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顎乳白蟻

曲顎乳白蟻

曲顎乳白蟻,是一種危險性極大的白蟻,對林業特別是橡膠樹造成很大的危害。

基本信息

為害特點

以橡膠樹為例,它是唯一的危害健康橡膠樹的白蟻,其他白蟻均以已死的橡膠樹木材或外層樹皮作為食料。危害途徑主要從地下直根分叉處侵入,新種的芽接樹和實生樹在3—4周內可被其蛀斷而死亡。大樹受害後,莖幹被蛀空,常被大風折斷。一般危害跡象,在樹幹部位出現泥被和泥線,但有時不易發覺。Kalshoven,L.G.E.(1963)記述,在印度尼西亞蛀蝕埋地電纜及用於森林中的儀器裝置等。但似乎不危害房屋。我國進境檢疫二類危險性害蟲

形態特徵

1、兵蟻頭殼黃色,上顎紫褐,胸、腹部及足淡黃。頭殼具分散的長、短剛毛,乳孔每側毛1根,前胸背板中區具短毛近20根。頭殼寬卵形,最寬處近頭後段1/3處。乳孔似圓形,側觀,孔口傾斜。觸角15—16節,節2稍長於節3或近相等。上唇鈍矛狀,長稍大於寬,唇端半透明,近平直。上顎軍刀狀,顎端強彎曲,左上顎基具齒刻。後頦腰區最狹處近後端。前胸背板前後緣中央淺凹,前側角狹圓,兩側緣直斜向後緣。2、工蟻體長4.10—5.05mm,頭近圓形,淡黃褐色,頭寬1.30—1.75mm,頭長0.85—1.05mm。觸角14—15節。前胸背板寬0.60—0.85mm,前緣略翹起,中央有缺刻,前胸背板及腹部乳白色,疏生淡黃色短毛,腹部可見黑色腸內物。3、有翅成蟲全長(含翅)16一17mm,翅長13一14mm,體長(不含翅)7.50mm,頭近圓形,深褐色,頭長1.15mm,觸角及足黃褐色,觸角21節,第2、3、4短於其他節,第3節最短。複眼大,近圓形,單眼卵圓形。觸角與複眼的距離小於其與單眼的距離,單眼與複眼的距離小於其本身的寬度。前胸背板前緣向後凹入,與側緣連成半圓形,後緣中央向前略凹入。前胸背板及腹部褐色,密生黃褐色長毛。翅面密生細短的淡褐色毛。前翅M脈從肩縫處獨立伸出,距Cu脈較近於Rs脈,Cu脈有8-10條分支,個體間翅脈變異較大。

生物學特徵及發生消長規律

白蟻不僅營群體生活,同時又是社會性昆蟲,在一個群體內其成蟲由於所處的地位不同、分工不同,有不同品級的分化,一般有生殖型和非生殖型兩類。生殖型由於來源和形態的不同,又可分為3個晶級:即原始蟻王和蟻后;短翅補充蟻王和蟻后;無翅補充蟻王和蟻后。非生殖型白蟻雖有完整的生殖器官,但發育不全,無生殖機能。這類包括2個品級:工蟻和兵蟻。工蟻,其數目占整個群體內的絕大多數,擔負築巢、取食、清掃、開路、餵食及搬運蟻卵、照料幼蟻等各項任務。兵蟻,在整個群體中,其數目僅次於工蟻。兵蟻擔負防衛任務。除上述成蟲的各個晶級外,在白蟻的群體內還有大量的卵、幼蟲和若蟲。此外在成熟的白蟻群體內,每年在一定季節里還可出現大量的有翅成蟲,亦可稱為有翅繁殖蟻,其發育成熟後,遇到適宜的氣候條件,就飛離老群體另建新巢。白蟻的另一特徵是營隱蔽生活方式,一生除了剛剛成熟的有翅成蟲為了另建群體,需短暫離群“分飛”外,各個晶級全部時間都隱蔽於巢內。工蟻外出覓食,兵蟻跟隨防衛,一般都要事先築以泥被、隧道隱蔽身軀。

控制方法

1、對疫區輸入的木材特別是原木要採取嚴格的檢疫措施。要特別注意檢查隨木材攜帶蟻巢和有翅成蟲的可能性。要仔細檢查木材有無被害的蛀孔、泥線、泥被等污染物的跡象。2、如檢獲到白蟻標本要儘快進行鑑定,如確係該種白蟻,尤其對有翅成蟲應採取有效的根治措施以防立足擴散。3、對受害木材最好在船內進行熏蒸處理,可使用溴甲烷48g/m3,24h,也可用其他熏蒸劑如硫醯氟、磷化鋁等藥劑進行熏蒸。4、一旦發現有翅成蟲飛出或在木材上爬行,應迅速噴灑各類殺蟲劑,立即殺死有翅成蟲,防止飛出擴散建群。幾乎所有的各類具有觸殺作用的殺蟲劑都可立即殺死有翅成蟲。5、如木材已上岸,一時不易採取熏蒸措施,可使用粉劑注入木材受害部位,由白蟻將藥劑攜帶洞內,殺死木材內部的白蟻,所使用的粉劑應不具觸殺作用,而宜採用胃毒作用的砒、汞、氟以及滅蟻靈(MICEX)等粉劑。6、白蟻的有翅成蟲具有很強的趨光性,而且光源的功率越大,誘蟲力就越強,農用黑光燈誘集有翅成蟲的效果也很好。所以可在堆放進口木材的地方用光誘法進行監測。

相關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動植物檢疫局,農業部植物檢疫檢疫所編.(1997).中國進境植物檢疫有害生物選編.中國農業出版社.
[2]汪松,謝彼德,解炎編輯.(1996).保護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二).中國環境出版社.
[3]李桂祥編著.(2002).中國白蟻及其防治.科學出版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