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特維采湖

普利特維采湖是由十六條互相連線的瀑布組成,於197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當地森林生活著鹿、野豬、熊、狼和一些稀有的鳥類。因其多變深邃的顏色,湖水的顏色從天藍色到綠色,由灰色漸變到藍色。顏色的變換由水中的礦物、有機物的含量以及光的入射角度等共同決定。

 

概述

入選時間:1979年
登錄類型:自然遺產
地理位置:北緯44 52 40 東經15 36 52
遺產編號:98
普利特維采湖區是巴爾幹半島的克羅埃西亞最美的也是最有名的國家公園。也是克羅埃西亞最大的國家公園。普利特維采湖群國家公園(英文:Plitvice Lakes National Park),位於克羅埃西亞西部利卡-塞尼縣(Lika–Senj County)。普里特維采天然湖群,大小共有16個,故又稱十六湖,又有“歐洲九寨溝”之稱。普利特維采湖群是數千年來流經石灰石和白堊上的水,逐漸沉積為石灰華屏障,構成自然的堤壩,後者又創造了一系列美麗的湖泊、洞穴和瀑布。 這種地理進程今天仍在繼續。 公園裡的森林是熊、狼和許多稀有鳥類的避難所。最早記錄普利特維采湖位置的地圖已有200多年的歷史。1862年,看守邊境的衛兵在此建起了一排住所,到了1896年,此處建起了一座有28間屋子的旅館。科學家們對該處的研究考察始於19世紀早期,但最早嘗試在普利特維采湖建立國家公園是在1914年。在當時,有人建議在湖區的瀑布群旁建一些水力發電廠,但由於環保主義者的反對而未被採納。兩次世界大戰其間,人們逐漸認識到普利特維采湖的重要的戰略價值和教育意義,更重要的是,她作為一種珍貴的人文景觀的意義已深入人心。顯而易見,任何侵略和非法破壞都會對此處的環境產生損害,甚至會導致永遠都無法彌補傷害。1928年,普利特維采湖連同其周圍的其他名勝被闢為國家公園,但該項行政命令未能得到很好的貫徹,工程進展緩慢,直到1949年普利特維采湖群國家公園才最終竣工。普利特維采湖群是一處擁有多種珍禽異獸和山水風光優美的風景區。1949年建立國家公園,總占地面積19462公頃。其中森林又占70%以上,即15715公頃。
普利特維采湖群地形按高低可分上湖區和下湖區,上湖區坐落在白雲石亞地層的山上,四周均環繞著茂密的森林。下湖區處於兩條山脈間的峽谷中,其內16個互相連線的山地湖泊,總長10千米,面積為217公頃。公園海拔502~636米 。各湖高差懸殊,從第一湖至第十六湖高差達135米,諸湖之間形成瀑布群,其中最大瀑布落差達76米,並呈梯狀一節節飛流而下。湖泊兩岸斷壁懸垂,湖與湖之間又有蜿蜒的木橋相連,既便觀賞,又提供了遊覽捷徑。公園不僅風景絕美,而且有以山毛櫸和冷杉為主要樹種的原始林及熊、鹿、狐、狼、羚羊、貂、禿鷹、鷹等珍禽異獸。普利特維采湖群由於它豐富多變的地貌所產生的和諧美感,四季都呈現不同面貌:春天瀑布水量豐盈,夏季一片蓊鬱蒼翠,秋季楓紅葉落,冬季白雪皚皚。湖群的湖水變化萬千,從蔚藍到鮮綠,從深藍到淺灰,湖水呈現什麼顏色,要看湖水深度、水中礦物質及有機物質比例,以及陽光的角度而定。普利特維采湖群國家公園處於亞得里亞海岸及歐洲大陸的交界處,普列提維切湖國家公園的夏天陽光充足,冬季覆滿白雪,氣候的得天獨厚,使得湖區的周遭到處是烏沉沉的茂密森林,老木翳天,枝柯交纏,水氣森森,石涼苔滑。因為保護得宜,甚至還保留了大片的原始森林,這樣的環境,也提供生物多樣性的發展。公園內建有旅館、商店等接待設施,辟有汽車露營地及電動遊覽車、遊艇、遊船等游娛設備,供遊人划船、釣魚、游泳活動。每年4~10月為旅遊黃金季節。

