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樹厚

曹樹厚

曹樹厚是一位退休工程師,他在閒余時間寫了一本長達60萬字的小說《好夢成真記》。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曹樹厚是湖北十堰市園林綠化處的退休工程師,也許青年時讀大學選錯了專業,就在他蒔花弄草的同時,一部長達60萬字的小說也在斷斷續續地進行寫作,從1969年到1999年,他花了30年時間,終於完成了這部名叫《好夢成真記》的大部頭。幸運的是,這部小說寫到最後時,世界進入網路時代,因此,最後一稿是他用電腦完成的。

代表作品

《好夢成真記》講述了一個從湖北農學院畢業的大學生,在鄂南十萬大山植樹造林,經歷了許多歷史事件,一生坎坷,最後辦起了跨國鮮花公司,達到了事業頂峰的故事。有趣的是,小說主人公名叫"曹厚樹",與作者的名字恰好相反,書稿的編輯給攪糊塗了,以為他把書中的名字寫顛倒了,鄭重其事地向他指出這一點。後來,新聞出版署在"圖書出版編目"時,也認定這是作者曹樹厚的傳記,直到付印前,曹樹厚固執地認為自己寫的是小說,不是自傳。

這部小說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在2000年1月出版。曹樹厚在書上向讀者公開他的通信地址,公開宣稱要衝擊諾貝爾文學獎,請讀者助選,"讓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審們也知道中國當代有很多好書。"

個人軼事

有一天凌晨,老先生一覺醒來,想到了一個神聖的使命:《紅樓夢》的主題,讓後人猜來猜去,只怪曹雪芹生前沒有說清楚。因此,自己要趁著在世,把書的主題講出來,以免後人猜來猜去。他直截了當地說:《好夢成真記》的主題就是強國!不過他有些擔心讀者從書上看不出這個主題。於是,一個新念頭又冒了出來,他要為《好夢成真記》做宣傳。怎么宣傳呢?想來想去,他決定建立一個個人網站,利用網際網路宣傳自己的作品。

2000年7月,他在網際網路上建立了自己的網站,網站取名叫"好夢成真記"。並且立馬為自己總結出一個"中國第一":第一個為宣傳自己作品製作個人主頁的高齡作家。"他為此興奮不已。

從此,網際網路上出現了一個"老頑童"似的"遊俠"。

曹樹厚經常在"榕樹下"、"黃金書屋"等文學網站的BBS(電子公告牌)上發貼子,署名直截了當:"70歲老人曹樹厚"或"《好夢成真記》作者曹樹厚"或"老作家曹樹厚"。讀書網站的網民們漸漸被他的狂放和熱情吸引了。

退休後,曹樹厚在十堰市辦起了愛心鮮花公司,據說,十堰人用於禮儀的鮮花有一半以上來自愛心鮮花公司。記者到十堰時,發現十堰街頭有多處愛心鮮花公司的路牌廣告,上面印著昂著頭的曹樹厚的照片。雖然他到現在還是公司董事長,但從1996年起,他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寫作"上,公司業務交給了兒女們。

有了網站後,曹樹厚聘請了兩個學計算機的年輕助手。開始以口述的形式寫小說,像領導開會作報告似地高聲對著電腦講話,不過,領導不念標點符號,而他卻要念。B、衝擊"諾貝爾" 挑戰吉尼斯

曹樹厚的兒女們對他建網站、出書、辦公司,都給予了幫助。他們說:"讓老爺子去寫書吧,讓老爺子去網上衝浪吧,讓他晚年過得精神愉快"。曹樹厚認為這是"低水平"說話。"我不是為了個人精神愉快,我秉承的是奮鬥精神和浪漫從容的精神!"

他在網上發出了"向諾貝爾文學獎進軍"的豪言壯語。

曹樹厚帶著他的作品和"諾貝爾情結"在網上甫一出現,立刻引起網友們的強烈反響,包括人民日報網強國論壇、新家坡聯合早報網上時事論壇、上海熱線BBS以及北京、上海、天津等在內的網上論壇,出現了大量關於曹樹厚的文字,圍繞著《<好夢成真記>是強國之路嗎?》這一主題,網民們展開了一場大討論。

曹樹厚更是主動投入到這場網上大論戰。他不斷發出"沖諾"吶喊,把貼子發到他所知道的所有文學論壇。在接受中華網"文化新聞"記者採訪後,他在網上寫道:"我是全中國除了李敖先生為自己呼喊諾獎外的另一人,我們一個在海峽那邊喊,一個在海峽這邊喊,全世界都聽到了中國作家的聲音。"

在各大網站論壇上,網民們對曹樹厚的做法展開了爭論。某熱線時事論壇一位網友說:"我們都已看過你的貼子,精神確實可嘉,但是你也不能總是讓我們看你這些相同內容的貼子啊!你這連著三篇貼子讓人感覺廣告味特濃!希望你對此引起注意。"

曹樹厚回貼道:"我是一個年逾七旬的老人,來日不多,還要名利有何用?宣傳自己的主張並不是做廣告?”

