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熱動風證

舌絳,脈弦滑或弦數,為熱在營分,化火生風生痰之徵。 暑風因暑熱病邪直入肝經而致者,多發生於小兒。 羚角鉤藤湯為涼肝息風止痙方,治療熱盛動風,還要視具體證情加減。

證候表現

灼熱,躁擾不安,四肢抽搐,甚則角弓反張,牙關緊閉,神迷不清,或喉中痰聲漉漉,舌絳,脈弦滑或弦數。

病機分析

本證為暑熱亢盛而引動肝風,又稱為暑風,可發生在暑溫病的發展過程中,也可以由暑熱病邪直入肝經而致。若在病變過程中出現,多發生在壯熱持續不退的情況下。身灼熱、躁擾、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張、牙關緊閉等為肝經熱盛,動風之象;神迷不清,表現或為嗜睡,或為神昏譫語,或為昏憒不語,乃風火煽動,擾亂神明所致。此即薛生白所說:“暑熱外竄經絡則為痙,內侵膻中則為”,實系手足厥陰同病證。痰聲漉漉為風動而痰隨之而生,痰火上壅喉間所致。舌絳,脈弦滑或弦數,為熱在營分,化火生風生痰之徵。暑風因暑熱病邪直入肝經而致者,多發生於小兒。吳鞠通說:“小兒暑溫,身熱,卒然痙厥,名曰暑癇。”其所說的暑癇就是暑風。

治法

清泄暑熱,涼肝息風。

方藥

羚角鉤藤湯。紫雪丹。

羚角鉤藤湯為涼肝息風止痙方,治療熱盛動風,還要視具體證情加減。若風動痰生,痰熱閉阻心包,應加紫雪丹開竅息風;心營熱盛,加水牛角、玄參、丹皮、連翹清泄營熱;痰涎壅盛,加天竺黃、竹瀝水、膽星清化痰熱;陽明熱盛,加石膏、知母辛寒清氣;腑實加大黃、芒硝通腑泄熱;抽搐頻繁,加止痙散增強息風止痙力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