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佃江

1981年初秋,剛剛師範畢業的曹佃江被分配到莒南縣澇坡鎮雞山村聯小任數學教師。在這裡他實現了自己作為教師的真正意義。

基本信息

概述

在沂蒙山和五蓮山區的交界處,有一座因南宋初期紅襖軍首領楊妙真在此抗擊金兵而聞名於世的馬鬐山,鑲嵌在馬鬐山下的是波光瀲灩的天湖。多少年來,大山深處的莒南縣澇坡鎮中心國小就在這湖光山色里默默地發展著。2007年12月,臨沂市教學示範學校驗收組在莒南縣有關人員的陪同下來到了這裡,隨行的市國小數學教研員、國小科科長於江美在翻閱一摞摞學生作業時,驚喜地發現,這裡的每個學生的每次數學作業後面都整整齊齊地寫著一行或幾行評語。一直在苦苦探索國小數學教學高效評價方式的她不禁眼睛一亮:改革數學作業的批改方式豈不就是探索國小數學教學評價的一項有效措施?

在和縣有關人員探討並深入了解了國小數學作業批語改革的帶頭人曹佃江老師的事跡後,他們決定推廣這一典型。2008年初,澇坡鎮中心國小在全鎮各學校推廣了這一經驗,開始了全鎮性的數學作業批語式評價的探索實驗。隨後,莒南縣教研室也號召全縣國小數學教師學習曹佃江老師的經驗。2008年10月,臨沂市召開“國小數學第九屆年會”,性格內向的曹佃江老師又在會上羞答答地做了題為《關於國小數學作業批語式評價的思考與嘗試》的發言。儘管曹佃江的音調、音速和斷斷續續的發言讓人不敢恭維,但他的實際做法及經驗卻在臨沂市國小數學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一年之後的隆冬季節,記者在有關人員的陪同下來到了澇坡鎮中心國小。儘管性格內向的曹佃江老師依然少言寡語,但從五年級六年級的學生到初二初三的學生再到學生家長們那熱烈的發言、由衷的感激和歷時已久但仍記憶猶新的作業批語中,我們看到了曹佃江的成功。數學教學的評價關乎數學的教學高效問題,而數學作業的評價方式又是數學教學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讓廣大數學老師借鑑這一成功的經驗,強烈的責任心促使我們開始了曹佃江數學作業批語改革的探源之旅。

