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鏡如

曾鏡如

曾鏡如,三省堂曾氏:夢辰 ,字鏡如,宗族派名照唐,國庠生。一生從事書畫藝術創作。工詩、書、畫三絕著稱。

基本信息


這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代人物畫家。
——中國著名人物畫家蔣采萍先生(原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主任)
人物官服肖像繪製精彩絕倫,色彩使用五彩斑斕,又不失渾厚。他的自畫像明顯融入西洋畫技法,人物繪畫寫真技法,可謂達到自古至清末寫真藝術的最高水準。
——著名中國畫家李魁正先生(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
放眼當下,也應是一位大師級的書畫家。其書法、繪畫藝術渾厚華滋,不失風範,乃大家手筆。
——中國著名國寶級古字畫修復專家陸宗潤
(書法家、畫家鏡如先生自畫像)
曾鏡如:清末、民國廣東知名書畫家,乳名夢辰,字鏡如,宗族派名照唐(1850——1936)。清鹹豐庚戌年九月初三,生於廣東省惠州府和平縣彭鎮(今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彭寨鎮彭鎮管理區華表墩頭村)。
他從出生到去世,正好是大清帝國的晚期,向近、現代化演變時期: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洋務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九一八事變、遵義會議、西安事變等,在這段長達將近一個多世紀,國家多災多難…,近、現代史最混亂的時間裡,都發生在他生活的時代中。在如此複雜的歷史背景下,他始終致力於詩詞、繪畫、書法藝術的創作,走完了長達86年的一生。

鏡如先生工詩文、書法、繪畫著稱,其寫真妙絕當時。精山水、花鳥,擅追容、神仙佛道。書法五體具精,以楷書、行書、草書為最。通《詩》、《經》、《史》、《子》、《集》、《八股文》。精研《六祖壇經》等佛學經典。廣州府贈聯云:“夢筆喜生花色抹畵圖心似鏡,辰星光射斗惠騰菊徑人澹如”。
鏡如先生乃梅園老師(曾克常,字敦五,號梅園,出仕廣州府龍門教諭)之玄孫。幼年隨祖父景象老師(曾南儀,字景象,號燕軒)習四書五經,學書法、繪畫。十餘歲考取國庠生,獲得功名服一套,功名帽一頂。青年時在惠州府以“魚翻波底月,鳥唱花中天”為畫題考取第一名,賞賜予金頂一件(真金制,形如橄欖),被錄入官方機構學習書畫數年。因清末政局動盪,世道戰亂,棄仕進,一心專攻書法、繪畫。中年後返鄉歸隱,深居簡出,游心於藝事,妙悟師造化而學力精深。
鏡如先生在中國畫傳統顏料研製、字畫修復裝裱及修復、裝裱材質上均有深入研究。極力探研墩頭藍織染傳統布藝與字畫、書籍在裝裱上的套用。創“置線裝裱法”,並大力推廣該裝裱方法。曾為和平縣彭鎮華表墩頭藍大型織染坊、布藝、著色方面作指導。其多次參與州府縣大型古建築修復事宜。
民國初、中期,在廣東省和平縣第一回美術展覽會中,以名為《山中有屋無人住,水中有船無人撐》的山水畫作品獲得第一名,1921年參加廣東省第一回美術展覽會展覽。1923年所繪《家梅園老師》人物畫作品在“和平縣第三回美術展覽會”獲得第一名。1934年以84歲高齡在自身備用的壽棺上用重彩丹青完成《極樂圖》。
鏡如先生與時縣、州府、省政要員、畫人墨客多有來往,常被邀請外出作畫,為清、民國時期諸多文人雅士、政要作肖像。在廣東各州府均有出自其本人及其學生題寫的匾額及書畫作品留世。著有《制色學考》、《置線裝裱學說》、《安敦詩集》等。
以下為各時期廣東府文化、政要人士為鏡如先生題贈:
惠州府廩生歐陽箴贈詩云:
學詩學畫總傳神,風雅梅園有替人。
老米小坡家法在,縱然蠡測得通津。

惠州府廩生生葉際逢贈詩:
君是梅園繼起人,名書名畫兩堪珍。
嚴顏暫晤疑難似,妙筆重摹覺倍真。
座上披圖相似議,空中設色亦傳神。
後先輝映人同仰,永見家庭規雉新。

高州府廩生曾宸忠贈詩云:
廣文世家慶麟振,多藝如君善寫真。
繪出化工能造物,描來可堵自傳神。
縱橫疏密構思巧,濃淡淺深設色新,
落紙揮毫誰得似,輞川或者是前身。
在21世紀的今天,當有關於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省古村落、和平縣新八景之一墩頭儒林民俗村:中國·墩頭藍--東江第一儒林·梅園書屋系列歷史文化遺產區慢慢被世人所知曉,其顯得愈發耀眼。當今眾多中國著名美術理論家、畫家和著名文化學者為其作述:
著名美術評論家、詩人、國畫家魯慕迅老先生:“鏡如先生所繪人物造型準確,嚴謹、傳神,用色考究,畫面工中有寫,自然而純真,絕妙也。裝裱用材考究,裱工精到,運用各種纖維增強拉力,創置線裝裱法,是傳統書畫裝幀中的一大創新,…最後以十個‘高’字,對鏡如先生在繪畫、書法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
原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主任、著名人物畫家蔣彩萍先生:“曾鏡如先生繼承了漢、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繪畫傳統,用色考究,發色純正,形神兼備,氣韻生動,…這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代人物畫家。”

