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姓

春秋時期,晉國公族大夫姬逝敖,以封邑“郇”為姓,後去“耳刀”旁,加草字頭改為“荀”。姬逝敖也叫荀息。後來,荀息的季子——荀首,因功被封采邑於“智”(今山西省運城地區永濟市西北、蒲州古城東南、臨猗縣南部一帶)。他以采邑“智”為氏。所以,智姓源於荀姓,荀首即為智首,史稱智莊子,是智氏始祖。

智姓

其源流有二。
其一:以采邑(古代諸侯分封給卿大夫的土地,又叫食邑)為姓。傳說黃帝有二十五子,有姓名者十四個人,得姓十二個,荀姓是其中之一,發源於古代河內,後來又分為荀氏、中行氏和智氏三支。據《元和姓纂》記載:春秋時晉國大夫逝敖的兒子荀首,“食邑於智,謂之智莊子,以邑為氏”。
其二:是西域姓氏,見於先秦古籍《穆天子傳》。
“智”,古文也寫作“知”字。

智姓源流

東周春秋時期,晉國公族大夫姬逝敖(荀息),以采邑 (古代諸侯分封給卿大夫的土地,又叫食邑)“郇”為姓,後去“耳刀”旁,加草字頭為“荀”。《趙世家》索隱引《世本》云:“逝敖生莊子首”。 在晉景公時期,晉國大將荀首(荀息三子),因功被分封采邑於“智”(今山西省運城地區永濟市北部、臨猗縣南部、永濟市蒲州老城東南一帶),他以封邑“智”為氏。
“智”,古文寫作“知”。
故智姓出自荀姓,荀首即知首(約公元前635年公元前578年),為智姓始祖,卒謚莊,史稱智莊子,從此薪火承傳,世代繁衍。
始祖智首
史書稱荀首(知首),知莊子,生知罃。
二世祖智罃(嵤)
史書稱荀罃(知罃)、知武子,生知朔。
三世祖智朔
史書稱荀朔(知朔),生知盈。
四世祖智盈
史書稱荀盈(知盈)、知悼子,生知櫟。
五世祖智櫟(躒、礫)
史書稱荀櫟(知櫟)、知文子,生知申、知徐吾
六世祖智申(甲、中)
史書稱荀申(知申)、知宣子,生知宵、知瑤
六世祖智徐吾
史書稱知徐吾,改為“塗”氏。
六世祖智果
史書稱知果,別族於太史為“輔”氏。
七世祖智宵
史書稱知宵,知申長子,生知國。
七世祖智瑤
史書稱荀瑤(知瑤)、知襄子,生知開。
八世祖智國
公元前453年,趙、韓、魏三家分智時,為保護智瑤而亡。
八世祖智開
公元前452年,趙、韓、魏三家分智後,率智姓邑人投奔秦國。

郡望

春秋時,智姓郡望在晉國的天水郡、河東郡、陳留郡。據《元和姓纂》記載:“知,望出天水、河東、陳留”。
天水郡:西漢元鼎3年(公元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省定西地區通渭縣西北),西晉移上邽(今天水市)。北魏時相當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地,東漢永平17年(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魏仍改為天水郡。相當於今在甘肅省定西地區通渭縣,平涼地區莊浪縣、靜寧縣,天水地區的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清水縣、張家川縣的地區。
河東郡:秦朝初期設定,治所在安邑縣(今山西省夏縣西北)。即今黃河以東的山西省運城地區永濟市、臨猗縣、夏縣一帶。 陳留郡:公元前221年,秦朝設定陳留縣,西漢改設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市東南)。相當於今東至河南省商丘地區的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地區的開封市、尉氏縣,北至新鄉地區延津縣,南至開封地區杞縣的地區。
《括地誌》記載:故智城在蒲州,虞鄉縣西北40里。 蒲州 前秦皇始四年(公元前354年)置秦州,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改秦州為蒲州,隋大業初年(公元605年)徙廢,治所在今永濟市蒲州老城東南。唐武德元年 (公元618年)置蒲州,治所在今臨猗縣臨晉鎮,唐武德三年移治原蒲州城,領河東、河西、臨晉、猗氏、虞鄉等縣,今為山西運城地區。
虞鄉縣 北周保定元年(公元561年) 改綏化縣為虞鄉縣。隋屬河東郡,隋大業九年(公元613年)徙廢,故治所在今永濟市虞鄉鎮西北開張鎮古城村、常青鄉東下村一帶。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別置虞鄉縣,屬蒲州,唐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屬河中府。五代、宋、金俱稱虞鄉縣。
《博物志》載:解縣有智邑,當即智城在虞鄉。 解縣 《戰國策》載:赧王二十一年“秦敗魏師於解”。漢置解縣,屬河東郡。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改名北解縣。北周廢。故治所在今臨猗縣臨晉鎮東南十八里城西村、城東村之間,遺址尚存。隋大業九年(公元613年)虞鄉縣自綏化故城來治,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為解縣。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廢,唐貞觀二十二年復置,屬河中府。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改解州為解縣。建國後的1954年與虞鄉縣合併為解虞縣,1958年併入運城縣,故治所即今運城市解州鎮。
《中國歷史地圖集——春秋時期晉國圖》記載:“智”在今永濟縣正北15公里處。 舊《臨晉縣誌》載:“在縣西南30里的伍姓湖北岸,有一‘古城’,謂解梁城,為智伯強盛時期所建,也叫智城,其跡猶存”。
解梁城 《左傳·僖公十五年》記載:“晉侯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東盡虢略,南及華山,內及解梁城。”解梁城即舊臨晉縣西南、伍姓湖北之解城。《舊臨晉縣誌》稱南古城村,現為永濟市北部的開張鎮古城村。