職業生涯

1981年初秋,剛剛師範畢業的曹佃江被分配到莒南縣澇坡鎮雞山村聯小任數學教師。和許多年輕人一樣,年輕的曹佃江有抱負,更有理想。他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他決心好好乾,在深山溝里教好一批批學生,乾出一番“大事業”來。但沒過幾天,他的“雄心壯志”就被潑了一盆冷水。
山村里孩子大多是被家長“逼”著來上學的,“認識幾個字、會寫自己的名字就行了”是當時許多家長和孩子們的真實想法。所以,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尤其是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並不高。“上課窮應付、下課就瘋玩”是他們的一大通病。對於數學課來說,課上學生的亂說、亂動、亂接話語還可以調控,但對於數學作業,尤其是家庭作業,曹佃江就有點束手無策了。數學那複雜的計算、抽象的概念、枯燥的推理本身就讓學生們望而生畏,而數學作業後那乾巴巴的對號、錯號以及優良中差等評語更使學生們覺得數學學習索然無味。怎么辦?該怎樣讓學生們喜歡數學、愛學數學?年輕的曹佃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一個偶然的機會,曹佃江和語文老師們交談。語文老師告訴他,學生們對語文課本上的故事感興趣,但對字詞句段篇等正規的語文學習“不感冒”;對作文教學“皺眉頭”,但對作文後面的評語“特在乎”。“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靈感的火花在曹佃江的腦海里驀地一閃:數學作業為何不可以用批語進行?作文批語能用來肯定、鼓勵學生並指出存在的問題,且能對學生提出希望與要求,數學作業為什麼不行?於是,他在數學作業批改中開始了給學生打批語的探索。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而曹佃江的一開頭就是成功的。別說上世紀80年代初正是“撥亂反正”的時候,就是現在的農村國小數學教學也很少有人給學生的數學作業寫批語。曹佃江的數學批語一出,立即引起了一片驚呼。同事們的懷疑、家長們的讚許、學生們的驚喜叫曹佃江心潮起伏,他決心繼續幹下去。而學生們在老師充滿真情的批語中也看出了老師對他們的學習很重視,很在意。學生們在被曹老師批語內容吸引的同時,感到了做作業是一件嚴肅的事情,決心認真寫好作業。學生的作業逐漸變得認真起來,錯誤也在逐漸減少。但學習畢竟是一件“苦差事”,國小生們的自制力又差,意志力也不會持續很久。由於缺乏資料,深山溝里的國小校里又缺少同行探討,再加上教數學的文學功底有限,重來復去的十幾條評語不久就讓學生們厭倦了。幾個月之後,學生們剛剛激起的學習熱情眼看就要冷卻下去。下面的路該怎么走?曹佃江老師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上鎮上、進縣城,托親朋好友找來一大堆教育報刊,拚命地鑽研起來。幾十天之後,新的立足點終於讓他找到了。“陽光照拂下的花兒開得最艷,讚美鼓勵下的孩子長得最歡。”鼓勵是激發興趣的培養基,鼓勵是成就人才的助推劑。認真思考後的曹佃江決心一改過去那種淺顯的、近乎程式化的批語,而轉向以激勵為主,借批語“夸”學生,力求夸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信心和學習成績。例如,“其實你一點都不笨,只是課堂上不夠專心,如果能加強一點自律就好啦!”“老師認為你是全班最聰明的一個,你做錯了只是粗心的緣故,老師相信你今後會注意的!”“你能找出錯誤的原因,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從第一單元開始,你一定會創造出奇蹟!”“相信自己,不要被以前的包袱所壓倒!”“就我們全班而言,人人都要有爭勝心,你當然也不例外!”等等。沒想到,這些簡短的批語,使學生們逐漸冷卻的學習熱情又一次火熱起來。課堂上學生們做小動作的情況減少了,從不發言的開口了,作業潦草的人數少了,故意不完成作業的沒有了。一年下來,數學教學成績一直是全鎮老末的雞山聯小竟考了第一。第二年又是第一。
幾句數學作業批語就那么神?全鎮的數學老師們懷疑了,鎮教育組(那時的鄉鎮教育辦公室叫教育組)的領導也不怎么相信。換個學校讓他試試!於是,師範畢業剛滿兩年的曹佃江被派到了比雞山聯小還“山”的澇坡學區魏家溝國小。曹佃江知道這是同事們和組織上在考驗自己,是對自己的一項變相激勵。他歡快地背起背包,來到了這個山溝里的國小校,繼續豐滿著他的數學作業激勵性批語改革。“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兩年之後,魏家溝國小的數學成績又成了全鎮第一,而曹佃江曾經任教的雞山村聯小成了老二。