原中央美術學院著名人物油畫系主任潘世勛先生:“…,自清朝1850年出生,至1936年駕鶴西遊(民國24年),在世86年間,作畫、書寫不斷,不愧為一代稱職的、敬業的、專業的畫家。”

著名中國畫家、中央民族大學博士導師李魁正先生:人物官服肖像繪製精彩絕倫,色彩使用五彩斑斕,又不失渾厚。他的自畫像明顯融入西洋畫技法,人物繪畫寫真技法,可謂達到自古至清末寫真藝術的最高水準。
旅日華裔著名工筆重彩畫家劉新華先生為曾鏡如先生恢復舊聯:“夢筆喜生花色抹畵圖心似鏡,辰星光射斗惠騰菊徑人澹如”。

中國著名國寶級古字畫修復專家陸宗潤先生:看到曾鏡如老先生的繪畫、書法作品,心生敬意,對鏡如先生繪畫作品創作所使用的繪畫媒介和材料表示肯定及讚譽。從修復的角度希望當下的藝術家們,在繪畫材料的選擇和使用上能像古人一樣使用實實在在的材料進行精心的繪製,以求得作品壽命的延續,這不僅警醒我們在創作時,材料的使用是關乎書畫本身保存與修復的致命因素。對於鏡如先生的繪畫、書法藝術,更稱讚道:放眼當下,也應是一位大師級的書畫家。其書法、繪畫藝術渾厚華滋,不失風範,乃大家手筆。

中央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人物畫家杜武傑:“我的好友青年畫家曾春雷將曾鏡如老先生的書畫**呈現給我時,不由得驚嘆,其寫真技法爐火純青,且以西潤中,書法用線,筆力遒勁,賦色雅致。鏡如先生86歲仍然堅持耕耘書畫創作,畫作精謹,讓人敬佩,當是時下藝術創作者的楷模!”
杜武傑、曾春雷整理
於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研究院
2015年12月
付:曾鏡如先生年表及生活歷史背景
出生:1850年道光帝死、鹹豐帝即位.
1歲:1851年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
3歲: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頒布
6歲:1856年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互相殘殺、1856-1860第二次鴉片戰爭.
8歲:1858年清政府分別與英、法、美、俄簽定《天津條約》
9歲:1859年洪仁玕向洪秀全進呈《資政新篇》
10歲:1860年清政府分別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
11歲:1861年北京政變
1861年總理衙門成立
12歲:1862年京師同文館成立
14歲: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20歲:19世紀60-70年代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9世紀60-90年代洋務運動
33歲:1883-1885年中法戰爭
44歲: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
45歲: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簽定
19世紀90年代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48歲:1898年戊戌變法
50歲:1900年義和團運動高潮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51歲:1901年《辛丑條約》簽定
55歲: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
61歲:1911年黃花崗起義
1911年保路運動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辛亥革命
62歲:1912年(民國元年)中華民國成立
1912年清帝退位.
63歲:1913年二次革命
65歲:1915年護國運動開始
1915年新文化運動開始
66歲:1916年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67歲:1917年張勛復辟失敗
1917年護法運動開始
69歲:1919年5月4日五四愛國運動爆發
71歲: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
72歲:1922年初香港中國海員大罷工、
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73歲: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74歲: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4年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實現
75歲:1925年孫中山逝世
1925年五卅慘案、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爆發
76歲:1926年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77歲: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國民革命失敗
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
1927年8月7日八七會議
1927年8月湘贛邊秋收起義
1927年8月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
1927年底廣州起義
78歲:1928年4月井岡山會師
1928年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
81歲:1931年九一八事變
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82歲:1932年一.二八事變、十九陸軍抗戰
1932年偽滿洲國成立
84歲: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85歲:1935年1月遵義會議
1935年中共中央發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徵到達陝北
1935年一二.九運動
86歲:1936年10月紅軍第二、四方面軍長徵到達甘肅會寧等地,長徵結束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
“安敦居”匾額文革時期同樣遭石灰塗抹,後經小心清理,但墨色及色彩有毀壞。該匾字型雍容華貴、敦實意味濃郁,匾額硃砂鋪底,內畫神秘繁複的萬字文裝飾,匾周邊運用小幅寫意花鳥、山水點綴其中,極其華貴絢麗。其居正是廣東清末民國知名文人書畫家曾鏡如居家之所。從匾中可以感受到當時一個文人詩書畫世家深厚的文化根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