歷史興衰

(一)春秋戰國時代(始祖智莊子至八世祖智寬投奔秦國)
公元前597年6月(晉景公七年),晉楚邲之戰,荀首為晉國下軍大夫。荀首的長子荀罃(嵤),讀音(yīng),被楚國俘獲。
註:史書稱的荀罃(嵤)即為知(智)罃。
公元前589年晉齊鞍之戰,齊師敗績,荀首為佐上軍。(《左傳·魯成公二年》記載)。
公元前588年,荀首用楚公子交換知罃回晉國。
公元前587年,荀首佐中軍救許伐鄭,取淪(在今河南榮陽西北)與祭(在今鄭州市北)二邑。
公元前586年,荀首如齊逆女。
公元前585年,晉救鄭侵蔡之,知莊子諫栗書而勿與楚師戰,晉師乃還;
公元前578年(晉厲公三年),麻隧(在今陝西徑陽縣北)之戰時,荀庚代首為中軍佐,蓋其時首已卒。 公元前575年(周簡王11年),晉楚鄢陵之役後,智罃(嵤)任晉軍下軍副帥。
公元前573年(周簡王13年),智罃迎公子周,與大夫盟而立為晉悼公。 公元前565年(周靈王7年),智罃升任晉軍中軍元帥,執掌晉國國政。 公元前514年,晉國六卿誅殺晉公子,瓜分其封邑。
公元前472年,智瑤率師伐齊,再加上此後的兩次伐鄭戰爭,壯大了智氏的勢力。 公元前464年,晉國智瑤攻擊鄭國,鄭向齊求援。齊援軍剛至,晉軍撤退。 公元前455年(周貞定王14年),晉出公在位時,智氏聯合趙氏、魏氏、韓氏,滅了范氏和中行氏,分了他們的土地和財產。至此,晉國便由六卿專政,變為四家掌權。這四家就是智、趙、韓、魏,其中以智家勢力最大最強,獨智姓稱伯,居四大公卿之首。
公元前455年,智瑤帥軍滅仇猶國(仇猶國在今山西省陽泉地區盂縣)。 公元前455年,晉國智瑤聯合魏駒、韓虎,攻擊趙氏,圍攻趙氏根據地晉陽。
公元前453年,魏、韓倒戈,聯趙擊敗智氏,斬智瑤,屠殺智氏家族,瓜分其領地,史稱三家分智,揭開了三家分晉的歷史帷幕。
公元前452年(秦厲出公25年),智開(智瑤之子)率其智姓邑人投奔秦國。(據《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記載)
公元前448年(秦厲出公29年),晉國守別邑的大夫智寬,在三家分智6年後,率智姓邑人投奔秦國。(據《史記卷十五·六國年表第三》記載)
(二)中國古代(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前) 四、遷徙與分布
(一)遷徙
春秋時,智姓郡望在晉國的天水郡、河東郡、陳留郡。
“三家分智”,智家軍兵敗,智伯被殺,禍殃智氏族屬,趙、韓、魏瓜分了智家的土地、財產,智氏家族面臨著空前災難。
智氏部分遺族,不得不舉族遷徙,隱姓埋名,遠走他鄉,祖居今河南省駐馬店地區上蔡縣。
智開、智寬:在三家分智後,各率其邑族人投奔秦國,居天水郡。
智果一支族人,為避禍,由晉國史官改為“輔”姓,遷往他鄉。
為避禍患,部分族人在事前改回荀姓。
智徐吾(六世祖,智申之弟),晉國塗水大夫,以封邑“塗”為氏,這支族人又得以保全,即延續到現在的塗氏。
部分族人改為“程”姓,即現在的山西省程姓。 明代洪武年間,根據國家移民需要,部分智姓在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的大槐樹鎮集中,遷往江淮、河北、河南、山東、東北一帶。

