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希文

普里希文

米哈伊爾·米哈伊洛維奇·普里希文生於1873年,死於1954年。中學時代便因自由思想而被開除。到高等學校又因參加馬克思主義小組而被捕。另外寫有自傳體長篇小說《惡老頭的鎖鏈》、《日記選》、童話《太陽和定庫》等。

基本信息

簡介

1902年於德國萊比錫大學畢業,回國任農藝師。後來從事地理考察,成為地理學會正式會員。1907年開始發表《在飛鳥不驚的地方》等特寫。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過戰地記者。十月革命後一度從事教育工作。1925年發表《物侯筆記》,1933年發表中篇小說《人參》而名聲大噪。另外寫有自傳體長篇小說《惡老頭的鎖鏈》、《日記選》、童話《太陽和定庫》等。

普里希文屬於前蘇聯的老一輩作家。他受過高爾基的影響,但沒有步高爾基的後塵,而選擇了寫大自然的題材。最早於1907年發表過《在飛鳥不驚的地方》、《黑色的阿拉伯人》等。1925年發表《別連傑永泉》,後改名為《大自然的日曆》。30年代初他到遠東考察,寫有旅途筆記,本集所選的《梅花鹿》是其中一部分。作者在筆記的基礎上寫出中篇小說《人參》,並把《人參》、《紫貂》、《梅花鹿》和《藍狐》一起編成集子,取名《金岬》。

作品

《爺爺的氈靴》原文

我記得很清楚,爺爺那雙已經穿了十來個年頭。而在有我之前他還穿了多少年,可就說不上了。有好多次,他忽然間看看自己的腳說:

“氈靴又穿破啦,得打個掌啦。”

於是他從集上買來一小片毛氈,剪成靴掌,縫上——結果氈靴又能穿了,跟嶄新的一般。

好幾個年頭就這么過去了,我不禁思忖著:世間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唯獨爺爺的氈靴永世長存。

不料,爺爺的一雙腿得了嚴重的酸痛病。爺爺從沒鬧過病,如今卻呻喚不舒服起來,甚至還請了醫生。

“你這是冷水引起的,”醫生說,“你應該停止打魚。”

“我全靠打魚過日子呀,”爺爺回答道,“腳不沾水我可辦不到。”

“不沾水辦不到么?”醫生給他出了個主意,“那就在下水的時候把氈靴穿上吧。”

這個主意可幫了爺爺的大忙:腿痛病好啦。只是打這以後爺爺嬌氣起來了,定要穿上氈靴才下河,靴子當然就一個勁兒地盡在水底的石頭子兒上打磨。這一來氈靴可損壞得厲害啦,不光是底子,就連底子往上拐彎兒的地方,全都出現了裂紋。

我心想:世上萬物總歸有個盡頭,氈靴也不可能給爺爺用個沒完沒了——這不,它快完啦。

人們紛紛指著氈靴,對爺爺說:“老爺子,也該叫你的這氈靴退休啦,該送給烏鴉造窩兒去啦。”

才不是那么回事兒呢!爺爺為了不讓雪鑽進裂縫,把氈靴往水裡浸了浸,再往冰天雪地里一放。大冷的天,不消說氈靴縫裡的水一下子就上了凍,冰把裂縫封得牢牢的。接著爺爺又把氈靴往水裡浸了一遍,結果整個氈靴面子上全蒙了一層冰。

瞧吧,這下子氈靴變得可暖和可結實了:我親自穿過爺爺的那氈靴,在一片冬天不封凍的水草灘里來回淌,啥事兒也沒有……

於是我重又產生了那種想法:說不定,爺爺的氈靴就是永遠不會完結。

但是有一次,我爺爺不巧生了病。他非得出去上廁所不可,就在門道里穿上氈靴;可他回來的時候,忘了脫在門道里讓它晾著,就穿著冰凍的氈靴爬到了燙燙的爐台上。

當然,糟糕的並不是氈靴化出的水從爐台上流下來淌進了牛奶桶——這算啥!

倒霉的是,那雙長生不老的氈靴這回可就壽終正寢啦。要知道,如果把瓶子裝上水放到冰天雪地里,水就會變成冰,冰一脹,瓶子就得炸。氈靴縫子裡的冰當然也一樣,這時已經把氈毛脹得鬆散開來,冰一消融,毛也全成了渣兒……

我那爺爺可倔啦,病剛好,又試著把氈靴凍了一次,甚至還穿了一陣子。可是不久春天就到了,放在門道里的氈靴散了開來,一下子成了一攤兒。

爺爺憤憤地說:“嘿,是它該呆在烏鴉窩裡歇著的時候啦!” 他一氣之下,提起一隻氈靴,從高高的河岸上扔到了一堆牛蒡草里,當時我正在那兒逮金翅雀之類的鳥兒。

“幹嗎光把氈靴給烏鴉呢?”我說,“不管什麼鳥兒,春天都喜歡往窩裡叼些毛毛草草的”。

我問爺爺這話的時候,他正揮動另一隻氈靴準備扔。“真的,”爺爺表示同意,“不只是鳥兒造窩需要毛,就是野獸啦,耗子啦,松鼠啦,也都需要,這對它們全是好東西。”也就這當兒,爺爺想起了我們認識的一位獵手,記得那人曾經向他提過氈靴的事兒,說早該拿給他當填藥塞兒。結果第二隻氈靴就沒扔,他叫我送給那位獵手了。

轉眼間,鳥兒活動的時節到了。各種各樣的春禽紛紛落到河邊的牛蒡草上,它們啄食牛蒡尖兒的時候,發現了爺爺的氈靴, 一到造窩那會兒,它們從早到晚全來剝啄這隻氈靴,把它啄成了碎片兒。一星期左右,整隻氈靴竟給鳥兒們一片片全叨去築了窩兒,然後各就各位,產卵、孵化,接著是雛鳥啁啾。在氈靴的溫馨之中,鳥兒們出生、成長;冷天即將來臨時,便成群結隊飛往暖和的地方。春日它們又都重新歸來,在各自的樹穴中的舊巢里,還會再次覓得爺爺那隻氈靴的殘餘。那些築在地上和樹枝上的巢窠同樣不會消逝:枝頭的巢穴散落到地面,小耗子又會在地上發現它們,將氈靴的殘毛搬進自己地下的窩中。

我一生中經常在莽林間漫遊,每當有緣覓得一處以氈毛鋪襯的小小鳥巢時,總要象兒時那般思忖著:“世間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唯獨爺爺的氈靴卻永世長存。”

(王尊賢 譯)

相關賞析

世間 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唯獨爺爺的氈靴卻永世長存。

氈靴也會消亡。氈靴的一生動用去溫暖了他人。就算氈靴沒了,它留給人們的美好印象卻永世長存。從另一方面講,氈靴給鳥兒築了巢,等鳥兒用完了,他們就把它(氈靴)給了老鼠,老鼠用完了又給了泥土,泥土把它吸收了做了花兒的肥料。氈靴沒了,但是它的貢獻精神卻永世長存。

氈靴只是一個引子,如果我們想“永生”的話,就應該在有生之年多溫暖他人,有奉獻精神。

用文中的話:

世間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唯有美好的記憶永世長存。

時間會改變一切,但是不會改變美好的記憶。

同時,對氈靴的愛護也表達了爺爺對生活中的事物的關愛,這對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所以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作者才感受到氈靴的永世長存,其實這就是對爺爺精神的深刻體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