翰・格倫掌鏡,使得《最高機密》回到較嚴肅的邦德電影行列。這部1981年上映的電影是聯美公司UA和製片家Cubby Broccoli(另一位製片Saltzman在《金槍人》後離開)的第12部007電影。邦德在此片中的任務是要找回一個被偷走的飛彈發射傳達器,並解決一位希臘女郎為被謀殺的父母復仇的渴望。由卡洛爾・布蓋飾演復仇天使美琳娜相當適合,而Topol的角色特性令人想起在《第七號情報員》中表現搶眼的Pedro Armendariz。

許多人認為《最高機密》是羅傑・摩爾所演的七部007電影中演得最好的一部,這部電影噱頭不多,而是著重在陰謀和冒險情節。高潮包括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登山戲,突襲海邊倉庫的戲與《第七號情報員續集》吉普賽營打鬥場景有異曲同工之妙,拍攝出色的潛水通過船底場景(取自弗萊明的《生死關頭》一書),並且考慮到邦德之妻特蕾西在《女王密使》死亡的情節。

主要情節

英國一艘間諜船在希臘爆炸,船上有一個發射機,可使整個北極星飛彈系統全部報廢。哈維洛克先生在尋找這項裝置時不幸被殺身亡,他的女兒美琳娜試圖進行報仇,007說服美琳娜一同去從沉船上取下發射機,但是從水下返回時被抓。007在逃出後,根據種種線索發現發射機被帶到了一個孤山頂上的一個修道院中,007歷盡艱險,終於將發射機扔下山崖摔毀。

反派角色:試圖阻止邦德發現電腦機密的間諜

特色:解密

噱頭:我們原以為已經在《金剛鑽》中完蛋的魔鬼黨黨魁布洛菲爾德在本片開頭再度出現!邦德在祭奠完亡妻特蕾西(參見《女王密使》)後乘坐直升機回總部接受新任務,不想直升機駕駛員在中途被殺,布洛菲爾德用遙控系統接管駕駛後準備把邦德好好玩弄一番之後再解決掉。但邦德利用遙控系統的弱點,擺脫了控制並發現了布洛菲爾德的藏身處。最後邦德用直升機把垂死掙扎的布洛菲爾德送進了煙囪----------應該說送進了地獄。至此,007和魔鬼黨的故事畫上了句號。

喬治拉贊貝的仇,羅傑摩爾幫忙給報了^O^)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約翰格蘭 John Glen

編劇 Writer:

伊安弗萊明 Ian Fleming

理察麥鮑姆 Richard Maibaum

麥可G威爾遜 Michael G. Wilson

演員 Actor:

Roger Moore羅傑摩爾 Roger Moore

Carole Bouquet卡洛爾布蓋Carole Bouquet

Charles Dance查里斯丹斯 Charles Dance

Lynn-Holly Johnson林恩-霍利詹森Lynn-Holly Johnson

Julian Glover朱利安格洛弗Julian Glover

Lois Maxwell露易絲麥斯威爾 Lois Maxwell

Topol

Cassandra Harris

Jill Bennett

Michael Gothard

John Wyman

Jack Hedley傑克海德利 Jack Hedley

Desmond Llewelyn戴斯蒙德萊維林Desmond Llewelyn

Geoffrey Keen

Walter Gotell

James Villiers

John Moreno

Paul Angelis保羅安吉利斯 Paul Angelis

Toby Robins

Jack Klaff

Alkis Kritikos

Stag Theodore

Stefan Kalipha史蒂芬卡里帕 Stefan Kalipha

Graham Crowden

Noel Johnson

William Hoyland

Paul Brooke

Eva Reuber-Staier

Fred Bryant

Robbin Young

Graham Hawkes

John Wells

Janet Brown

Maureen Bennett

Andy Bradford

Jeremy Bulloch傑米布洛奇 Jeremy Bulloch

Clive Curtis

Lalla Dean

Evelyn Drogue

Laoura Hadzivageli

John Hollis

Michel Julienne米歇爾朱利安 Michel Julienne

Koko

Chai Lee

George Leech

Kim Mills

Greg Powell

Lenny Rabin

Robert Rietty

Vanya Seager

Bob Simmons

George Sweeney

Victor Tourjansky

Tula

Max Vesterhalt

Viva

Lizzie Warville

Michael G. Wilson麥可G威爾遜 Michael G. Wilson

Alison Worth

Peter Fontaine

Debbie Newsome

製作人 Produced by:

艾伯特R布洛柯里Albert R. Broccoli

Tom Pevsner

麥可G威爾遜 Michael G. Wilson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比爾康堤 Bill Conti

攝影 Cinematography:

Alan Hume

剪輯 Film Editing:

John Grover

選角導演 Casting:

黛比麥克威廉士Debbie McWilliams

Maude Spector

藝術指導 Production Designer:

彼得拉蒙特Peter Lamont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

John Fenner

布景師 Set Decoration by:

Vernon Dixon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

Elizabeth Waller

視覺特效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德里克麥丁斯 Derek Meddings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Tony Broccoli

Gerry Gavigan

Terry Madden

Gareth Tandy

安東尼韋恩Anthony Waye

Arthur Wooster

Michael Zimbrich

Paul Tivers

上映發行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英國 UK1981年6月24日

美國 USA1981年6月26日

菲律賓 Philippines 1981年7月

以色列 Israel 1981年7月

南非 South Africa 1981年7月

荷蘭 Netherlands1981年7月2日

日本 Japan 1981年7月11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81年8月6日

奧地利 Austria 1981年8月7日

丹麥 Denmark 1981年8月10日

芬蘭 Finland 1981年8月21日

挪威 Norway 1981年8月21日

瑞典 Sweden 1981年8月22日

法國 France 1981年8月22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1981年11月19日

西班牙 Spain 1981年12月12日

土耳其 Turkey 1984年1月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Danjaq Productions

Eon Productions Ltd. [英國]

聯美電影公司 [美國]

發行公司

聯美電影公司 [美國] (1981) (USA)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美國] (laserdisc)

米高梅聯美家庭娛樂 [美國] (USA)

CBS/Fox [美國] (USA) (VHS)/(USA) (laserdisc)

United Artists Corporation Ltd. [英國] (1981) (UK)

20th Century Fox Home Entertainment (2000) (Australia)

美國廣播公司[美國] (1983) (USA) (TV)

C.B. Films [西班牙] (1981) (Spain)

CBS/Fox Home Video [美國] (1983) (USA)

Home Box Office (HBO) [美國] (1981) (USA) (TV)

Kommunenes Filmcentral (KF) [挪威] (1981) (Norway)

MGM Home Entertainment (Europe) Ltd. [英國] (2000) (UK)

RCA (1981) (USA)(Selectavisionvideodisc)

索尼電影娛樂公司 [美國] (2006) (worldwide)(Ultimate Edition)

Sony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 [澳大利亞] (2006) (Australia)

Sony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 [英國] (2006) (UK)

Tuschinski Film Distribution (1981) (Netherlands)

United Artists (1981) (Australia)

United Artists [德國] (1981) (West Germany)

United Artists (1981) (Italy)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澳大利亞] (1983) (Australia)

關於配樂

在這部007電影中,也破天荒頭一遭讓唱主題曲的歌手在銀幕上演唱,而此舉是很能理解的:美麗的席娜・伊斯頓Sheena Easton演唱由Bill Conti和Michael Leeson合寫的動聽歌曲。緊接著在Easton自己同年的暢銷單曲“Morning Train”之後,“For Your Eyes Only”分別在美國和英國榜上爬升到第四名和第八名。

影片段預告絮

・本片是第一部改編自伊安・弗萊明所著短篇故事的007影片,以往的007影片都是改編自他的小說。

・80年代流行樂天后席娜・伊斯頓(Sheena Easton)成為出現在007影片片頭的唯一一位歌手。

・片中聖喬治號在阿爾巴尼亞海域沉沒的情節是從發生於1968年6月11日的真實海難獲得靈感,當時一艘蘇聯潛艇發生爆炸沉沒於太平洋,共有70人遇難。

・片中美琳娜的父親蒂摩西・哈維洛克的人物原型是著名海洋學家雅克-伊夫・庫斯托(Jacques-Yves Cousteau),伊安・弗萊明曾與其相識。

・本片是聯美公司發行的最後一部由EON Productions 公司拍攝的007影片,此後改由米高梅公司發行。

・本片是截至目前唯一一部沒有出現M的007影片。

・因為公眾對1980年美國普萊西德湖冬奧會非常關注,於是製片方決定到曾舉辦過冬奧會的義大利科爾蒂納丹佩佐(Cortina D'Ampezzo)的阿爾卑斯山區取景拍攝,當地曾承辦1956年的冬奧會。而影片中的冬季運動項目包括滑雪射擊、跳台滑雪、冰球、滑降滑雪、滑冰、越野滑雪等。女演員林恩-霍利・詹森(Lynn-Holly Johnson)就曾為專業滑冰運動員