事實勝於雄辯。老師們信服了,領導們也含笑點頭。但“試玉要燒三月滿,辯才需待七年期”,教育教學改革關係到千家萬戶,關係到國家、民族的未來,一個教改典型的推廣直接影響到一個區域乃至全國教育教學改革的成敗問題。老成持重的鎮教育組領導們經過慎重研究,決定再對曹佃江的數學作業批語改革做進一步的考察。1985年8月,曹佃江又被派到了店頭學區任教。與前兩次不同的是,兩年之後,不是一個學校,而是整個店頭學區的數學教學成績成了全鎮第一。
又一次的證明,又一次的考驗,領導們終於認可了曹佃江的數學作業批語改革。兩年後的1987年8月,曹佃江終於被調到澇坡鎮中心國小任數學教師。從山溝溝里“爬”到了“大城鎮”本該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但對於曹佃江來說,這卻是又一件“麻煩事”。暑假一開學,領導讓他接手了一個無人敢教的班——五年級二班。接手時,這個班有學生54人,數學平均成績為26.2分,僅1人及格,10分以下的就有11人。而另一個平行班的數學平均成績比這個班的最高分還要高出許多。面對這樣一個“爛攤子”,年輕但教改經驗豐富的曹佃江並沒有畏難、退縮。他相信“沒有教不好的孩子”,也堅信自己的作業批語改革是醫治學生數學成績差的一劑良藥。於是,新學期一開始,他就通過談話、走訪等多種方式尋找學生數學成績差的原因。通過調查,他了解到影響學生數學成績提高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這些孩子因長期成績差而自己看不起自己,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克服這些問題正是曹佃江的“拿手戲”,他的數學作業激勵性批語又一次發揮了強大的威力。開學第一單元,學生的數學成績就開始有了很大的起色,全班學生的及格率竟然超過了50%。這一成績讓老師們大開眼界,也叫家長們欣喜萬分。但畢竟是基礎太差了,“積弱積貧”太久了,“積重難返”的困局一時難以走出。在一段時間內,學生的成績雖然都小有進步,但及格率始終在50%左右徘徊。這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高原現象。如何克服這一高原現象呢?曹佃江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之中。經過思索、研究、討論和深入調查之後,他終於發現了數學作業激勵性批語的不足之處,覺悟到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僅僅得到激勵是遠遠不夠的,面對不同的學生、面對同一個學生的不同情況,數學作業應該有不同的批語,應該對症下藥,應該讓數學作業批語多姿多彩。這一新的發現讓曹佃江欣喜若狂,也再一次鼓起了他數學作業批語改革的熱情。於是,他靜下心來,仔細地研究每一個學生,仔細地分析每一次作業,仔細地思考每次作業中的每一道題,仔細地揣摩每一次的作業評語。五彩繽紛的“曹佃江數學作業批語”體系的雛形終於在他的一系列“仔細”中露出了端倪。這些批語涉及方方面面:有方法指導的,如“舉例,也是一種不錯的數學方法”“很多數學問題都是可以用假設法來解決的”“對於很多數學問題,記住,不會做的時候你就畫圖”“許多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是可以畫出來的”“畫一畫,可以給你許多新的發現與驚喜”等等;有習慣養成的,如“注意,粗心大意是數學學習的大敵”“會做的就要做正確,這是做練習的起碼要求”“注意,對於數學來說,不經意的失誤往往是致命的,正如運動場上很多運動員的表現”。新學期開始了,“曹佃江數學作業批語”可以給學生們指明學習的方向,如“本學期你的成績一定會更優秀”“老師相信你本學期不會再出現粗心大意的現象”“記住,良好的開端是走向成功的重要條件”“要知道,每一次作業其實都是你成長的記錄,希望你用它創造許多精彩的回憶”等;某一階段知識的學習臨近結束的時候,“曹佃江數學作業批語”常常提醒學生們如何進行整理與複習,如“對於你不明白的問題,同桌或鄰桌可以討論交流”“一題多用是學習數學的有效方法”“採用數學日記的方式進行回顧與反思,效果將是很不錯的”“細讀,不論是判斷、選擇、填空題,還是計算題、解決問題、操作題,都要注意細讀”等。
“曹佃江數學作業批語”是春風,吹綻了孩子們學好數學的希望之花;“曹佃江數學作業批語”是細雨,滋潤著孩子們學好數學的心靈之樹。孩子們在“曹佃江數學作業批語”的愛撫下愉快地學習著、幸福地成長著。兩年之後,待到小升初考試時,五年級二班同學的數學平均分已經達到了70.5分,比當時的那個平行班僅少0.2分。考入鎮中心國中的有9人,比當時的那個平行班級僅少1人。
這一成績,出乎所有老師的預料,也在周圍的村落中產生了重大影響。“曹老師走到哪裡,那裡的學生就能學好習”的傳聞傳遍了澇坡鎮的村村落落,甚至周圍幾個鎮的百姓們也在相互相傳著。於是,曹老師成了“香餑餑”,曹老師成了“唐僧肉”,無論哪個農村國小都爭著請他去教那裡的孩子。鎮教育組的領導們實在沒辦法,只好讓曹老師輪流著“送課下鄉”了。