普利特維采湖區普利特維采湖區

資料

入選時間:1979年
登錄類型:自然遺產
地理位置:北緯44 52 40 東經15 36 52
遺產編號:98

普利特維采湖普利特維采湖

簡介

普利特維采湖普利特維采湖

普利特維采湖是由十六條互相連線的瀑布組成,於197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當地森林生活著鹿、野豬、熊、狼和一些稀有的鳥類。因其多變深邃的顏色,湖水的顏色從天藍色到綠色,由灰色漸變到藍色。顏色的變換由水中的礦物、有機物的含量以及光的入射角度等共同決定。位於克羅埃西亞西部利卡-塞尼縣(Lika–Senj County)。普里特維采天然湖群,大小共有16個,故又稱十六湖,又有“歐洲九寨溝”之稱。普利特維采湖群是數千年來流經石灰石和白堊上的水,逐漸沉積為石灰華屏障,構成自然的堤壩,後者又創造了一系列美麗的湖泊、洞穴和瀑布。 這種地理進程今天仍在繼續。 公園裡的森林是熊、狼和許多稀有鳥類的避難所。最早記錄普利特維采湖位置的地圖已有200多年的歷史。1862年,看守邊境的衛兵在此建起了一排住所,到了1896年,此處建起了一座有28間屋子的旅館。科學家們對該處的研究考察始於19世紀早期,但最早嘗試在普利特維采湖建立國家公園是在1914年。在當時,有人建議在湖區的瀑布群旁建一些水力發電廠,但由於環保主義者的反對而未被採納。兩次世界大戰其間,人們逐漸認識到普利特維采湖的重要的戰略價值和教育意義,更重要的是,她作為一種珍貴的人文景觀的意義已深入人心。顯而易見,任何侵略和非法破壞都會對此處的環境產生損害,甚至會導致永遠都無法彌補傷害。1928年,普利特維采湖連同其周圍的其他名勝被闢為國家公園,但該項行政命令未能得到很好的貫徹,工程進展緩慢,直到1949年普利特維采湖群國家公園才最終竣工。普利特維采湖群是一處擁有多種珍禽異獸和山水風光優美的風景區。1949年建立國家公園,總占地面積19462公頃。其中森林又占70%以上,即15715公頃。普利特維采湖群地形按高低可分上湖區和下湖區,上湖區坐落在白雲石亞地層的山上,四周均環繞著茂密的森林。

普利特維采湖普利特維采湖

下湖區處於兩條山脈間的峽谷中,其內16個互相連線的山地湖泊,總長10千米,面積為217公頃。公園海拔502~636米 。各湖高差懸殊,從第一湖至第十六湖高差達135米,諸湖之間形成瀑布群,其中最大瀑布落差達76米,並呈梯狀一節節飛流而下。湖泊兩岸斷壁懸垂,湖與湖之間又有蜿蜒的木橋相連,既便觀賞,又提供了遊覽捷徑。公園不僅風景絕美,而且有以山毛櫸和冷杉為主要樹種的原始林及熊、鹿、狐、狼、羚羊、貂、禿鷹、鷹等珍禽異獸。普利特維采湖群由於它豐富多變的地貌所產生的和諧美感,四季都呈現不同面貌:春天瀑布水量豐盈,夏季一片蓊鬱蒼翠,秋季楓紅葉落,冬季白雪皚皚。湖群的湖水變化萬千,從蔚藍到鮮綠,從深藍到淺灰,湖水呈現什麼顏色,要看湖水深度、水中礦物質及有機物質比例,以及陽光的角度而定。普利特維采湖群國家公園處於亞得里亞海岸及歐洲大陸的交界處,普列提維切湖國家公園的夏天陽光充足,冬季覆滿白雪,氣候的得天獨厚,使得湖區的周遭到處是烏沉沉的茂密森林,老木翳天,枝柯交纏,水氣森森,石涼苔滑。因為保護得宜,甚至還保留了大片的原始森林,這樣的環境,也提供生物多樣性的發展。公園內建有旅館、商店等接待設施,辟有汽車露營地及電動遊覽車、遊艇、遊船等游娛設備,供遊人划船、釣魚、游泳活動。每年4~10月為旅遊黃金季節。

歷史

普里特維采湖位於與其同名的普里特維采高地(Plitvice plateau)上。普里特維采湖的前身為普里特維采湖盆地,其湖群與瀑布的形成緣於石灰岩長期沉澱,即鈣化的結果。當蜿蜒於石灰岩和白雲石峽谷中的科納拉河流到這裡時,不能暢流而形成串串湖泊。這一地質現象雖然普遍見於流經石灰岩地區的許多河流,但以普里特維采地區最為獨特,景致最為壯觀。
普里特維采湖區在幾千年前就已經開始有人類居住。伊利里亞人凱爾特人色雷斯人羅馬人斯拉夫人以及土耳其人等曾依次遷入至此居住。1528年,該地區落入奧突曼土耳其人(Ottomans)之手,150年後被奧地利帝國(Austrian Empire)占領。
自19世紀開始,普里特維采湖就成為了一處重要的旅遊景點,這裡於1896年修建起來了第一座酒店;1949年,曾經的南斯拉夫政府將這裡開闢為一處國家公園。1979年,聯合國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且是這樣描述的:“石灰華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和生物作用後形成的一處擁有絕美景色的地方”。

南斯拉夫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普里特維采湖成為了南斯拉夫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不過,1991年3月,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Croatian War of Independence)的爆發改變了普里特維采湖的命運。在戰爭中,湖區的一些建設遭到了一定破壞,而且很多當時的旅館也被改成了兵營。1995年8月,克羅埃西亞控制了普里特維采湖區。隨後,克羅埃西亞戰爭結束。
目前,普里特維采湖區仍舊是世界各地遊客嚮往的地方,是克羅埃西亞最大旅遊景點。2000年時,湖區所在國家公園的面積被擴至102平方公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