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羅葉

曼陀羅葉

曼陀羅葉,為茄科植物白曼陀羅或毛曼陀羅等的葉,一年草本,高30-100cm。全株近無毛。莖直立,圓柱形,基部木質化,上部呈叉狀分枝,綠色,表面有不規則皺紋,幼枝四棱形,略帶紫色,被短柔毛。

基本信息

曼陀羅葉 版本一

形態特徵 【藥名】曼陀羅葉
【漢語拼音】man tuo luo ye
【英文名】Datura Leaf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atura metel L. Datura innoxia Mill.
【功效】鎮咳平喘;止痛拔膿
【考證】出自《現代實用中藥
【科屬分類】茄科
【拉丁文名】1.Folium Daturae Metelis 2.Folium Daturae Innoxiae
【主治】喘咳;痹痛;腳氣;脫肛;癰疽瘡癤
【採收和儲藏】7-8月間採收,兒用,亦可曬乾或烘乾。

動植物形態

一年草本,高30-100cm。全株近無毛。莖直立,圓柱形,基部木質化,上部呈叉狀分枝,綠色,表面有不規則皺紋,幼枝四棱形,略帶紫色,被短柔毛。葉互生,上部葉近對生;葉柄長2-5cm;葉片寬卵形、長卵形或心臟形,長5-20cm,寬4-15cm,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不對稱,邊緣具不規則短齒、或全緣而波狀,兩面無毛或被疏短毛,葉背面脈隆起。花單生於枝叉間或葉腋;花梗長約1cm,直立或斜伸,被白色短柔毛;花萼筒狀,長4-6cm,直徑1-1.5cm,淡黃綠色,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整齊或不整齊,先端尖,花後萼管自近基部處周裂而脫落,遺留的萼筒基部則宿存,果時增大呈盤狀,直徑2.5-3cm,邊緣不反折;花冠管漏斗狀,長14-20cm,檐部直徑5-7cm,下部直徑漸小,向上擴呈嗽叭,白色,具5棱,裂片5,裂片5,三角形,先端長尖;雄蕊5,生於花冠管內,花葯線形,扁平,基部著生;雌蕊1,子房珠形,2室,疏生短刺毛,胚珠多數,花柱絲狀,長11-16cm,柱頭盾形。蒴果圓球形或扁球狀,直徑約3cm,外被疏短刺,熟時淡褐色,不規則4瓣裂。種子多數,扁平,略呈三角形,熟時褐色。花期3-11月,果期4-11月。
一年生草本,高1-2m。有惡臭,全株被白色細腺毛及短柔毛。莖粗壯,直立,圓柱形,基部木質化,上部多呈叉狀分枝,灰綠色。葉互生或近對生;葉片廣卵形,長8-20cm,寬5-12cm,先端急尖,基部斜心形,全緣或呈微波狀,背面葉脈隆起。花大,直立或斜升,長15-20cm,直徑7-8cm,花冠白色或淡紫色,具5棱;花萼筒部有5稜角,先端5淺裂,花後自近基部斷裂,宿存部分橢果實而增大並向外反折。蒴果生於下垂的果梗上,近圓形,密生柔韌針狀刺並密被短柔毛,熟時先端不規則裂開。種子多數,腎形,淡褐色或黃褐色。花期5-9月,果期6-10月。

化學成分

白曼陀羅葉含總生物鹼0.22~0.55%; 其中有天仙子鹼(Hyoscine)、天仙子胺(11yoscyanline)和阿托品(Atropine)。毛曼陀羅葉含總生物鹼0. 16~0.505%;其中主要的是天仙子鹼和天仙子胺,還有紅古豆鹼(Cusoohygrine)、陀羅鹼(Mete1oidine)、7- 羥- 3,6- 雙巴豆醯氧基托烷〔7-Hydroxy-3 ,6- bis (tigloyloxy)tropane〕等。歐曼陀羅葉含總生物鹼0.06~0.45%,其組成主要是天仙子胺、天仙子鹼、阿托品。紅古豆鹼。陀羅鹼、7-羥-3,6-雙巴豆醯氧基托烷等。葉中總生物鹼的含量晝夜間有變化,晚23 點後增加,晨7點後減少。紫花曼陀羅含生物鹼天仙子胺和天仙子鹼;葉中總生物鹼的含量較少。

藥用價值

【主治】喘咳;痹痛;腳氣;脫肛;癰疽瘡癤
【功效分類】止咳平喘藥,鎮咳平喘;止痛拔膿
【性味】味苦;辛;性溫;有毒
【藥材基源】為茄科植物白曼陀羅和毛曼陀羅的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3-0.6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汁塗。
【出處】《中華本草》

曼陀羅葉 版本二

基本信息
【出處】《現代實用中藥》
【拼音】 Màn Tuó Luó Yè
【來源】為茄科植物白曼陀羅或毛曼陀羅等的葉。7~8月間採收,曬乾或烘乾。
【化學成份】白曼陀羅葉含總生物鹼0.22~0.55%;其中有天仙子鹼、天仙子胺和阿托品。
毛曼陀羅葉含總生物鹼0.16~0.505%;其中主要的是天仙子鹼和天仙子胺,還有紅古豆鹼、陀羅鹼、7-羥-3,6-雙巴豆醯氧基托烷等。
歐曼陀羅葉含總生物鹼0.06~0.45%,其組成主要是天仙子胺、天仙子鹼、阿托品、紅古豆鹼、陀羅鹼、7-羥-3,6-雙巴豆醯氧基托烷等。葉中總生物鹼的含量晝夜間有變化,晚23點後增加,晨7點後減少。
紫花曼陀羅含生物鹼天仙子胺和天仙子鹼;葉中總生物鹼的含量較少。
【性味】《現代實用中藥》:"苦辛。"
【功能主治】治喘咳,痹痛,腳氣,脫肛。
①《現代實用中藥》:"葉之浸劑,對痙攣性咳嗽,喘息,慢性氣管枝炎咳嗽有效。"
②《中藥新編》:"治疝痛,胃酸過多,肝臟痛,鼓腸,肺癆夜汗,婦人痛經。"
②《民間常用草藥彙編》:"煎湯洗,治諸風,寒濕,腳氣,脫肛。鎮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分;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搗汁塗。
【附方】 ①治喘息:曼陀羅葉少許,和菸草中,吸其煙。(《現代實用中藥》)
②治頑固性潰瘍:曼陀羅鮮葉,用銀針密刺細孔,再用開水或米湯沖泡,然後貼患處,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③外治皮膚癢起水泡:曼陀羅鮮葉適量,搗爛取汁抹患處。(《閩南民間草藥》)

臨床套用

治療慢性瘺管:曼陀羅葉對瘺孔有吸膿和刺激肉芽生長的作用。法取曼陀羅葉用冷開水洗淨,在葉上用針鑽成多數小孔,置葉子消毒碗內,用煮沸米湯沖泡後備用。按外科常規消毒創口,依瘺孔情況貼上經上述處理的曼陀羅葉。若要求多吸膿者,取葉之背面(即葉脈隆突面)接觸創口;要求多長肉芽者,則取葉之正面(即細緻面)接觸創口,然後蓋上紗布,每天換藥1~2次。試用於7例慢性骨髓炎合併瘺孔患者,病程短者為半月,最長為14年,多數用過骨質搔爬術和抗菌素治療無效。用此法治療結果,4例痊癒,3例顯著有效,療程最短者7天。
【摘錄】《*辭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