・羅傑・摩爾曾宣稱不願再扮演007,但後來由於外界未知的片酬改變初衷。

・本集導演約翰・格倫(John Glen)以前曾在多部007影片中擔任第二工作組導演和剪輯師。

・本片是理察・麥鮑姆(Richard Maibaum)與麥可・威爾森(Michael G. Wilson)第一次聯手改編007劇本,兩人的合作一直持續到1989年的《殺人執照》。

・在影片拍攝期間,劇組曾遭遇停止拍攝的窘境,因為修道院的修道士設法阻撓拍攝,他們很反感詹姆斯・邦德的暴力。後來當地政府舉行了聽證會,指出修道士只有權支配掌管修道院內的設施,修道院的外觀屬於公眾場合,為當地政府所有,劇組終於得以繼續拍攝,但從未拍攝修道院的內景,片中修道院內部的畫面是在松林攝影棚製作拍攝的。

・在拍攝碼頭上的動作場面時,托普(Topol)被碎片劃傷。

・與007影片長期合作的《花花公子》雜誌曾在1980年舉辦物色幸運讀者成為邦德女郎的活動,勝出者羅賓・楊出現在片中的花店裡。

・羅傑・摩爾曾稱在拍攝攀岩的鏡頭前,他曾服用小劑量安定並喝了杯啤酒。

・在片頭直升機上的鏡頭中,有一句台詞不得不因為法律原因而被刪掉,因為未擔綱本片的製片人凱文・麥克格羅瑞(Kevin McClory)在幾年前已經享有了“布羅菲爾德”的使用權。

特技人Paolo Rigoni在拍攝滑雪特技時不幸喪生。

・在以往007影片中扮演M的伯納德・李(Bernard Lee)在本片開拍前因胃癌病逝,為了表達對他的尊敬,製片人艾伯特・布羅克里決定不找替代人選,而是改動劇本。

・片中出現的一個女孩後來被證實是變性人。

・在片中扮演伯爵夫人的卡桑德拉・哈里斯(Cassandra Harris)在拍攝期間嫁給了未來007的扮演者皮爾斯・布魯斯南

・羅傑・摩爾與卡洛・波桂在水下的特寫畫面是在攝影棚中拍攝的。

・邦德出現在性感雙腿下的本片海報在一些城市被禁,甚至影片在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首映時被定級“Special X”(相當於現在的NC-17)。

・扮演克里斯塔托斯朱利安・格洛弗(Julian Glover)曾是60年代扮演007的競爭人選。

・卡桑德拉・哈里斯的替身演員在拍攝中被沙灘車撞傷。

・製片人艾伯特・布羅克里的妻子在一次聚會上邂逅了托普,後來他得到了片中的角色。

・Michael Gothard在片中一句台詞都沒有。

・由於製片方不確定羅傑・摩爾是否會繼續扮演007,於是劉易斯・科林斯(Lewis Collins)、David Warbeck、麥可・比林頓(Michael Billington)、大衛・羅伯(David Robb)、麥可・傑斯頓(Michael Jayston)、Nicholas Clay和伊安・奧基爾維(Ian Ogilvy)都曾為候選人選。

・羅傑・摩爾對自己在本片中的表現很滿意。

・被改編成本片劇本的多部伊安・弗萊明的短篇故事最初構思於50年代,是為從未拍攝的007電視劇準備的。

・史蒂芬・斯皮爾博格曾希望執導007影片,並曾和製片人艾伯特・布羅克里商談,同時,喬治・盧卡斯將1981年《奪寶奇兵》的劇本交給了他。

・狄波拉・哈利(Deborah Harry)曾為本片錄製主題歌,但被製片方否決。

・本片原定繼1977年的《海底城》之後,於1979年拍攝和上映,甚至已經如此宣傳,後來《大破太空城》取而代之。在《大破太空城》上映後,曾有報紙錯誤的報導下部007電影片名為“海狼”,當時羅傑・摩爾確實在拍電影《海狼》,但並非007影片。

・本片將聯美公司從倒閉的邊緣挽救回來,當時聯美正因《天堂之門》4000萬美元投入的敗筆而潦倒不堪,破產怕是在所難免。但本片在全球1億9490萬美元的票房讓公司起死回生,從此,聯美開始專注於賣座片的拍攝。

・本片是第一部製作主題曲MV的007影片。

・據導演估算,拍攝克里斯塔托斯試圖溺死邦德和美琳娜場景的膠片每英尺的費用高達2700英鎊。

・本片是查里斯・丹斯的電影處女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