2001年8月以前,曹佃江老師的教學生涯是以兩年為單元的——每兩年換一個單位。而正是在這一個又一個的兩年之中,曹佃江在逐步完善著他的“數學作業批語”體系,並潛移默化地讓這一體系如爛漫的山花紅遍了莒南縣澇坡鎮的山山嶺嶺。

任職經歷

1989年8月至1991年7月,他在雞山學區任教導主任兼數學教師;
1991年8月至1993年7月,他在圍子學區任教導主任兼數學教師;
1993年8月至1995年7月,他在城子學區任教導主任兼數學教師;
1995年8月至1997年7月,他在鎮中心國小任教導副主任兼數學教師;
1997年8月至1999年7月,他在圍子學區任教導主任兼數學教師;
1999年8月至2001年7月,他在鎮中心國小任數學教研員兼數學教師;
2001年8月至今,他在鎮中心國小任數學教師。

教學方法

1.針對學生年齡不同,採用不同的評價方式

⑴圖畫式批語
低年級學生識字數量少,運用一些簡單而生動的圖形符號,是曹佃江低年級數學作業批改的主要方式。即,事先預設幾種不同的圖形符號,告訴學生每個圖形符號所表達的含義,讓他們通過圖形符號來形象地感知老師對自己作業的評價以及其他學習方面的要求。比如,用一朵“小紅花”()傳遞“你做得好極了”,用一張“笑臉”()表示“你做的很不錯,老師很高興”“老師非常喜歡你”,用一個“大拇指”()表示一種讚許或肯定“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用一面“小旗”()提醒說“你該加油啦”“上課注意專心聽講”“坐姿要端正”等等。
⑵圖文式批語
隨著學生識字量的增加,曹佃江藉助圖形符號輔以簡短的文字或拼音,對低年級中後期或中年級學生的數學作業進行批改,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老師的意願,為以後轉向“文字式”評價做好鋪墊。例如,“你做的太好了!”“老師很高興!”
⑶文字式批語
到了中高年級,曹佃江根據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及課堂表現,用無聲有形的語言文字,對數學作業進行批註。

2.針對學生個性特點,採用不同批語

性格特點與生俱來,數學作業批語要符合學生的個性特點,激發和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學習。
性格外向型的學生,他們大多數心理承受能力較強。在批語上,曹佃江除直接指出存在的問題外,還用設問提出要求,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例如:
“如此簡單的問題都出現失誤,你覺得應該嗎?”
“你應該知道解這道題不應該繞這樣一個大圈,要轉換一下思路或者‘畫一畫’,這樣可以使解決問題的過程更簡潔。”
性格內向的學生,他們大多數比較敏感,心理承受力較弱。在批語上,曹佃江認為,指出問題的語言要委婉,要多帶鼓勵性。例如:
“你今天的作業出現了‘一點’小問題。不過‘小問題’不小,它的出現使整道題的結果都錯了。”
“你是不是想讓老師再對你多一些關注,所以故意做錯的?”
學習反應快的學生,往往學習能力較強,較自信。在批語中,曹佃江認為要多提要求,要求相對要高一些,並且多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以提高其學習能力。例如:
“像你這樣聰明的孩子,老師不相信你不明白按普通思路解決問題固然不錯,但僅僅是普通而已。記住,數學學習需要創造出自己的獨特方法。”
“記住,頭腦簡單,數學就不簡單了。”
學習反應慢的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較長,但往往帶有個性化的特點,曹佃江認為,對這類學生的作業要注意其細節,發現其閃光點,並進行鼓勵性的評價。例如:
“你用分步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真的很不錯。”
“這道題的方法你和別人不一樣,但是完全正確,祝賀你!”

