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夜鷹

普通夜鷹

普通夜鷹(學名:Caprimulgus indicus)為夜鷹科夜鷹屬的鳥類。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圖)普通夜鷹普通夜鷹

物種名稱:普通夜鷹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

綱:鳥綱 Aves

目:夜鷹目 Caprimulgiformes

科:夜鷹科 Caprimulgidae

屬:夜鷹屬 Caprimulgus

種:普通夜鷹 C. indicus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Latham, 1790

英文俗名: Grey nightjar

叫聲:生硬、尖厲而高速重複的chuck聲,以每秒約六次為穩定頻率,以chrrrr聲結尾。越冬鳥幾乎不叫。

物種特徵

(圖)普通夜鷹普通夜鷹

夜鷹目夜鷹科夜鷹屬的 1種。又名蚊母鳥,貼樹皮,鬼鳥,夜燕。分布很廣,北起西伯利亞,南至日本、印度、東南亞。 體長約270毫米,翅長約210毫米。通體幾乎全為暗褐斑雜狀,喉具白斑。虹膜-褐色;嘴-偏黑;腳-朱古力色。 雄鳥尾上亦具白斑,飛翔時尤為明顯常在夜間活動,黃昏在空中飛捕昆蟲最為活躍,飛時無聲,兩翅鼓動緩慢,有時甚至翅不動,僅浮翔或滑翔。有時由於捕蟲,突然曲曲折折地繞飛。白天大都蹲伏在山坡的草地上或樹枝上。棲息時,身體主軸與樹枝平行,伏貼在樹上,故有“貼樹皮”之稱。因羽色酷似樹皮,在樹枝上很難發現。以昆蟲為食。不營巢,卵產在地面或岩石上,或在茂密的針葉林、竹林或樹叢間,或在開闊的裸露地方。每窩產卵2枚。卵白色,雜以灰褐色和暗灰色。因嗜食昆蟲而為益鳥。

分布

(圖)普通夜鷹普通夜鷹

分布範圍:印度次大陸、中國、東南亞及菲律賓;南遷至印度尼西亞及紐幾內亞。

分布狀況:亞種jotaka繁殖於華東和華南的絕大多數地區,南遷越冬;遷徙時見於海南;亞種hazarae為西藏東南部的留鳥,分布至海拔3300米。

亞種

(圖)普通夜鷹普通夜鷹

普通夜鷹西藏亞種(學名:Caprimulgus indicus hazarae)。在中國大陸,分布於西藏、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巴基斯坦。

普通夜鷹普通亞種(學名:Caprimulgus indicus jotaka)。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內蒙古、東北、南至廣西、雲南、西至甘肅、四川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

保護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夜鷹科鳥類(一)

夜鷹科有15屬89種。廣布於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陸。分為夜鷹亞科和美洲夜鷹亞科。腿短,口裂寬,口須長且多。白天多棲息於林間地面,夜間活動,部分種類有趨光性。以昆蟲為食,捕食過程中常下至地面作短暫休息,常停在公路上因此而喪身於車輪下。我國有2屬7種,其中中亞夜鷹為我國新疆西南部特有種,極為稀少,迄今僅1929年在皮山縣有過記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