類似的"筆仗"數不勝數,煞是熱鬧。有的網民認為曹樹厚要參加諾貝爾文學獎評獎是"不知天高地厚",有的網民不無譏諷地勸他不要到處傳染"'弱背兒'綜合症"……支持和反對曹樹厚的網民寫出了大量詩歌和類似於武俠小說的連載諷刺故事,這些或灰諧或幽默或激烈的文字在網上廣為流傳。

曹樹厚更是利用自己的網站搖旗吶喊,稱:"曹樹厚精神抖擻,從容應對論戰……"

令他目瞪口呆的是,由於網友和"網敵"們紛紛湧進他的"好夢成真記"網站,竟然導致網路堵塞,"好夢成真記""癱瘓"了。曹樹厚決定開辦頂級域名網站。他把愛心鮮花公司的網站"借"過來,把"好夢成真記"網站重新包裝推出,網站地址仍然設在家裡,這樣便於他直接領導。迄今為止,維護、運作這個網站,他已經花了10萬元錢。曹樹厚足不出戶,"網路日行八萬里",共收到5000多封電子郵件。

曹樹厚一邊參加論戰,一邊"口述"一部名叫《林海之歌》的超長小說。《林海之歌》預計寫作1002集,每集平均3000字,全書共300萬字。創造最長小說的吉尼斯記錄。有的網友得知後,在網際網路上給曹樹厚算了一下年齡,以他《好夢成真記》60萬字寫了30年的速度,預計300萬字的《林海之歌》要寫150年。曹樹厚現在已經70歲,他必須活220歲才行。曹樹厚調皮地給網友回信說:"照你的計算方式,如果我75歲時寫完,是不是就等於我活到了220歲?"

曹樹厚一邊寫《林海之歌》,一邊把這篇小說在他的網站上連載。

有一天,曹樹厚在網上看了台灣蔡智恆(痞子蔡)的網戀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這篇網戀小說被譽為網路文學的開山之作,在網民中風行數年,至今不衰。但曹樹厚認為,這篇"痞子蔡聽著窗外野貓叫春"寫下的小說,對青少年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他決定向痞子蔡開火。他在網上發出大量貼子,大聲疾呼:"我們大家要趕快制止這股正在發生的網戀誤導的社會潮流。"他儘量"克制"地寫道:"我並沒有說他寫得不好,更沒有否定網戀。問題是少男少女們正在離開學校、離開家庭,去尋找什麼'親密接觸'……"

他向痞子蔡發出了網上公開信,但"搦戰"未果,痞子蔡這廝好像躲起來了,遲遲不應戰。因此論戰終於沒能展開。曹樹厚十分"遺憾",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思前想後,他決定換一種方式表達對《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的不滿,他要與痞子蔡比試網戀小說。他抽空一口氣寫成了80集的網戀小說《三代網戀美麗成真》,他把這部小說放在網上,歡迎網民下載轉貼,希望它能夠擔負起正確引導網戀"重任"。

他的這種"鬥爭"方式非常幽默。朋友們說:"老曹年輕了,浪漫了,寫網戀小說了!哈哈哈!"但誰也不能否認老人真誠的憂慮,在小說中,他多次用曲筆表露了他的憂思和激憤,甚至乾脆跳出來批評痞子蔡。

小說中有一個情節,民警化名"小風拂花",假裝成美眉(網上對女性的稱呼),與所要追捕的色狼"小雨潤花"在網上聊天。小說寫道:小雨潤花暗喜:這個美眉上鉤了。他立即送過去幾句非常浪漫的話。哪裡是浪漫活?簡直是用性語言來打動少女的春心。他說:"你們女孩子在跳舞時,若裙子飛揚,則表示有相當程度的性暗示。老實說我確實喜歡你們裙子飄飄蕩蕩的性暗示。"

小說寫到這裡時,正在展開的故事情節突然中斷了,身為作者的曹樹厚忍不住急急忙忙跳將出來大發議論:"說句公平話,蔡智恆先生寫的'親密接觸',有的地方談到性,不能算是淫穢話,只可惜一些少男少女讀了小說後,要學習輕舞飛揚,離家出走,去尋找網戀中的白馬王子,這就造成了社會的混亂。"

這就是憂憤而缺少世故的曹樹厚。他像一個網路"老頑童"一樣,你可以不承認他的觀點,但你必須承認他的真誠,也許還會被他的"頑皮"所感動。

曹樹厚的這部網戀小說倒也產生了一些"社會反響"。一個化名"仙人"的網友發來電子郵件說:現在果然已經進入e時代了,連老人家也開始上網了。你說的痞兄(就是你所謂的那位蔡智恆先生,我還是習慣這么稱呼他)的作品對現在的年輕人有所誤導,小生不是很同意,因為那畢竟只是小說……現今的社會,競爭激烈,人的壓力這么大,時而浪漫一下,有什麼不可以?"

曹樹厚回信寫道:"在某些人的心目中,好像蔡作是網戀小說的最高峰,是網戀的聖經,所以不能指出蔡作的危害了。我並不反對網戀,也不反對網戀文學。我只想說(濫用)浪漫主義貽害青少年。"

5月11號上午,曹樹厚心血來潮,又要在網上發表《給蔡智恆的公開信》。該"公開信"由18歲的網站技術員胡振興電腦錄入,曹先生口述,他依舊大聲地作"報告":"很多人對我這個老年人寫網戀小說----逗號,有意見----逗號,大惑不解----冒號----惑是迷惑的惑,網戀小說是年輕人寫的----呀----"一個"呀"字拖了很長的音。

他用20分鐘口述完600多字的"公開信"。接著,他命令助手:"把它貼出去!"胡振興輕車熟路地把這封信貼到20多個網站的BBS上。

到目前為止,痞子蔡仍然沒有應戰,但曹樹厚並不氣餒,他會繼續等對手的回應,也許永遠等不來,但他還是會等下去……像一個警覺的"遊俠"那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