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泰國大王宮

曼谷泰國大王宮

曼谷泰國大王宮又稱故宮,是泰國曼谷王朝一世王至八世王的王宮,位於首都曼谷市中心,依偎在湄南河畔,是曼谷市內最為壯觀的古建築群。

簡介

曼谷泰國大王宮(Grand Palace in Bangkok)又稱故宮,是泰國曼谷王朝一世王至八世王的王宮。大王宮的總面積為21.84萬平方米,位於首都曼谷市中心,依偎在湄南河畔,是曼谷市內最為壯觀的古建築群。1782年,曼谷王朝拉瑪一世帕普塔育華朱拉洛登開始興建大王宮。1784年第一座宮殿阿瑪林宮建成,拉瑪一世即遷入宮內主持政事。以後歷代君主集泰國建築藝術之精華,不斷擴建大王宮,裝飾也日益宏雄華麗,使其達到了現在的規模。大王宮四周築有白色宮牆,高約5米,總長1900米。建築以白為主色,風格主要為暹羅式。庭園內綠草如茵,鮮花盛開,樹影婆娑,滿目芳菲。大王宮主要由幾個宮殿和一座寺院組成。大王宮內的寺院,即著名的玉佛寺建築群
大皇宮是泰國諸多王宮之一,是歷代王宮保存最完美、規模最大、最有民族特色的王官,現僅用於舉行加冕典禮、宮廷慶祝等儀式。大皇宮設計莊重、裝飾華麗。在大皇宮內還包括有供奉著泰國國寶-玉佛的玉佛寺。所以大皇宮是是曼谷最好的、也來曼谷觀光時最值得去的觀光景點。參觀大皇宮需穿著整齊和莊重一些,如果您事先不了解情況,穿著過於隨便了在大皇宮的入口處設有更衣室,並提供租賃服裝和鞋子的服務。參觀大皇宮的門票是125 泰銖,還包括有去金柚木宮(Wimanmek Golden teak Mansion)參觀的門票在內。

內部景觀

走進大皇宮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如茵的大片草地和姿態各異的古樹,草坪周圍栽有一些菩提樹和其它熱帶樹木。大皇宮的佛塔式的尖頂直插雲宵,魚鱗狀的玻璃瓦在陽光照射下,燦爛輝煌。
走進第二道門,一座雄偉而瑰麗的三層建築物展現在眼前,這是大皇宮裡規模最大的主殿——節基宮。它是拉瑪五世王在1876年開始建造的。“節基”含有“神盤”、“帝王”的意思,也是拉瑪王朝的正稱。節基宮的特點就是它的基本結構屬於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藝術,而上邊三個方形尖頂的殿頂,卻是泰國式屋頂。節基宮的西面是律實宮。這是大皇宮內最先建造的皇殿,而且是一座泰國傳統建築。律實宮裡有拉瑪一世王時代製造的御座和御床,被列為拉瑪王朝第一流的藝術品。現在,律實宮主要作為國王、王后、太后等皇室人物舉行喪禮的地方。
節基宮的東面是阿瑪林宮,它由三個主要建築物組成,即:阿瑪靈達謁見廳,宮廷的昭見儀式通常在這裡舉行;拍沙廳,君王的加冕禮在這裡舉行,裡面有加冕坐的椅子;卡拉瑪地彼曼殿,該建築物曾是拉瑪一、二、三世王的住宅,以後成為君主們加冕後的官方住宅。
大皇宮裡另有一座西式建築,稱為“武隆碧曼宮”(Boromphiman Hall),是拉瑪五世王在1909年給太子建造的。現在這裡作為國家元首級國賓和皇室貴族的迎賓館。因為屬於內廷地方,一般不開放參觀。
大皇宮四周有高大的白色宮牆,間有堡壘、宮門和宮殿。宮前有個橢圓形廣場是王家田廣場,曾被作為御用廣場,現今每逢春耕節和泰國新年,國王都在這裡主持慶祝儀式。廣場的周圍是主要大學、政府辦公室、泰國的國家博物館、國家劇院、國家藝術館和曼谷守護神寺等。
大王宮前有個橢圓形廣場,兩旁樹木繁茂,周圍是主要大學、政府辦公室、泰國的國家博物館、國家劇院、國家藝術館和曼谷守護神寺。大王宮外的王家田廣場,曾被作為御用廣場,現今每逢春耕節和泰國新年,國王都在這裡主持慶祝儀式。東宮牆的素泰薩旺尖頂宮殿很壯觀,庭院內鮮花盛開,樹木婆婆,宛然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

泰國旅遊的最佳時間

泰國常年溫暖而潮濕,因而就連當地的大象都酷愛戲水。潮濕和溫暖是由季風多帶來的,而且也是由於受季風影響,泰國氣候有著較為明顯的溫熱、旱雨等特徵。
每年的11月至2月泰國盛行的東北季風送來了絲絲涼意,此時天氣較為涼爽,是出行泰國的最佳時間。
每年的3月至6月是泰國最熱的時候,酷熱自然不必多說,而在太陽的炙烤下蒸騰起來的水汽瀰漫於空氣之中,將泰國一個國度送進了桑拿房中。此時,防曬是相當必要的。
每年的7月至10月是泰國降雨最為集中的時期,驟雨通常會突降於黃昏時分,剛才還是夕陽無限好,霎時間便可以烏雲密布,大雨傾盆,約摸半小時後,天空卻又轉晴。
平均氣溫28℃的泰國,室外氣溫變化約在25-35℃,北部地區在11月-2月間較為寒冷,如若此時出行泰國北部,一定要多備衣物才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