【遷徙分布】

春秋時,智姓郡望在晉國的天水郡、河東郡、陳留郡。據《元和姓纂》記載:“望出天水,河東、陳留”。明代洪武年間,根據國家移民需要,部分智姓經在洪洞縣的大槐樹下集中,由山西遷往安徽、江淮、河北、河南和山東一帶。據查閱《世界人物辭海》網路版第一版、第四版及《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網路版第八版、第九版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山西忻州、山西省五台縣、陝西大荔、山東成武、河南商水縣、河南偃師、河南魯山縣及遼寧省有智氏分布。晉出公死後智伯瑤出面主持立敬公為國君,晉國大權在握,勢傾朝野,始露廢敬公以自立之野心。此時之智伯瑤內有智宵、智開(國)之親,外有浠疵、豫讓之忠恃,以成有恃無恐之勢。
公元前453年,智伯瑤割了韓、魏的土地,又聯合韓、魏攻趙,相約滅趙後,三分趙地。智伯瑤堵水灌晉陽城,將要破城的時候,趙派人說服韓、魏,放晉水倒灌智寨滅了智氏,智家的兵士,被砍死的和淹死在水裡的不計其數。智伯瑤全軍覆沒他自己也被三家的人馬逮住殺了。趙、韓、魏三家滅了智家,連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以後他們又把晉國留下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
所謂“三家分晉”,實際上是始於〔三家分智〕,為三家分晉掃除了障礙,奠定了三家分晉的基礎。周定王十六年,即(公元前453年)三晉滅智伯。智氏家族,在春秋時期對晉國的發展、壯大,還是功勳卓著的,(至今以太原晉祠難老泉為源頭的智伯渠仍對太原地區有灌溉舟濟之利,該渠既由智伯瑤所修)。因之封爵位為伯,故稱史稱智伯。最初原封地在今山西省永濟。
智伯瑤死後葬於山西永濟常青鄉東下村智家堡。從三家分智始到韓、趙、魏三家分晉止,宣告春秋時期的結束,戰國時期的開始。智氏家族的空前災難和舉族遷徙,遠走他鄉,隱姓埋名生活就開始了。
“三家分智”,智家軍兵敗,智伯被殺,其兄智宵其弟智開(國)一併未能倖免,韓趙魏三家大開殺戒禍殃智氏族屬,遂成滅門之禍,又瓜分了智家的其餘財產。智家部分遺族並智果之後有稱智姓者其遺族則祖居河南上蔡縣。
明朝定鼎中原,太祖朱元章遷徙天下大戶居民,我智氏先祖智諱福,因奉旨遷於太原府太谷縣白水村東的北郭村。[注既現在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水秀鄉北郭村]田產僅有官給。傳至四世,名諱永昌,生五子,基業稍展。至名諱希魯者,任城武縣教諭,生五子,基業漸大。至名諱伯剛者,任為主薄,生四子。始置田、立莊、修墳、建宅,一切田園、宅舍、器用皆可稱富有,分為四股,俱為富有。然家譜未及編敘,後至名諱智韜者以貢生,任河南陝州衙主薄,回任,族中慶壽。始與眾議,序留家譜。時有名諱:文素者,能知先人名字、謂諱。君玉?與遷居清源縣之始祖智聰、榆次縣之始祖諱智宗[宋]?、本村[可能指北郭村]諱大林者,同為一族。恐世代遙遠失記,祖先輩數、名字,或以後人名犯先人諱則俱為非道不敬故流傳家譜令子子孫孫數十年一敘,用垂永久。之後有名諱顯輝、映輝、生輝、光輝、鍾心、瑩然等續序一次。至乾隆年間,雖無甚顯宦,然舉監、生員、吏員德須帶者頗不乏人。時有名諱知德、惟達、敷文、大智、能勇、顯章等,因紹述前人之志,復敘家譜。
又於甲午年有名諱發興、恆明、愷世、希元、曜爍、大明、元晶等新述敘之使同宗知族,雖至榮繁,初本一祖,昭親睦也。惟願同宗,念祖德宗功時加振勵,感深贊述之志,少長共知,同本同源,常思聯絡,各懷親睦之心,將見父慈子孝,儼然仁里之風,兄友弟恭,宛若一鄉之善。蓋子曰: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上即不愧為盛世之善政,下亦可為一家之良民。庶幾自此,將益宜昌盛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