3.針對學生學習特點,採用不同的批語

根據學生學習的表現,曹佃江的數學作業批語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⑴學法指導
比如,“請記住‘計算四字訣’——看、想、算、查”“無論怎樣的數學問題都應細讀,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數、字或符號”“假設法、舉例法都是不錯的數學方法”“換一個角度去思考,你就會有新的發現與收穫”“其實,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是可以畫出來的”“一題多用,可以使你的思路更開闊”“有關圓面積之間關係的計算,用分數的形式表示除法算式很有效”“對於利息的計算,如果運用小數點的位移和積的變化規律,算起來簡單多了”“把解決問題縮編成文字敘述題,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題意”。
⑵過程矯正
就數學而言,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學生審題以及對相關知識理解、掌握與套用程度的反映,是導致結果正誤的決定因素。如果學生在諸如計算、操作、列式、解方程等方面出現問題,曹佃江用批語及時給予恰當的引導,幫助學生找出錯誤的原因,實現對相關知識的真正理解。如“做錯了不要緊,要緊的是能不能找到錯誤的原因”“過程比結果更能反映一個人的數學才能”“你的算式出現了問題,是由於對‘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意義還沒真正理解的緣故”“在計算的過程當中把數寫錯了,怎么會得出正確的結果呢?”等。
⑶習慣養成
學生表現在作業中的習慣有很多方面,比如書面衛生、獨立作業、認真讀題、獨立思考、按時完成、講究效率等。對這類問題,曹佃江也及時在作業中加注批語,如“注意,做作業首先要正確,其次才是速度”“數學絕對不是抄出來的,而是親自‘做’出來的”“一個人的書面如同一個人的臉面,一定要注意整潔”等。
⑷課堂表現
就課堂表現來說,主要表現為兩類,也就是專心的和不專心的,善於思考的和不善於思考的。對於每類中的前者曹佃江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比如,“近期,你聽講很專心,這就是用功的表現”“從今天你的發言中可以看出,你對問題思考的角度與眾不同,好極啦”“你求知若渴的眼神,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而對於後者,曹佃江則及時給予提醒,如“記住,最聰明或最有效的課堂表現之一,應該是從別人錯誤的答案中得到啟示,從而獲得正確的結論”“要知道,課堂上只有和老師同步,學習效果才是最有效的”“注意,小動作分散了你的注意力,也影響了其他同學”“上課時坐姿要端正,並注意一尺一寸一拳頭”。
⑸作業規範
該類批語意在對學生作業格式、布局、用筆、書寫等方面出現的問題提出規範化的要求,以培養學生養成對待數學作業一絲不苟、嚴肅認真的態度。例如,“注意,消字靈消不去你粗心大意的毛病”“記住,某些格式要求是必不可少的”“注意,細節往往反映一個人的數學水平”“你的書面像你的名字一樣潔淨”“作業的優劣,可以反映一個人當時的心態”“每次作業其實都是你成長的記錄,希望你認真對待,以便給自己留下美好的記憶”等。
⑹目標指向
對於大多數國小生來說,很難自行確定自己奮鬥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對此,曹佃江用數學作業批語及時對學生加以引導,給他們提出一些可行性的目標。例如,對經常粗心大意的學生,他指出“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失誤是你今後必須要注意做到的”“在計算方面,‘準確無誤’應該是你的主攻方向”“多做一些小數乘除法的練習,真的可以提高你的數學成績”“任何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有來歷的,老師希望你把它弄明白”等。
⑺情感交流
每一個國小生都是有思想、懂感情、愛自尊的個體,總會有一些自己的心事,有時表現在課堂上,有時表現在課間,有時表現在作業上,而這些大都寫在他們的臉上。在教學過程中,曹佃江善於觀察、捕捉他們情緒的波動,及時以批語的形式與其交流、溝通,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愛與理解,使他們能夠適時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如“你有什麼心事可以告訴老師,老師會幫你的”“你和同學鬧意見了嗎?老師會處理好的”“有你這樣的學生,真的是老師的驕傲”“家裡出什麼事了嗎?有什麼困難可以告訴老師嗎?”

4. 根據學生學習狀況,採用不同的批語

⑴引轉類
任何一個班級,無論班額大小,總有一部分學困生。對於這類學生曹佃江及時地運用批語給予鼓勵、引導或提示,細心呵護他們的自尊,放大他們的點滴進步,幫助他們放下包袱、找回自信,逐步實現轉化的目標。例如,“其實你很聰明,只是在課堂上注意力不夠集中”“只要你真的用心去做,你不會比別的同學差”“今天看到你抬頭聽講的樣子,老師就像看到了一朵盛開的鮮花”“你如果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寫紙條給老師”“你能做對這一題,老師真的很高興”、“記住,只有相信奇蹟的人才會創造奇蹟”“每天前進一小步,你終會走向成功”等。
⑵促成類
任何一個學生都有對優秀成績嚮往的心理,學習成績處於中等的學生尤其如此。這一部分學生往往容易被忽略,因為他們似乎不需要老師太多的關注,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其實,這部分學生是一個極易分化的群體,曹佃江注意到了這一點並及時用批語傳達對他們的要求,如“如果你能把每次作業當成自己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與套用的水平的檢驗,你的成績一定會很優秀”“你肯定能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老師真的期待你的進步”“其實,專心聽講、積極思考、獨立完成作業就是勤奮,就是會學,老師相信你能做到”“不要迷信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同學的頭腦比你聰明,老師相信你會超過他們的。”
⑶提高類
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大多思維敏捷、思路開闊,學習態度積極。面對這些學生,曹佃江積極創造條件,通過批語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和創新機會,如“對這一題還有更簡捷的解決方法嗎?請你想一想”“很多計算題是可以用簡便方法計算的,你發現了嗎?”“你還能想出其他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嗎?試一試,你肯定行!”
這只是簡單的分類和例舉,但從中我們也看出了這些批語指向了每類學生,指向了每個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學習方式方法。教育無小事,處處皆學問。別小看了這些看似“支離破碎”的“閒言碎語”,它將如春風細雨般伴隨做學生的一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